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儿童心力衰竭过程中凝血功能变化及抗凝治疗全文.docx
《2023儿童心力衰竭过程中凝血功能变化及抗凝治疗全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儿童心力衰竭过程中凝血功能变化及抗凝治疗全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儿童心力衰竭过程中凝血功能变化及抗凝治疗(全文)摘要血栓形成是心力衰竭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儿童心力衰竭的抗凝治疗仍不够规范,抗凝剂的使用也更多地依赖成人的用药经验,但儿童心力衰竭的病因和凝血系统发育与成人不同,抗凝治疗策略可能有所不同。本文就儿童心力衰竭过程中凝血功能改变及抗凝治疗做一介绍,以期对儿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凝血系统管理及抗凝治疗提供参考。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使心输出量不能满足机体的需求,同时引起神经内分泌调节障碍,对心脏和其他各器官造成影响的一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心衰患者血栓形成风
2、险明显提高,有研究随访144例慢性心衰患者,发现有28例出现左心室血栓,发生率高达19.44%1患者发生血栓或栓塞会明显降低生活质量,并增加猝死风险,所以重视心衰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做好凝血功能管理,规范抗凝治疗,预防血栓形成和栓塞事件发生,对于改善心衰患儿的长期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SocietyofCardio1ogy,ESC)和2023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e)/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力衰竭学会(HFSA)发布的关于心衰治疗和管理的指南建议中均提出,对于合并心房颤动(房颤)的心衰患者推荐抗凝治疗,以降低深静脉血栓和肺动脉栓塞的
3、风险2-3。2018年中国成人心衰指南中对于急性心衰的治疗提出了抗凝治疗。有研究报道,窦性心律的心衰患者体内仍处于高凝状态,血栓形成风险亦较高5,但目前对于不伴房颤的窦性心律心衰患者是否使用抗凝治疗仍有争议6-8。儿童心衰的病因与成人有很大不同,但同样存在高凝状态,本文就儿童心衰过程中凝血功能改变及抗凝治疗做一介绍,以期对儿童慢性心衰患者凝血系统管理及抗凝治疗提供参考。1心衰与凝血功能变化血栓形成的机制与VirChos三要素有关,即内皮损伤、血液成分(凝血及抗凝血因子、血小板)异常和血流异常。心衰患者因心脏增大,室壁运动减弱,射血分数下降,导致血流速度减慢,血流瘀滞,可促进体内血栓形成。有研究
4、报道,左室射血分数下降是左心室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射血分数下降和血流异常是心衰患者发生中风的最主要风险因素8-9。同时,心衰患者因活动量下降,卧床时间增多,又进一步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另外,近年来研究发现,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a白细胞介素-6在慢性心衰患者体内亦有升高,它们促进炎症和血管生成的同时,还可通过激活炎症因子增强血液的促凝特性8,10。这些因素与内皮损伤、血小板异常活化和凝血及抗凝血系统异常等共同导致了心衰患者的高凝状态,又称血栓前状态(图1)。1.1 图1心力衰竭高凝状态形成的机制示意图1.2 内皮损伤与功能障碍反映内皮损伤的主要指标有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Wi11
5、ebrandfactor,VWF)、内皮素-1(endothe1in-1,ET-1)和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1in,TM)oVWF是反映血管内皮损伤和功能障碍的特异性指标之一。当内皮细胞受损时,大量VWF会释放入血,促进血小板黏附,并与胶原蛋白结合,形成血栓。早在1988年即有学者报道,二尖瓣脱垂伴心衰组患者体内的VWF水平较二尖瓣脱垂无心衰组水平升高提示心衰可能导致内皮细胞损伤。后来很多学者继续进行心衰与VWF关系的研究,结果发现非缺血性心肌病、缺血性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引起的心衰患者体内vWF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并且vWF升高程度与心衰程度呈正比,提示重度心衰患者体内存
6、在持续性内皮损伤11-13。ET-1是由血管内皮合成和分泌的内皮素,目前研究认为ET-1水平是心衰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独立预测因素14-15。但亦有一项回顾性研究提出,早期ET-1的升高可能有利于心衰表型的恢复,但具体机制不清16。TM是一种具有凝血功能的糖蛋白,当内皮受损或功能障碍时,TM可被大量释放入血,启动凝血。近年研究发现,慢性心衰患者体内TM水平明显升高,并随心衰程度而加10z17o目前研究认为,心衰病理过程中内皮损伤与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主要与4个方面有关:(1)由于心脏射血分数下降,收缩期血压下降,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处的压力感受器引起交感神经兴奋。随着病程进展,交感神经的过度激
7、活,可导致血儿茶酚胺浓度持续增高,而过量的儿茶酚胺有心肌细胞毒性,可直接损伤心肌细胞及心内膜内皮细胞;(2)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心率增快,可导致心肌细胞耗氧增加,加重心肌细胞和心内膜损伤;(3)心输出量下降可导致肾血流灌注不足,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enin-angiotensin-a1dosteronesystem,RAAS)系统,血管紧张素U的过度激活可使冠状动脉收缩,加重心肌缺血、缺氧和心肌细胞凋亡、坏死,从而进一步加重心肌细胞损伤;(4)心衰时心肌细胞发生能量代谢障碍,血管舒张因子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的合成受阻,同时,由于RAAS系统的活化和氧自由基生成增多
8、,促进NO的灭活增加,进一步加重体内NO水平的降低,导致血管舒张功能障碍,加重内皮细胞缺氧损伤10J8-21o另外,心衰导致的内皮损伤和功能障碍可能导致外周血管收缩增强卑核细胞和血小板与内皮的黏连度增加,促进原位血栓形成22。1.3 血小板活化及黏附异常正常血液循环中,血小板处于功能静息状态,在某些生理或病理状态下可被激活,启动凝血和血栓形成。反映血小板活化的生物标志物有很多,B血小板球蛋白(-thrombog1obu1inz-TG)s血小板因子4(p1ate1etfactor4,PF4)和P选择素是目前应用较多的血小板活化标志物。研究发现F-TG和PF4水平在缺血性心肌病和特发性心肌病所致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儿童 心力衰竭 过程 凝血 功能 变化 抗凝 治疗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