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4到IPv6的过渡方案设计.docx
《IPv4到IPv6的过渡方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Pv4到IPv6的过渡方案设计.docx(2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IPv4到IPV6的过渡方案设计【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IPv4向IPv6过渡的主要技术一双协议栈技术、隧道技术、侍议转换技术(制译机制)对各过渡算略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总件以及IPV6冏络部署初期,中期,后期各策略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说明。详细介绍了GRE手动隆道,IPv4兼容地址白动隆道,6to4隆道,ISATAP,NAT-PT等过渡方案的R丑设计。【关鲤词】IPv4;IPv6;过渡技术目录1. 引言42. IPv6简介42.1 诞生背景42.1.1 有限的地址空间42.1.2 缺乏服务质量保证42.1.3 安全性有所缺失42.1.4 配置复杂52.1.5 其他问题52.2 IPv6基本介绍52.2
2、.1 IPv6基本报头52.2.2 IPv6扩展报头62.2.3 IPv6地址技术62.2.4 IPv6地址类型62.3 IPv6新特性72.3.1 服务质量72.3.2 安全性72.3.3 移动性73. IPv4到IPv6的过渡策略73.1 概述73.2 双栈协议83.2.1 基本双协议栈技术83.2.2 有限双栈协议技术83.2.3 双栈协议过渡机制DSTM83.3 隧道技术93.3.1 手工配置隧道93.3.2 兼容地址自动配置隧道103.3.3 6to4103.3.4 6over4103.3.5 隧道代理(TB)113.3.6 ISATAP隧道11337TeredO隧道123.4 翻译
3、技术123.4.1 SIIT.123.4.2 NAT-PT.133.4.3 BIS133.4.4 BIA143.4.5 SOCKs64143.5 过渡技术对比,总结154. IPv6的部署方案设计164.1 IPv6部署进程164.2 过渡技术设计164.2.1 双协议栈的配置设计164.2.2 GRE手动隧道配置设计174.2.3 IPv4兼容IPv6自动隧道配置设计184.2.4 6to4隧道配置设计184.2.5 ISATAP隧道配置设计194.2.6 NAT-PT隧道配置设计204.3 结21致谢22参考文献221 .引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21世纪,
4、互联网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然而,随着互联网规模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协议IPv4的局限性也越来越突出,主要包括:IPv4的地址空间匮乏,面临即将耗尽的危险;Imernet早期缺乏规划,IP地址分配不合理;缺乏服务质量保证,对新业务类型缺乏有效的支持;路由选择效率不高;配置复杂,无法做到即插即用等。为此IPv6应运而生,有望彻底解决IPv4存在的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目前IPv6的相关标准和产品已经逐渐成熟,IPv6的市场前景日趋看好。2003年,我国启动了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示范网CNGI工程,更使得IPv6成为了国内业界关注的焦点。IPv6业务的发展和普及将是一
5、个漫长的过程:IPv6并不是IPv4的简单升级,它是一种全新的协议,和IPv4不兼容。因此,目前基于IPv4的网络向IPv6网络的过渡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在IPv6完全取代IPv4,成为主流网络协议之前,两种协议必定会有一段很长的共存期。因此,必须根据IPv6网络发展不同阶段制定相应的过渡方案,从而保证IPv4和IPv6的互操作性和平滑过渡。2 .IPv6简介2.1 IPv6诞生背景IPv4自诞生以来,发展异常迅猛。目前,几乎所有的网络都在使用IP协议进行通信,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也成为国家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
6、贡献。实践证明,IPv4的确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健壮的协议,它可以把网络上的数以百计,数以千记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然而,随着Internet的扩张和新应用的不断推出,人们对互联网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IPv4在实际应用中暴露出了很多缺点,越来越显示出了它的局限性。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1. 有限的地址空间Internet发展如此之迅猛是早期设计者们所始料未及的。尤其是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连接Internet的计算机数量每隔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增加一倍,加上IP地址分配不均,IP地址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90年代,研究人员已经意识到了IP地址空间和分配存在的问题,并开发了QDR、NAT等新
7、技术来改善地址分配和解决地址短缺问题。这些技术缓解了地址空间即将耗尽的危机,但并不能彻底解决IP地址短缺问题。2.1.2. 缺乏服务质量保证互联网在设计之初遵循尽力而为的原则,这种服务简单,高效,但是对互联网上涌现的新业务却缺乏有效的支持。特别是实时多媒体业务,要求互联网在时延、错误率、带宽、抖动等方面提供一定的服务质量保证。为此,研究人员提出了很多新的协议来支持这些新型应用,如DiffServ,RTP/RTCP等。这些协议同时增加了规划和构造网络的成本和复杂性。2.1.3. 安全性有所欠缺IP协议在刚开始设计的时候,安全性并不是一个主要的问题。很长时间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安全性在网络协议栈的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IPv4 IPv6 过渡 方案设计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