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学设计蜗牛爬井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教学设计蜗牛爬井问题.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教学设计I(蜗牛爬井问题)“蜗牛爬井问题是一道数学名题,很多数学书上都有类似题目。但是对第学段学生来说,解答这类问题很简单出现错误,主要原因分析:一是对“爬上去一些,又滑下来一些不太理解,二是对“最后一次爬上去就不会下滑了不理解。所以在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并依据本学段孩子年龄特征,引导他们乐学善思。教学目标:1、在分析,比拟,抽象,概括等教学活动中,建立数学模型,正确解答“爬井问题。2、在画图等操作活动中,初步体验数学学习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教学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难点:理解题意并会列式计算。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1、师:一只蜗牛掉进了井里,青
2、蛙抚慰道:“这井太深了,你就呆在里面吧。蜗牛想:“井外的世界真美好,我绝不能像青蛙一样生活在井底。于是它问青蛙:“这口井有多深?青蛙说:”这口井有10米深,怎么爬得上去呢?蜗牛安静不语,它要用实际行动来答复。于是,它顺着井壁往上爬,到黄昏总算爬了2米。第二天蜗牛继续往上爬,以这样的速度蜗牛几天才能爬出去?生:(异口同声)5天。师:你们怎么想的?生1:第一天爬到2米,第二天爬到4米,第三天爬到6米,第四天爬到8米,第五天爬到10米。生2:10:2=5(天)(学生答复,教师用课件演示,)师:(出示)过了几天,这只蜗牛又掉井里去了。它又顺着井壁往上爬,到黄昏爬了5米。蜗牛特别愉快便决定睡一觉。早上醒
3、来。竟然发觉滑下来4米。蜗牛按“白天爬5米,晚上滑下4米的速度,几天才可以爬出这口井呢?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二、探究研究,建立模型。1、学生猜测。生1:10天生2:10天师:有不同的答案吗?(学生都说没有)为什么?生:蜗牛1天爬1米,10天正好爬10米。2、动手验证。师:下面大家用笔在图上画一画。(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师:探究的结果是几天?生1:10天。生2:6天。师:怎么会有不同的答案呢?先来听听答案是10天的小朋友的想法。生:第一天爬到5米,滑到1米;第二天爬到6米,滑到2米;第三天爬到7米,滑到3米;第四天爬到8米,滑到4米;第五天爬到9米,滑到5米;第六天爬到10米,滑到6米;
4、第七天爬到10米,滑到7米;第八天爬到10米,滑到8米;第九天爬到10米,滑到9米;第十天爬到10米。(这时,学生纷纷举手,发表不同意见)生:第六天爬到10米,爬出井口,不会再滑下去了。师:再请6天小朋友汇报。生:第一天爬到5米,滑到1米;第二天爬到6米,滑到2米;第三天爬到7米,滑到3米;第四天爬到8米,滑到4米;第五天爬到9米,滑到5米;第六天爬到10米,爬出来了。师:请大家比拟两次爬井有什么不同。生1:第一次简单,第二次难。生2:第一次不下滑,第二次下滑。师: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要注意什么?生1:最后一天爬到了,就不会再下滑了。生2:最后一天,爬的特别多。板书:最后一天)3、试一试:一只
5、蜗牛爬竹竿,白天爬3米,晚上滑2米。它几天爬10米高的竿顶?(在练习纸上爬一爬)生:第一天爬到3米,滑到1米;第二天爬到4米,滑到2米;第三天爬到5米,滑到3米;第四天爬到6米,滑到4米;第五天爬到7米,滑到5米;第六天爬到8米,滑到6米;第七天爬到9米,滑到7米;第八天爬到10米。总算上来To师:请比拟一下,爬井和竹竿问题有什么共同地方生1:每次都是爬几米,下滑几米。生2:最后一天都不会下滑。生3:这样的题目简单做错。三、再次研究,建立模型1、小猴子爬竹竿,竹竿长12米,小猴子每次爬4米,滑下3米,它要爬几次到竿顶?2、从0开始,按加5减3的运算顺序计算,问:加几个5,减几个3后,结果为15
6、?四、全课总结,课外探究1、课堂总结:说说自己的课堂表现?又收获了哪些数学学习方法?2、课外探究:阅读数学课外书,寻觅类似题目,进行解答。课后反思:1、蜗牛两次落井,让情境更有趣。蜗牛两次落井,两次往上爬,情境曲折,有趣,很吸引小朋友。特别是第二次落井,充分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让他们体会了成功的愉快。本节课还安排了解决类似的猴子爬杆问题,他们的探究欲望非常强烈。2、在动手操作,分析,比拟中建立数学模型。整节课始终放手让小朋友们动手操作,不断改正自己原来错误的想法。在教学中还注重分析,比拟。比方,对每天爬2米与“白天爬5米,晚上滑下4米进行比拟,发觉两者不同之处前者简单,后者复杂简单出错。让学
7、生建立蜗牛爬井模型。3、引导孩子们学习“蜗牛爬井精神。本节课在蜗牛第一次落井时,特意安排了蜗牛与青蛙对话。青蛙安于现状,与蜗牛用实际行动来答复形成了鲜亮比照。这是一个非常励志的故事,锲而不舍的韧劲,可以让小朋友受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学反思1、蜗牛两次落井,让情境更有趣。蜗牛两次落井,两次往上爬,情境曲折,有趣,很吸引小朋友。特别是第二次落井,充分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让他们体会了成功的愉快。本节课还安排了解决类似的猴子爬杆问题,他们的探究欲望非常强烈。2、在动手操作,分析,比拟中建立数学模型。整节课始终放手让小朋友们动手操作,不断改正自己原来错误的想法。在教学中还注重分析,比拟。比方,对每天爬2米与“白天爬5米,晚上滑下4米进行比拟,发觉两者不同之处前者简单,后者复杂简单出错。让学生建立蜗牛爬井模型。3、引导孩子们学习“蜗牛爬井精神。本节课在蜗牛第一次落井时,特意安排了蜗牛与青蛙对话。青蛙安于现状,与蜗牛用实际行动来答复形成了鲜亮比照。这是一个非常励志的故事,锲而不舍的韧劲,可以让小朋友受到潜移默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