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讨.docx
《交通运输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运输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讨.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交通运输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讨摘要:面向交通运输专业的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双语)课程,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海洋强国的国家战略,面向国际贸易、国际物流行业,结合青岛地方经济特色,旨在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专业技能,熟练应用专业英语进行交流的复合型人才。而在双语课程授课过程中,受制于专业课教师的英语水平,在教学模式、资料建设、全过程考核和教材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为此提出了以“博闻、特色、思政、技能”为目标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搭建由专业课教师和外语教师组成的授课团队,各自发挥强项,在课程教学方法手段、考核方法和教材建设等方面给出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并辅以实施效果的评价设计,以验证课程改革的实际效
2、果。关键词: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交通运输专业;双语课程;教学改革O引言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可以认为是将双语课程正式纳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体系的开端1。而2004年和2005年教育部颁布的一系列文件中,则是进一步将开设双语课程的比例,纳入了专业评价体系进行考核2。山东科技大学交通运输专业是山东省一流本科建设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学科基础,掌握交通运输相关领域工作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及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化视野,能够从事研究开发、生产组织及规划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创新型人才。交通运输专业以交通运输组织与规划、载运工具应用与综合管理等为主要方向,
3、重视校企产学研合作、国际交流与合作,注重学生实践动手、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是学校交通运输专业重要的专业拓展课程。课程立足国际视野,使学生了解主要港口航线、国际贸易和物流法、保税政策等基础知识,分析国际贸易的发展特点与趋势,明确国际物流服务提供商及其业务模式,了解全球化采购、生产、配送等流程与现状O课程双语学习为达成专业培养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1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双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1教学模式仍然需要突破课程近年来在教学中虽然也在强化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地位,并且为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授课过程中也包含简单的英语提问等互动教学模式,但在课程授课中受制于教师语言
4、能力等因素,主要采用英文进行基本概念讲解,涉及较深奥的专业知识,仍然是汉语进行解释,虽然可以保证学生准确理解专业知识,但学生缺乏物流和贸易相关的系统专业知识的英语准确表达训练,教学效果仍然差强人意。而且教授渠道较为单一,需要借助新的教学模式加以丰富。1.2 专业课教师英语教学和课程英语资料建设能力存在不足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课程开展的双语教学不是外语课,也不是专业英语课,它是一门双语讲授的专业课。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直接影响着课堂上的教学3。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教师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还要精通专业英语,因此能够胜任双语教学任务的教师凤毛麟角,这也是高校大多数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瓶颈。同时,国际物
5、流与国际贸易双语课程也在进行在线课程建设,所有的课程教学资料,如双语视频录制,教学大纲撰写、双语课程PPT,在线测试等,都要求老师具备突出的英语听说能力及扎实的英语读写能力,且能够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紧跟学科发展最前沿,及时更新教学案例库等。短期内想要单纯依靠专业课教师的英语能力和水平迅速提升来改变双语课程教学现状难以实现。1.3 全过程考核的过程仍需完善为了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不仅需要在教学方法、课堂设计方面进行改革,还应在考核方式上进行改革4。近几年,课程考核已经在形式上引入了学习的全过程评价,初衷是引导学生全过程、全身心投入学习,改变学业评价的重结果、轻过程状况。以课程为例,为避免“一考
6、定终身”,教师已经将学生的平时作业、考勤、课堂表现、期中考核等多种形式加入考核,也在考核中占了一定比例,但从执行效果上来看,激发学生主动动手完成的考核任务仍显不足,平时考核同质化严重,未能真正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1.4 搭配使用的双语教材急需优化在双语课程建设中,学者们普遍认为教材的选取非常关键5-7。双语教学中带来语言障碍的因素主要是由于当前我国高校双语教学体系仍在建设完善中,适用于我国高校学生使用的优质双语教材仍相对缺乏,不利于相关双语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当前课程教材的选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国内出版的中文教材,根据专业需要将其中相关部分在授课过程中进行翻译应用;二是直接采用国外引进的原版
7、教材进行授课。对第一类来讲,由于我们开设的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是专门针对交通运输专业学生的,本身在授课内容上和财经类的同类课程有差异,再加上需要进行英文翻译,授课老师压力非常大。对第二类来讲,英文原版教材中所采用的英文教学体系、逻辑、理念、方法与国内的专业课有一定区别,不利于学生理解掌握,不符合培养适合国内交通运输和物流类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目标的要求。而且教材不仅仅体现教学内容,还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导向。2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双语)课程改革方案及实施2.1 课程建设目标我国双语教学的目的是要有效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英语使用能力,为以后国际间的交流、竞争与合作奠定基础。围绕着课程核心教学内容,
8、采用双语授课和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方式,创新性开展以“博闻、特色、思政、技能”为目标的教学和实践活动,即在培养学生从事国际贸易与物流行业应具有国际化“博闻”视野的基础上,结合青岛地方经济“特色”,重点以集装箱贸易和物流为主要研究对象,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建设,培养学生熟练应用英语进行交流和物流与贸易活动的专业创新创业“技能”。2.2 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加强校内院系合作,整合教学资源,革新教学理念,合力打造双语精品课程是省属一般本科院校在现有条件下加强双语课程建设,提升双语教学质量和教师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9。面向交通运输专业的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课程改革重点举措之一,是搭建跨学院、跨专业教学团队。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交通运输 专业课程 教学改革 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