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精细化控制要点.docx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精细化控制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精细化控制要点.docx(2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化控制要点路基工程一、填方路基滑坡、塌陷表观现象在半填半挖路段或者跨越深沟、峡谷的高填方路段,土质材料填筑的路基容易浮现滑坡、塌陷现象。原因分析a.路基基底存在软土层,且厚度不均匀。b.填土速度过快,施工沉降观测、侧向位移观测不到位。c.路基填筑层压实宽度不够或者边坡二次贴补。d.填筑材料含水量高或者采用了透水性较差的材料填筑且处理不当。e.路基顶面长期积水。边坡较大路段未分层填筑。控制要点施工措施:1填筑前认真查阅地质报告,对地面以下埋深较浅的软土层要处理到位。2 .加强高填方填筑的沉降观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 .高填路基应分层填筑,至少每填筑三层要测量一次中线偏位和填筑宽度。保证填筑宽度
2、。4 .合理选择路基填料,严格控制填筑材料的含水量。5 .路基填筑顶面满足排水要求,加强雨水和地下水的排除,提高路基水稳定性。6 .严格控制填筑厚度,纵坡较大路段应开挖台阶分层填巩。管理措施:1在填筑前做好承载力试验,并报监理工程师认可。2.严格执行分项工程开工审批制度,路基填筑前应确定填筑材料、填筑厚度和碾压设备,逐级上报,经总监办批准。3制定高填路基填筑作业指导书。4.压实度每层必检,三层必报,监理验收。5.明确填筑路段施工负责人、监理责任人,路基填筑完工之前不得随意换人。二、桥涵构造物端部路基沉陷表观现象小桥涵、通道台背回填碾压不密实,造成沉降不均匀,桥头跳车,桥面混凝土与桥头路面浮现陡
3、坡或者错台。原因分析a.软土路基不均匀沉降,路基与构造物沉降量不一致。b桥头填筑材料选择不当,填料水稳定性差。c.未分层填筑,压实度未有效控制。d.桥头被雨水冲刷、淘空。e结构物附近压实机械无法挨近,局部压实度不足。控制要点施工措施:1 .认真选择填筑材料,做好填筑材料的各项试验,严格控制填料粒径,禁止土石混填。2 .填筑厚度力求最佳,压实设备满足要求,保证压实效果3 .要求每层必检,监理抽检,并做好检测记录。4 .桥头回填尽可能与路基填筑同步进行,压路机碾压不到的位谿,采取水泥或者石灰稳定,机械夯实。5 .做好桥头回填的防水和排水工作,防止雨水浸泡和冲刷。管理措施:1对桥头回填进行专项设计,
4、增加台背回填长度,减少不均匀沉降对桥头的影响。2 .桥头回填作为分项工程单独划分,单独报验,要求资料齐全。3 .要求监理人员全过程旁站。4 .发现回填厚度超标和压实度未满足要求,必须一返到底,重新回填,并对有关责任人严肃处理。5 .明确台背填筑施工负责人、监理责任人。三、小桥涵隧道结构混凝土表面外观质量差表观现象混凝土表面存在蜂窝麻面气孔、颜色不一致,有纵横向裂纹,模板接缝不平整,边角漏浆,墙面浮浆,混凝土强度低下;预制梁板底面不平整,振捣过度,有横向裂纹,勾缝脱落。原因分析a.集料级配差,拌合不充分,拌合设备落后。b.混凝土配比不符合要求,未能充分拌合,和易性差,坍落度控制不稳,水灰比未有效
5、控制。c.混凝土运输、浇注过程中发生离析现象,浮现漏振或者过振及浇注中断现象。d.泵送混凝土流量控制不许确,喷射不连续、不均匀。已使用陈旧模板,且模板清理不干净,安装不坚固,不平整,模板刚度不够,止水带不密封,隔离剂涂抹不均匀。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边角处水分散失严重,局部强度低。g.预制梁板底模变形,插入式振捣器振坏底模。h.勾缝砂浆强度低,水泥用量过多或者过少,缝宽不均匀,缝底污染,未及时养生。控制要点施工措施:1 .选择干净规格的集料进行级配,拌合设备满足工程实际需要,拌合时间符合规范要求。2 .合理确定配合比,准确控制砂率和水灰比,保证混凝土坍落度稳定。3 .混凝土运输和浇注使用罐车及
6、泵送,同一结构应连续不间断施工,插入式振捣器挪移间距不应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循序渐进,时间满足要求。4 .严格按照检验频率对进场水泥的技术性质进行检验,严禁使用结块水泥。5 .选择刚度好的钢模板,并加强支护,混凝土外露面一律使用不小于1m2新模板,模板表面干净整洁,模板之间衔接紧密、平整,接缝处设貉止水带,隔离剂涂抹均匀,颜色一致。6 .及时采用养生布覆盖养生,保持湿润和严密。7 .使用质地坚硬的底模,振捣棒应倾斜插入,防止触及底模。8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强度标准选择砂浆配比,勾缝前清扫干净,充分湿润,勾缝后及时养护。管理措施:1针对小桥涵外观质量要求制定作业指导书。2 .明确构造
7、物施工负责人、试验责任人、监理责任人,混凝土结构浇筑期间全过程旁站。3 .建立首件工程验收制,制定小桥涵工程验收标准,未达到验收标准,由承包商自行拆除。4 .严格自检和报验程序,加大对混凝土质量和模板安装的检查,规范施工管理。路面工程四、沥青路面早期破损、车辙表观现象路面通车后浮现早期破损、车辙、拥包、搓板病害,造成行车颠簸,雨天路面积水,影响行车舒适和安全。原因分析a沥青面层设计厚度不合理。b.路面压实度不足,空隙率偏大。c.路面面层与基层之间粘结不坚固,面层之间层间污染严重。d.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沥青用量偏高。已透层油或者粘层油喷洒用量掌握不许,用油量偏大,油层偏厚。沥青粘度偏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路工程 质量 通病 精细 控制 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