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66社会心理学辅导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266社会心理学辅导讲义.docx(2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00266社会心理学辅导讲义第一章总论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考核要求(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识记:社会心理学,是指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的学科。(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心理学既研究个体心理活动如何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受他人或团体影响,同时也研究个体心理活动如何影响社会中的其他人或团体。1、社会心理学着重探讨社会与个体的相互作用。在人们相互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心理现象,就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2、社会心理学强调要探讨情境3社会心理学注重个体内在的心理因素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特点一、识记:社会心理学的特点关于社会心理学
2、的特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加以理解。1、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2、社会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两大支柱3、两种倾向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有向两个方向发展的趋势。一一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一门边缘性的学科。二、领会: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关系社会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和社会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1、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在理论与方法论方面,有着内在的相通之处。它们都互相倚重对方的研究成果。2、在研究对象方面,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也有相同之处,只是双方的侧重点不同,在分析某些社会事件的原因和情况方面,有不同的角度与出发点。3、在研究方法方面,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也有相同之
3、处。现代社会心理学已经从社会学、普通心理学两门学科的孕育中脱胎而出,成为一门具有独特观点及体系的独立学科。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识记: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室研究法;现场研究法(现场实验、现场调查、现场观察研究、模拟研究);历史档案分析法。2、现场实验:是在自然的情况下控制条件进行实验,对于由此发生的相应的心理变化进行分析研究,作出结论的方法。3、模拟研究:是研究者设计的一种人为情境,是对真实社会情境的模拟,以期探求人们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下的心理活动的发生与变化的方法。(二)领会:1、实验室研究法:是在实验室条件下,控制一切估计会干扰实验结果的其他因素,
4、有目的、有组织地操纵某个因素,查明被实验者心理效果和影响的方法。2、现场研究法:是结合社会生活实际情况进行研究的方法。3、历史档案分析法:是收集历史上所记载的某个团体或个人的心理活动的资料,加以分析,从中寻找社会心理活动的规律的方法。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失机(一)识记:1、研究必须无损于被研究者的身心健康2、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某些技术问题不能视为欺骗行为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动向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简史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简史一、识记:冯特于1879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心理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二、领会:1、快乐说:古代希腊的哲学家们认为人的本性是追求快乐。著名的哲学家本
5、瑟姆提出,快乐是支配人类行为的原则,认为人们的行为总是趋利避害的,追求快乐与幸福,逃避痛苦与不幸,因此苦乐的感受就成为人们行为的主要原因。可以数量化,可以从快乐与痛苦的持久性方面加以测定。2、自我说:自我说也称权利说,最早由17世纪英国哲学家霍布斯提出。他认为人的基本行为是权利的追求,因此人类的行为表现为自我的热情与自我的热情与自我的力量。因为人们要获得快乐,其前提是必须自己有力量,有权利,于是人们就不断地争取权利、追求权力,有了权力才能建立自我。3、同情说:同情说由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所提出,他认为同情是人类的本性,是人类社会行为的心理基础。4、模仿说:模仿说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
6、塔尔特,他认为“社会就是模仿”,因为他看见一切自然现象都有反复性,所以他在观察社会现象时认为,人们行为的一致是最基本的,而要行为一致,必须通过模仿,故模仿传播于整个社会之中。5、暗示说:法国社会学家黎朋认为,集体行为总是带有集体神经质的感染因素,即群众活动受集体气氛所感染,从而构成群众的共同意志与精神,个人在群众活动中会失去理智,以致使群众行为带有冲动性与盲目性,缺乏思考。他认为由于人们的情感、情绪容易受到一种暗示而被激发出来,当群众中一个人接受了暗示者的主张和口号之后,就会对被暗示的人物与事物深信不疑,从而构成集体行为。6、本能说:麦独孤把他的社会心理学体系完全建立在本能概念的假设上,他认为
7、人的本能会影响个人对社会的认识、兴趣、情操、行为等,本能可以组成一连串的社会心理特征。他还认为人的本能是其行为和思想的动力。他认为一切行为都以本能为基础。7、习惯说:这是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詹姆士,他认为习惯是本能的转移,本能活动若经过多次重复就会变成习惯。8、态度说:杜马斯把社会心理学定义为“研究态度的科学“,也就是说,态度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早期的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态度是一种神经心理状态,随时都能带动心理与生理活动,即态度会对心理与生理活动发生影响。后来的社会心理学家索性把认知、判断、记忆、学习、思维等心理活动,都归结在态度的范围内,并强调态度在上述因素中所占的地位,认为这些心理因
8、素若得不到态度的支持,则人的活动就会陷入混乱。态度对人们心理活动起一种准备作用。一、实验社会心理学建立与发展的客观条件1、自从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创设了心理实验室以来,许多心理学家将社会心理学有关的各个因素带进实验室,逐渐发展了实验社会心理学,它对社会心理现象不作权威性的思辨或纯理论的探讨与分析,而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结论。2、由于社会心理学具有一种科学技术的“工具”价值,它可用于诊断与预测某些社会事件的产生。3、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社会生活的的现代化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因此,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需要社会心理学家帮助统治者维护这会秩序并巩固其统治地位。第三章社会化第一节社会化概述一识记:(一)社
9、会化的定义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叫做社会化。(二)社会化的特点1、个人的社会化是以其生物的遗传因素为基础的2、个人的社会化过程也是个性化过程3、个体的社会化具有某种共性4、社会化是通过人的一生完成的二领会:勒温的国民性比较社会心理学家勒温认为,同一个国家的国民有相同的人格特征,并作了国民性分析。勒温根据场的理论,提出了个人的生活空间概念,这个生活空间是由环境和人组成。生活空间的个人、环境和人的行为全部是相互依存的,只要其中一方有变化,其他方面就会发生相应变化。勒温还认为,作为一个整体的个人,其内部包括着相互依存的各个部分。个人的
10、心理活动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与外界环境接触的知觉运动领域。一部分是内部的人格领域;而人格领域内又可以进一步分为比较表面的外层和中心深层,这个中心深层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与各部分机能相联系的不同区域。第二节社会化的因素与类别一识记:1、社会化的主要因素,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方面的影响,即社会文化、学校与家庭三方面因素的影响。2、社会化的类别:(1)政治社会化,就是使自然人变成政治人的过程。(2)民族社会化,就是使自然人具有民族意识的人的过程;(3)法律社会化,就是使人们按照法律制度来调节自己的行为;(4)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按照社会上规定的男女性别角色的要求来支配自己的行为;(5)道德社会化,就是
11、使人们按照道德标准来支配自己的行为。二领会:鲍尔特温的父母对子女教养态度分为四种类型:1、专制型2、溺爱型3、放任型4、民主型第三节社会角色的获得一识记:1、社会角色的概念:是某个个人在特定的社会和团体中占有的适当的位置,被该社会和团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2、社会角色的学习,指两个方面的学习,一是学习角色的责任与特权(义务与权利),一是学习角色的态度与情感。3、社会角色学习的特殊性:(1)社会角色的学习是一种综合性学习。(2)社会角色的学习是在相互作用着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3)社会角色的学习是经常随着角色的改变而进行的。(4)一般来说,小时侯学习角色不会哟扑很大的变动,也并不复杂,但一
12、旦长大成人,他将会同时扮演几个团体的角色。4、社会角色的期待,是他人对自己提出符合自己身份的希望,同时本人也必须领会他人对自己怀有的希望。5、社会角色的认知,根据他人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来认识对方的地位,称为社会角色的认知。6、社会角色的冲突当一个人扮演一个角色或同时扮演几个不同的社会角色时,往往会发生内心的冲突与矛盾,着就称为社会角色的冲突。7、社会角色冲突的几种情况:(1)同一社会角色内心冲突;(2)当社会角色改变是,新旧角色之间会发生矛盾与冲突;(3)一个人身兼几个角色时的内心冲突;(4)社会角色规定的人格与其真实人格之间的矛盾。第四节道德社会化理论1、埃里克逊的新精神分析理论埃里克逊是新
13、精神分析理论的代表者,他的理论牢固地建立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之上,他把弗洛伊德的著作称为“磐石二但他不同意弗洛伊德的泛性生物学观点,认为精神分析既要考虑生物学影响,又要注意社会文化影响,主要集中注意家庭、学校和文化给予儿童的影响。埃里克逊批评弗洛伊德忽略了社会文化因素在人格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但是他还强调了自我的作用。埃里克逊认为,人格的发展继续到人的整个一生,也就是说社会化过程经历着整个一生。2、麦独孤的道德发展理论:他认为,人在出生后一段时间内是无所谓道德、比道德的,他的行为是由本能冲动所制约。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扩大,他逐渐发展了道德品质。这一过程有四个阶段:(1)行为决定于
14、本能冲动;(2)本能的冲动作用受到外界权威赏罚的影响而被纠正;(3)学会控制行为,这是由于个人对社会赞许与社会惩罚的预期;(4)不管社会环境可能给予的处罚或奖赏如何,个人行为完全根据他自己的原则。3、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儿童道德品质中的认知成分道德判断,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与智力发展是平行的,并且将道德发展分成两个阶段。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表现如下:(1)道德判断从他律到自律;(2)道德判断从效果到动机;(3)对于错误行为的处理,从为惩罚而惩罚采取哟扑针对性的惩罚方式。4、柯尔堡的道德发展理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如下:(1)前世俗水平。惩罚与服从的定向阶段工具性的相对注意的定向
15、阶段(2)世俗水平好孩子或好公民的定向阶段维护权威与社会秩序的定向阶段(3)后世俗水平社会契约的定向阶段普遍的道德原则定向阶段5、道德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这派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为代表,主要论点是认为道德行为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也是可以通过学习加以改变的。决定儿童道德行为的是环境,指社会文化、外部条件、榜样、强化等。第四章自我意识第一节自我意识概述1、自我意识就是对自己个人身心活动的觉察。2、自我形象,就是自己了解自己的一切,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就像自己站在镜子面前看到自己的一切一样。3、柯里的自我意识形象的三要素包括:(1)关于被他人看到自己的姿态的自我觉察;(2)关于他人对自己所作的评价与判断的自我想象;(3)关于自己怀有的某种感情一一自卑或自尊。4、自我意识的作用:(1)自我意识对学习与工作的推动作用;(2)自我意识对态度转变具有决定作用;(3)自我意识具有自我控制的能力。第二节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1、自我意识形成的三个阶段:从生理的自我到社会的自我,最后发展到心理的自我。2、生理的自我,是个人对自己身躯的认识,包括占有感、支配感和爱护感。3、社会的自我,(略)4、心理的自我(略)5、埃里柯逊的自我意识形成的八阶段婴儿期是从出生到18个月左右,这个阶段是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