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研究性学习管理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研究性学习管理规定.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学研究性学习管理规定研究性学习课程在高中三年共15学分,属计划内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每周安排3课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集中或分散的形式安排。学校根据不同的学分数制定相应的标准,由课程导师认定学分。1、课程设置(1)高一年级第一学期为准备和熟悉阶段由导师对研究性学习科目进行指导,学生初步接触该学习领域,做好开展活动前的组织、选题和创设条件等准备工作。(2)课题研究实际操作阶段为了便于切合实际的实施,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原则上每一课题研究的时间以研究进展情况来确定,不作具体统一规定。建议一般每个课题以一学期为宜,每个学生研究小组在高中阶段要完成3个课题,每个课题5学分,大致分配为:高一年级第二
2、学期1个课题,高二年级每个学期各1个课题。(3)补修、反思、提高和完善阶段时间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没有参加活动和达不到学分标准的学生要补修,其他同学可回顾研究过程,进一步丰富研究成果,探讨规律,形成经验,提高研究能力。2、课题研究内容及实施步骤课题研究内容由导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决定。课题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课程资源,充分考虑与课程领域、科目相关内容。老师要对学生的选择进行指导,既鼓励学生的创新性,又要注意实际的可操作性。以下内容类别可供选择时参考:(1)自然环境类:主要是从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提出的课题,如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能源利用、农作物改良、动物保护、天文研究等方面与个人生活背景相关的
3、课题。(2)社会生活类:主要是从保护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提出的课题,如学校规章制度研究、社会关系研究、企业研究、社区管理、社团活动、人群心理、人口研究、城市规划、交通建设、法制建设、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发展、宗教研究、贸易与市场研究等与个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3)历史文化研究类:主要是从研究历史与人的发展角度提出的课题,如乡土文化研究、民俗文化研究、古代文明和历史遗迹研究、名人思想与文化研究、校园文化研究、传统道德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研究、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民间文学、艺术研究、影视文化研究、时尚研究等与个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4)个人发展类:主要是从关注个体成长的角度提出的课题,如学生社
4、团研究、学生群体研究、学生消费研究、学校制度与学生成长、班级制度与文化、流行音乐、时尚文化、行为方式研究、同学关系研究等与学生生活直接相关的课题。(5)跨学科综合类:主要是从科学技术与时代发展的角度提出的,与中学的学科知识有一定的联系,但主要是需要多学科参与的、有助于了解当代前沿科学的综合学习课题,如遗传与化学、纳米技术、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基因工程与克隆技术、产权经济、组织行为等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新事物的研究课题。还可根据当地的资源特色自选研究课题。实施步骤: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可分阶段进行,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上半学期每周安排一课时,下半学期集中安排四天,期末一天进行学习活动成果展示,一学
5、期共54课时。具体实施的一般步骤和时间安排如下:阶段一组织学习,确定课题(1-6节)本阶段要求师生共同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一般可以开设讲座、组织参观访问等。目的在于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然后经过讨论,提出核心问题,诱发学生探究的动机。在此基础上确定研究范围或研究题目,在报名选择课题的过程中要重视发挥家长和校友的积极作用。阶段二开题,制定研究方案(7-9节)教师应帮助学生通过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有关研究题目的知识水平,该题目中隐含的争议性的问题,使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分析问题。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在研究小组中共同讨论和确定具体的研究方案,包括确定合适的研究方法、如何收集可能
6、获得的信息、准备调查研究所要求的技能、可能采取的行动和可能得到的结果。在设计课题实施方案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地位。阶段三探索研究,实践体验(10-36节)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学生应了解和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掌握访谈、上网、查阅书刊杂志、问卷等获取资料的方法,并选择有效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在实践的过程中,要学会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识别对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关联的有价值的资料,淘汰无关的资料;要学会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资料;最后综合整理信息进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这时要反思所得结论是否充分地回答了要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必要采取其他方法获取证据以支持所得结
7、论。调查研究。学生应根据个人或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调查(可在校内或社会进行),获取调查结果。调查形式可直接访谈、召开座谈会、电话采访、听报告、实验操作、实地考察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如实记载调查中所获得的基本信息,形成记录实践过程的文字、音像、制作等多种形式的“作品”,同时要学会从各种调研结果、实验、信息资料中归纳出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或观点,并反思是否获得足以支持研究结论的证据,是否还存在其他解释的可能,尔后得出是否有必要再作进一步调查的可能。初步交流。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组内或个人之间充分交流,学会认识客观事物,认真对待
8、他人意见和建议,正确地认识自我,并逐步丰富个人的研究经验和成果,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并以此进一步完善个人或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碰到各种困难,高中生兴趣激发快、变化也快的特点容易使他们的探究活动不能持久,需要得到教师的及时关心、指导和督促。阶段四整理结题,形成报告(37-45节)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要有始有终地完成研究性学习项目的任务,争取达到预期的目标。但是,经过努力仍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也是正常的,这也并不意味着学生学习的失败。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将自己或小组经过实践、体验所取得的收获进行整理、加工,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除了按一定要求撰写
9、实验报告、调查报告以外,还可以通过开辩论会、研讨会、展览、墙报、刊物(包括电子刊物)、制作网页等方式加以表达。班级也可创造条件,让学生结题进行答辩,并推荐比较好的课题进行结题报告,实现成果共享。本阶段要求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形成结论,指导学生撰写活动报告,并进行不同方式的表达和交流。阶段五展示成果,交流评价(46-54节)学生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们分享成果,这是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交流、研讨中,学生要学会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也要敢于和善于申辩。3、研究形式要提倡研究形式的多样性,可从下面几种中参考选取:(1)文
10、献研究(2)观察报告(3)项目设计(4)科学实验(5)社会调查(6)考察报告4、组织形式可在同一班内,自愿建组。每组人数6至10人为宜;如有条件的,可鼓励跨班、校进行建组。各个研究小组要在校内、校外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研究小组的每个成员要有比较具体的分工,明确任务,又要通力合作,同舟共济。可参照以下的组合模式:A、组长;B、文书;C、资料管理员;D、制作统筹员;E、信息科技员;F、公关联络员;G、报告人/答辩人/表演人等等,使研究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有事可做。每个教师都要参与课题指导,一个导师一般最多不超过指导3个课题。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唱主角,教师是研究性学习的认识者、咨询者、协
11、商者、促进者和合作者,与学生的互动只是在学生有需要时才发生,不能采取学科教学中教师强势涉入各环节的态势,管理原则应为少管多理。5、学分认定由学校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学分认定的具体实施细则,在学生自评和互评的基础上,结合研究性学习开展过程中档案袋记录及观察的资料,由指导教师认定本组学生的学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评价重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也要进行研究成果的展示活动,以便分享经验,共同提高。研究性学习活动主要以专题研究报告的形式体现,研究报告的内容包括:(1)研究题目(要求题目要清晰,范围要适中,不易离题,有研究价值,能增进新知或视角,容易找到足够的资料)(2)研究目标(3)研究方法(4)研究步骤(要求
12、分工要明确,要注明研究工作日期,主要任务,研究目标及负责人)(5)参考资料(收集时要分门别类进行整理)(6)表达形式(主要以文本为主,也可以制作电脑简报、节目表演、实物展示等形式体现)教师的评价意见,既要看每个学生的研究活动开展情况,也要评小组成员间的分工合作情况,着重在个人表现及收获。学分认定后要做好归档,以便查阅。研究过程的所有材料,经整理后要放进学生“个人成长记录袋”,附研究性学习的评价。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内容一般由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合作精神,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学生对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几个方面组成。评价的具体方案可以由指导教师提
13、出,也可以在师生协商的基础上提出。鼓励由学生个人或学生小组自己设计评价方案,对自己的研究情况加以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研究性学习评价按实施的时间可分为开题评价、中期评价和结题评价:开题评价要关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设想的意识和能力,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进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中期评价主要是检查研究计划的实施情况,研究中资料积累情况,以及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和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情况等。对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对于在研究中学生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要通过教师指点、学生小组内部讨论、学生小组间交流、寻求校外帮助等方式予以解决。结题评价主要对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全过程的情况、体验情况、资料积累情况、结题情况、研究结果及成果展示方式等进行评价。所以,研究性学习评价既要考虑学生参与活动、达成研究性学习目标的一般情况,又要关注学生在某一些方面的特别收获,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要使认真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学生普遍获得成功的体验,也要让研究上卓有成效的少数优秀学生脱颖而出。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既要着眼于对整个小组的评价,又要注意到个人在课题研究中所承担的角色、发挥的具体作用及进步的幅度。修订条款 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文件精神,研究性学习学分调整为6个学分,学生需完成2个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以开展跨学科研究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