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中职课堂教学评价的探索.docx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中职课堂教学评价的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中职课堂教学评价的探索.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中职课堂教学评价的探索作者:汪健来源:科技视界2014年第7期汪健(江苏省武进职业教育中心校武进技师学院,江苏常州213164)【摘要】针对在目前中职课堂教学中评价标准不明确、主客体单一、内容陈旧、方式单一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在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堂教学评价中,应关注的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等关键要素。【关键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综合职业能力:多元主体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已经逐渐被大家所认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其高质量体现在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整个过程。在中等职业学校,为了与以工作过程导向的
2、课程改革保持一致,课堂教学评价也必须要做相应的改革。在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堂教学评价中,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合理制定评价标准,明确评价主体,合理选择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已迫在眉睫。1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尽管中职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已经进行改革,取消了单一“理论知识”评价标准,”能力本位”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界的共识,然而目前我们对能力”这个舶来概念并没有统一的认识:有的认为能力就是理论知识的简单运用,应该以理论知识的考核成绩为评价标准;有的按照英语时能力的理解,强调结果,着重通过考核鉴定可以确定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即以学生的岗位能力为评价标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堂教学评价
3、则认为应该以完成整体化工作任务的“综合职业能力”,即“专业知识、岗位技能、职业素质”为评价标准。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中职课堂的评价标准必须进行改革,取消单一“理论知识”评价标准,突破“岗位能力”评价标准,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知识、技能、素质”三位一体的综合评价标准。2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堂教学的评价主体部分学校通过教学检查制度、听课评课制度及校部两级教学督导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质量控制的作用,但教学评价的主客体单一,始终呈现“师评”的特征,对“学”的效果评价不够全面科学。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堂教学的教学评价采用“学生、教师、企业”相结合的“多元主体评价”。2.1
4、 以学生为主体的客观评价基于工作过程的课堂教学具有高度的互动性,学生是工作任务活动的参与者和教学效果的直接体会者。对自己和同学都做出客观的评价,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同时找出不足与差距。学生评教可以作为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最熟悉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学习完成情况。在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过程中,一般都能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较客观的评价,从而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教师评教可以作为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2.3企业专家的效果评价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提高实践技能,还要培养良好职业素养,例如爱岗敬业精神、团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作 过程 导向 课堂教学 评价 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