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优质课教案.docx
《一剪梅优质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剪梅优质课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一剪梅?优质课教案浙江常山一中邱筱蓉教学目的:1把握李清照词深婉细腻的艺术风格2在诵读品味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教学重点:解读文句,分析意境,把握李清照词的艺术风格教学难点:词中意境的把握品味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因为有诗仙、诗圣、诗鬼、诗豪等一大批杰出诗人的存在,诗歌到了唐朝已开展到了颠峰阶段,于是,宋代文人另辟蹊径,开展并完善了词这一文学样式,使它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提到宋词,人们就会想到一名杰出的女性,她的出现,给森然的中国历史带来了几多水气,几多温馨,它就是被认为是婉约派词的正宗,提出“词别是一家主张的
2、南宋女词人李清照。二、知人论世通过提问,让学生自己述说他们所熟悉的李清照,包括生平及有关她的故事,然后教师小结明确:1李清照,号易安居土,济南人(今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侵后,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思念。李词工于造语,善于创意出新。擅用白描,创立了雅而不难、易而不俗,生活气息浓郁的“易安体。后人有?漱玉词?辑本。后人对她的评价:“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清照已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
3、,虽篇轶无多,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矣2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赵明诚出外求学后,李清照抒写她思念丈夫的心情的。伊世珍?琅寰记?说;“易安结缰末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三、品味音韵美1请一学生朗读,教师进行诵读指导明确:?一剪梅?是双调,每段有四个乐句,每句四拍,形式上与七律相近,节奏整齐。所不同的是,它的双数句被分解成两小句,每小句四字。这两小句有时意思直贯而下,如“轻解罗裳,独上兰舟、“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有时意思或相仿或并列,如“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甚至可用叠韵,如“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读前一种四字句,两句间停顿要短一些;读后
4、一种四字句,两句间停顿稍长,以造成悬念,突出下句内容的重要性。从整首词来看,单数句应读得缓慢、悠长,双数句可以读得轻快短促,这就有了比照。2教师范读3全班齐读、二重读通过朗读,整体感知词的思想内涵,品味词的音韵美。问题设计: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读,让老师体味到了一种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这纯粹是因为你们读得好的原因吗?明确:音韵美的形成一是因为本词的押韵,一韵到底并且都押平声韵,造成舒缓委婉的艺术效果;二是因为词人擅用对仗,使节奏明快、和谐、上口。四、赏析意境美1?白雨斋词话?中说:“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1squo;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绝伦,真不食人间烟火者,你能说出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剪梅 优质课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