《好望山人行天桥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好望山人行天桥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3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好望山人行天桥施工图设计说明1概述1.1 桥梁区位两江新区位于重庆主城区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以园区和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为核心,包括江北、渝北、北硝(含蔡家组团)三个区的部分区域。重庆两江新区是新设立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三大国家级开发区之一。两江新区总体规划范围为1200平方公里,其规划建设用地为630平方公里,其中,可供开发建设用地为550平方公里。本项目位于两江新区金开大道与龙安路交叉口处,曾家岩隧道北延伸段金开大道隧道口西侧,爱琴海购物公园东北侧。交叉口现状为快-主相交的十字路口,其中南侧为龙湖好望山小区和中国石油加油站开口。本项目所在区位原蓝湖郡人行天桥位于中石油金山加油站出口
2、与入口之间,行人上下天桥与加油站进出车辆需共用出入口,已屡次发生擦挂事件,当地居民多次投诉。根据两江新区重点基础设施项目2019年第2次调度会议,为确保人车分离及行人过街安全,该处人行通道应予以保留,为更好的服务周边地块,天桥可移位至金开大道与龙安路节点,会议决定,移位后的天桥采用型进行建设,应设置无障碍电梯。现状蓝湖郡人行天桥1.2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金开大道与龙安路路口处人行立体过街设施,天桥全长108.38m,桥面宽40m、通行净宽3.5m。桥位距离原蓝湖郡人行天桥约85m,桥墩底部离轨道线顶部距离为10.08(11.82)mo天桥主体结构采用钢箱梁连续结构,主墩采用钢筋混凝土桥墩接直径为
3、1.2m圆形桩基础:梯道墩为矩形钢筋混凝土墩接直径为Im的圆形桩基础。1.3 初设审查意见及回复专家意见:(一)初步设计阶段须修改完善的意见:1、补充既有天桥与加油站的关系及存在的问题,以明确其不能利用的依据。回复:已补充相关说明详见初步设计说明1.1节。(二)初步设计阶段建议修改完善的意见:1、桥梁平面宜采用曲线形式。回复:项目场地地下管线错综复杂,桥墩位置受限,桥梁线形布置受限,故天桥平面采用1型布置。2、钢主梁与梯步间均为刚性连接,充分核实温度影响及疲劳作用。回复:经过初步计算,主梁及梯步受力满足要求,下一阶段细化计算。3、桩基处均为砂岩,设计采用底部喇叭形扩孔,开挖、钢筋绑扎、安设均麻
4、烦,不利于施工质量控制,此处基岩较好,建议适当调节桩径或桩长以满足受力。回复:下一阶段根据计算情况调整桩径或桩长。4、主梁单侧设置梯步,横向荷载不均衡,核实主梁横向扭曲情况。报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4)曾家岩北延伸穿越内环新增通道工程-金开大道好望山人行天桥初步设计【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5)重庆市两江新区建设管理局关于曾家岩北延伸穿越内环新增通道工程-金开大道好望山人行天桥初步设计技术审查意见的函【重庆两江新区建设管理局(渝两江建函2023204号)】(6)项目所在区域1:500地形图、物探资料(7)建设单位提交的其他基础资料(8)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规
5、范、标准和指令性规划文本等3采用的技术标准、规范3.1主要设计指标(1)设计基准期:100年(2)荷载等级:人群:4.0KNm2(3)结构设计安全等级:一级(4)设计使用年限:50年(5)地震:桥址区地震峰值加速度值为0.05g,地震反应谱周期0.35s,抗震设防基本烈度6度(6)环境类别:I类(7)桥下通行净高:大于5.0m(8)桥梁结构距路缘距离:大于0.25m(9)桥宽:主桥宽4.0m,通行净宽3.5m;梯道宽2.5m4.0m,通行净宽2.3m3.8io回复:经过初步计算,主梁及梯步受力满足要求,下一阶段细化计算。5、临近道路侧的桥墩应考虑防护措施。回复:原设计图纸Q/5考虑了桥墩防撞设
6、计,结合专家意见对防撞措施进行加强,详见初设图纸图Q.6、宜优选旧桥利用方案,最后1孔为29.6米,建议调整为24米,以充分利用旧桥跨径,同时梯步适当斜置与地形的结合更好(桥梁上部建议整体顺道路平移)。回复:推荐方案采用新建方案,初设说明5.2.5节详细论述了采用新建方案的原因。7、核实P3桥墩处新、旧桥的错缝连接方式。回复:推荐方案采用新建方案,初设说明5.2.5节详细论述了采用新建方案的原因。8、旧桥主梁利用前应进行全面检查并进行防腐修复处理。回复:推荐方案采用新建方案,初步设计说明5.2.5节详细论述了采用新建方案的原因。()施工图设计阶段须修改完善的意见:1、加强桥面防排水设计。回复:
7、按照意见进行修改,详见初设图纸Q17桥面铺装及排水构造图(一)。2设计依据(1)设计合同(2)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3)曾家岩北延伸穿越内环新增通道工程金开大道好望山人行天桥地质勘察第2页共高差约2.1m;地形地貌属构造剥蚀浅丘地貌。4.2气象、水文勘察场地处北半球亚热带内陆的四川盆地东部,地处川东平行岭谷中,属东南亚季风环流控制范围,具备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特性,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使其具有较明显的气候垂直带谱结构。区内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具冬暖、夏热、秋长的气候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76C,极端最高气温417C,极端最低气温1.8C,年总积温539
8、0C,最热为每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最冷为每年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中旬。年平均无霜期为335天,霜冻一般出现在每年小雪至次年立春前后(即12-1月),轻者地面草丛上白霜,重者水田起薄冰,多发生于每次寒潮过后的晴天。整年多云雾,全年日照时间不超过1276小时,全年日照平均率为25%,8月日照时间最多为平均223小时,1()月平均日照时间20小时。多年年平均降雨量为085.11141.8mm,多年最大日降雨量126.6mm,最大日降雨量266.6mm(2007年7月17日),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5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70%,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8%,绝对湿度17.6mb,因大气污染,时有酸雾
9、酸雨发生。拟建项目区域地形平坦,经地表调查,无地表水体和冲沟,区内排水系统完善,用地范围内无地表水分布,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主要通过大气蒸发排泄,地表水分布局限,范围小,补给来源有限,干季可能干涸,对场地影响小。用地范围内及附近无较大的地表水体,地表水对场地的影响较小,场地水文条件较简单。勘察范围位于城区,勘察范围内排水系统完善,整个场地有一定坡度,利于排水,无河流经过勘察场地,勘察范围内水文条件简单。H页(10)桥面横坡:双向1.0%3.2主要设计规范(1)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2019年版)(2)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3)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
10、规范(JTGD64-2015)(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2018)(6)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2019)(7)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2011)(8)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T8923.1-2011)(9)建筑钢结构防腐蚀技术规程(JGJ251-2011)(IO)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2023)(I1)公路与桥梁专用设备及材料标准汇编(12)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13)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1591-2018
11、)4工程建设条件4.1地形地貌两江新区北部地处华釜山主峰以南的巴渝平行岭谷地带,地势从西北向东南缓倾斜。全境自西向东由华釜山脉、铜锣山脉、明月山脉三条西北至东南走向的条状山脉与宽谷丘陵交互组成的平行岭谷。北部为中山,海拔1460800m:中部为低山,海拔800450m;南部多浅丘,海拔450155m。拟建天桥区原地处丘陵区,地形受人为因素影响地形起伏变化不大,较为平整;地形坡角在35,总体地形南西高,北东低;地面高程417.5419.6m,第3页共该层在勘察范围内出露较少,仅钻孔ZKI2、13有揭露,层厚较小。4.4.2侏罗系上统沙溪庙组(J2s)(1)中风化泥岩紫红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
12、,主要成分为粘土矿物,含砂质,中等风化。岩体较完整,岩芯呈柱状、短柱状,岩块用小锤不易击碎,质软。岩芯采取率85%97%。RQD=80%95%。层顶埋深为15.6022.70m,揭露厚度为2.206.60m。(2)强风化砂岩浅黄色-灰白色,由石英、长石、白云母等矿物组成。细中粒结构,钙泥质胶结,中厚层状构造。强风化,岩体较破碎,岩芯呈碎块状。岩块用小锤易击碎。岩芯采取率70%85%。层顶埋深为0.405.50m,揭露厚度为0.301.20m。(3)中等风化砂岩浅黄色-灰白色,由石英、长石、白云母等矿物组成。细中粒结构,钙泥质胶结,中厚层状构造。中等风化,岩体较完整,岩芯呈长柱状、短柱状。岩块用
13、小锤难击碎,声脆。裂隙较发育,岩体较完整,层间结合一般。为拟建场地主要岩性层。岩芯采取率82%98%。RQD=81%97%。场地内均有分布,层顶埋深为1oO5.90m,揭露厚度为5.9027.90m.4.5基岩顶面及风化带特征勘察场地被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覆盖,基岩面最大埋深5.5m(ZK13)0地形总体较平整,基岩面总体北东低南西高。基岩顶面埋深().4m(ZK1O)5.5m(ZK13),基岩面高程413.34m(ZK13)418.72m(ZK3)。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OO212OO1(2009年版)结合重庆地区经验,将场地揭露范围内的基岩划分为强风化带和中等风化带。七11页4.3 地质
14、构造拟建场地位于龙王洞背斜南段的西翼,岩层呈互层状产出,产状295Z15。根据重庆市区域地质资料综合表明,本区未见断层构造及构造破碎带。勘察区构造纲要见下图2.4-1。拟建场地岩体受地质构造的影响,岩体中构造裂隙发育,经在场地区附近岩体露头上进行裂隙量测,岩体中主要发育2组构造裂隙,其特征如下:组裂隙,其产状为170/60。,裂面起伏,微张,粘土充填,延伸1.03.0m,间距为1.002.50m,结合程度很差,为软弱结构面。组裂隙,产状75/80,裂面平直,微张,粘土充填,延伸0.74.6m,间距为1.503.50m,结合程度很差,为软弱结构面。4.4 地层岩性据工程地质测绘及钻探揭露,场区地
15、表分布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层(Q4m1)素填土和残坡积层(Q4e1+d1)粉质粘土;基岩为侏罗系上统沙溪庙组(J2S)泥岩和砂岩。根据地面地质测绘及本次钻探揭露,拟建场地地层由新至老分述如下:4.4.1 第四系全新统(Q4)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D素填土:杂色,主要由砂泥岩碎块石含少量粉质粘土组成,局部有少量建筑垃圾。硬质物粒径5-20cm,含量约22-45%。稍密,梢湿。修建道路时机械抛填,填龄约6年。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e1+dD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刀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为道路修建前的种植土,该层揭露层厚0.40m(ZK12)-0.50m(ZK13)第4页少地下水动态变化该类型地下水动态主要受大气降水的控制,雨旱季动态差别大。2、基岩裂隙水分布特征及富水性赋存于基岩强风化带裂隙中,该类地下水主要在基岩露头区接受大气降雨或上部松散岩类孔隙水渗入补给,沿基岩风化层层面或岩体裂隙运移富集而成。其流量因补给有限一般较小。主要分布于浅部的砂岩、泥岩地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