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级人大常委会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docx
《关于县级人大常委会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县级人大常委会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关于县级人大常委会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作为基层政权组织载体的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基础环节,关乎基层政权巩固和民主制度发展,其作用和地位极其重要。近年来,各地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同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按照法律要求,积极履行法律赋予职责。然而,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县级人大在自身建设方面仍存在一些亟待改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在思想认识方面存在“二线思维”现象县级人大常委会班子成员和工作机构领导,大多数是从党委、政府部门转岗过来,思想上不同程度存在着“船到码头车至1站”和“二线”工作的思想。有的同志觉得自己在党委政府工作多年,在“一线”部门吃过苦、受过累,没功
2、劳也有苦劳,到人大就应该歇歇脚、缓缓劲、享享福;有的同志认为自己年事已高马上到龄,到人大就是坐等退休。在思想状态、精神状态无形中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对待工作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能混一天算一天”“但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缺乏干事创业的激情。二、在机构设置方面存在“一人一委”现象近年来,以党政机构改革为契机,在各级党委和人大共同努力下,县级人大常委会机构设置得到了一定程度调整和完善,如,增加了社会建设工委、代表联络室、预算审查室,并设立法制、财经专门委员会等。但是,机构设置不健全、人员编制少并没有得到根本好转,不少地方虽然新设了工作机构,相应增加了领导职数,但是行政编制大都在内部调剂,
3、人员编制总数并未增加。这样一来,人大机关编制普遍较少,工作人员数量更为有限,“一人一个委员会”的情况仍然存在。三、 在履职尽责方面存在“监督缺位”现象宪法和法律赋予县级人大决定权、监督权和任免权三项重要职权,其中,监督权是县级人大常委会使用最经常、最广泛的一项重要的法定职权。实践中,县级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监督普遍存在监督缺位、监督不力、监督不到位现象。主要表现在程序性监督偏多、实质性监督偏少,对事监督偏多、对人监督偏少,柔性监督偏多、刚性监督偏少,被动监督偏多、主动监督偏少,宏观监督多、具体监督少等。监督法规定的询问质询、特定问题调查、撤职等刚性监督手段运用较少,致使人大依法履行监督权与宪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县级 人大常委会 自身建设 存在 问题 对策 建议 思考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