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成像末制导智能化技术在战场的应用的研究与展望.docx
《光电成像末制导智能化技术在战场的应用的研究与展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电成像末制导智能化技术在战场的应用的研究与展望.docx(2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谈谈俄罗斯侵略乌克兰背景下的军事量子技术未来战争中量子技术应用的分析和展望一一俄乌冲突背景下的军事量子技术目录摘要11 .引言22 .量子1.0技术在俄乌冲突中的应用22.1.激光技术32.1.1.技术简介:32.1.2.举例:俄乌冲突中的自由空间激光通信32.2.半导体技术62.2.1.技术简介:62.2.2.举例:俄乌冲突中的高精度数字成像62.3.原子钟82. 3.1.技术简介:83. 3.2.举例:俄乌冲突中的全球定位系统93.量子2.0在未来战场上的应用114. 1.量子传感133.1.1.量子射频探测133.1.2.量子鬼成像143.1.3.量子雷达153.1.4.量子磁力测量16
2、3.1.5.量子陀螺仪173.2.量子通信173.2.1.技术简介:173.2.2.军事应用举例:183.3.量子计算243.3.1.技术简介:243.3.2.军事应用举例:254.结论与展望26摘要目前俄乌冲突中除了局势多变的战况外,俄乌双方各式军事科技在战场上的应用同样引发了外界的热议。其中表现突出的激光通信、高空卫星侦察等高新技术都属于量子技术领域。量子技术是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技术,根据其特征可以划分为1.0和2.0两个阶段:量子1.0技术的特征是对自然界中本身存在的量子体系加以利用;而量子2.0技术的特征是根据实际需求主动制备合适的量子态并进行工程化应用。如今科学界和工程界将量子技术的
3、发展时期划分为量子1.0时代和量子2.0时代。在现代战争中,量子1.0技术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如激光、半导体、原子钟等在探测、通信、定位导航以及其他军事应用方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目前正在兴起的量子2.0技术在军事应用上也展现其潜力,如量子传感、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本文以量子技术在俄乌冲突的应用为例,详细介绍目前量子1.0技术以及未来量子2.0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情况。关键词:军事应用;各种量子技术1 .引言量子技术是门无法用经典物理学解释的科学技术,通常量子技术的原理是对应一个或多个量子力学原理。与经典力学框架内的传统技术不同的是,量子技术允许我们组织和控制由量子力学支配的微观复杂系统
4、。由于量子技术更加接近物理定律的本质,因此它往往能在更小的尺度上实现比经典技术更强的性能。到20世纪90年代末,量子技术逐步开始从1.0时代发展到2.0时代。量子2.0技术是在量子力学的体系中根据我们需要的功能设计并制造出天然不存在的量子体系,比如人造高能量量子状态的原子一一里德堡原子、处于纠缠态的光子对、处于叠加态和纠缠态的量子比特等等。这种人造量子系统可以应用于量子传感、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等新兴领域。它们不仅能提供优于量子1O的技术,还能提供诸如绝对安全的通信、量子并行计算以及其他新功能,而这些功能在军事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在第2章会回顾过去量子1.0技术的发展并以俄乌冲突为例分析它
5、们在现代战争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之后在第3章中会介绍几个重要的量子2.0技术并预想其未来在战场上应用的方式。最后我们总结了量子技术的发展并给出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和建议。2 .量子1.0技术在俄乌冲突中的应用现代战争中的关键技术包括远程激光通信、导弹定位、制导、高分辨率卫星侦察以及计算机等,这些技术的具体应用都源自激光、半导体以及原子钟三种基础技术。其中激光在通信中作为主要信息载体,目前的光纤通信主要靠激光来实现。半导体作为集成电路和光传感器的载体,是运算和光探测必需的组件。而原子钟作为目前最精确的计时工具,确保了卫星定位的高精确度。这些基于量子力学理论并通过对自然微观世界的深刻认知所创造出来的
6、技术属于量子1O技术,其衍生技术也在量子1O的范围内。本章先简要介绍这三种技术背后的量子力学原理,并以量子技术在俄乌冲突中的实际应用为例,介绍它们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情况。2.1. 激光技术2.1.1.技术简介:激光的全名是“通过受激辐射实现光放大”。其技术原理是基于受激辐射理论通过特定频率的光子激发位于高能级的原子,就能向外辐射出与激发光同频、同向、同相的光子。它通过光泵浦或者电泵浦使大量原子保持高能级状态,从而源源不断地产生同频、同向、同相的光子。这些光子通过反射镜收集起来,然后定向发射,最终形成激光。由激光原理可见激光具有良好的相干性,在保持较窄线宽的前提下,其频率足够高。因为窄线宽的特性
7、可以让多种不同频率的激光通过同一根光纤传播而互不干扰,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激光通信的带宽上限。同时高频率代表更大的带宽,太赫兹级别的激光所搭载的信息要比传统兆赫兹的无线电多出几个数量级。这种特性使得激光成为一种良好的信息载体,1976年,美国亚特兰大的地下管道试验成功的首条光纤通信系统的速率为44.7Mbs,而目前光纤网络的速率可达14Tbs,相当于电线通信上限12Mbs速率的一百万倍。2.1.2.举例:俄乌冲突中的自由空间激光通信激光相干性还带来了良好的指向性。指向性一般以发散角来量度,发散角越小,光越接近于平行光。激光的发散角比最好的探照灯要低一个数量级,可以在自由空间进行指向和通信。精准指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光电 成像 制导 智能化 技术 战场 应用 研究 展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