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闻诊之闻口腔异味辨疾病.docx
《中医闻诊之闻口腔异味辨疾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闻诊之闻口腔异味辨疾病.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闻诊的重要意义】言扁鹊能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日: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声音而知所苦。而则将闻诊与其他三诊相提并论,以望.闻.问切为序,确立了闻诊在四诊中的位置,强调了闻诊的重要性。然而,作为四诊之一的闻诊,在当今中医界渐有被忽视的势头,无论教学或是临床,闻诊的重要性均难以得到重视,在疾病的诊断过程中往往不能四诊合参,使许多疾病漏诊.误诊,从而造成失治、误治。本文对中医闻诊内容加以简要阐述,以使有志中医者对闻诊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重新重视起来,使中医诊断体系更臻完善。闻诊,即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以了解患者病情的诊察方法,
2、早在殷代就已有疾言,即语言方面的疾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言扁鹊能“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V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日: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声音而知所苦。而则将闻诊与其他三诊相提并论,以望.闻.问切为序,确立了闻诊在四诊中的位置,强调了闻诊的重要性.然而,作为四诊之一的闻诊,在当今中医界渐有被忽视的势头,无论教学或是临床,闻诊的重要性均难以得到重视,在疾病的诊断过程中往往不能四诊合参,使许多疾病漏诊.误诊,从而造成失治、误治。本文对中医闻诊内容加以简要阐述,以使有志中医者对闻诊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重新重视起来,使中医诊断体系更臻完善。【闻诊的定义
3、和内容】中医认为人体器官发出的声音和排泄物的气味能够反映体内变化和疾病的变化,闻诊包括听声音和闻气味。Q)听声音1 .听发声。如果声音发出高亢有力,并且前轻后重,多是热症,相反,如果细弱低微并且前重后轻多是虚症和寒症,如果睡中带鼾多是气息不顺,如果呻吟不止多是身体疼痛所致,如果声音沙哑或不能发声多是肺气不宣、气阴耗伤。2 .听呼吸。如果呼吸气粗有力多为热症,相反,呼吸微弱无力则为寒症,一般来说观察呼吸可以诊断出下列疾病:如果呼吸困难、短促急迫,是肾肺虚损、气失摄纳导致,说明患者可能患上喘症;呼吸急促、气道窒塞,多是阴虚火旺、火逆上气所致,可能会导致气逆;呼吸气急而短、喉中无痰,多是肺气不足所致
4、,可能会导致短气;呼吸微弱、虚虚怯怯,则是身体虚弱、少气的表现。3 .听咳嗽的声音。如果咳嗽声音混独,同时伴有鼻塞不通,可能是感染风寒;咳嗽声音低沉、疲多,则可能是寒咳或湿咳。干咳并没有痰,或者只是咳出少许黏液,可能是患有燥热症状;咳嗽伴有黏稠的痰,并且鼻孔呼出热气,属于肺热之病;咳嗽时发时止,一发不止并且伴有咳血的出现,就是感染上了顿咳;咳嗽无力、声音低沉、伴有气促可能患有肺虚之病。4 .听呕吐、暧气、呃逆、喷嚏、肠鸣和太息的声音。如果呕吐声音微弱、吐出的物体呈清水状,属于虚寒症;呕吐的声势比较浩大,吐出的物体呈黏稠状,并且带有苦或酸味,属于实热症;有反胃的感觉或者在早晨进食的时候呕吐的话,
5、有可能是脾肾俱虚、消化不良。暧气是在饮食后经常发生的一种现象,如果暧出的气味是酸腐并且伴有腹胀的感觉就有可能是消化不良所致;如果暧气的声音响亮,并且发声频率高,属于肝气犯胃;暧气声音低沉,而且没有酸腐的气味,属于脾胃虚弱,这种症状多发生在老人或者久病不治的人身上。呃逆是从咽部发出的一种自己不易控制的冲击,多是由于胃气上逆导致。如果呃逆声音连续不断、高亢有力,属于实热,呃逆声虚弱无力、低沉,属于虚热;呃逆声音适中、时间短暂,没有任何别的不良反应,可能是由于进食太快或偶感风寒所致。肠鸣是腹中发出的声音,如果肠鸣声音过大,可能是风、寒、湿邪盛;肠鸣的声音随着进食会减小,饥饿时会加重,属于脾胃虚。喷嚏
6、是感染风寒的表现,而太息则是心情郁闷、胸中闷气所引发的叹息声。(2)闻气味如果身体发生疾病,各个器官散发出的气味就会和以前有所不同,可能会散发出一些不良的气味,比如臭味。汗臭,病人身体虚弱会经常出汗,如果汗呈现腥味和膻味,属于风湿热久蕴于皮肤、津液受到蒸变;口臭,多数是因为胃热、消化不良、溃疡、口腔不洁等症状;鼻臭,多数是鼻渊症的缘故;体臭,有可能是因为溃疡或腐烂所致。【闻诊辨病】闻诊是从病人发生的各种声音,从其高低.缓急.强弱、清浊测知病性的方法。声音高亢:是正气未虚,属于热证.实证。语声重浊:乃外感风寒,肺气不宣,肺津不布,气郁津凝,湿阻肺系会厌,声带变厚,以致声音重浊。声音嘶哑:新病暴哑
7、,为风寒束表,肺系会厌受其寒侵,经隧收引,津凝会厌,以致不能发音。即灵枢忧恚无言所说:卒然无音者,寒气客于厌则厌不能发,发不能下,至其开阖不致,故无音。”因其病性属寒属实,前人称为金实不鸣。久病声音嘶哑,为肺肾阴虚,水不制火,火灼肺金所致。因其病性属虚,前人称为金破不鸣”。若久病、重病突然声哑,是脏气将绝危证。声低息短,少气懒言:是中气虚损象征。故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气夺也。神昏谑语:是指病人神志不清,语无伦次。是急性热病,热人心包,蒙扰神明,成为此证。郑声:疾病末期,出现神志不清,语声低微,内容重复,是久病正衰,心气虚损,精神散乱。咳声高低缓急,可辨寒热虚实:咳声清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口腔 异味 疾病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