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谏逐客书》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谏逐客书》教学设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谏逐客书教学设计一、李斯简介李斯(?一前208),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曾与韩非师从荀子,学帝王之术。早年为楚小吏,后入秦,推行一系列加强君王专制的措施,官至丞相,助秦统一天下。始皇死后,为赵高陷害而被腰斩。史记李斯列传中的关于李斯的几个典型情节:1厕鼠与仓鼠:李斯生命中的转折点他年轻时,起初在乡村担任管理文书的小官。看到公署厕所里的老鼠在吃脏东西,每逢有人或狗走来时,就受惊逃跑。后来,李斯又看到粮仓中的老鼠,吃的是囤积的粟米,住在大屋子里,更不用担心人或狗的惊扰。李斯感叹:一个人有出息还是没有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所决定的。贵贱穷通,在所自处
2、。于是,李斯就去跟荀子学习帝王治理天下的学问。学业完成后,李斯估量楚王是不值得侍奉的,而六国国事都已衰弱,不能实现自己的野心,便向西来到秦国。他先在丞相吕不韦手下作门客,取得吕的信任后,当了秦王的侍卫。2、从长史到客卿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后。秦王拜斯为客卿。3、焚书之议齐人淳于越议论说: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做事如果不吸取借鉴以往的经验和教训,还能够长久的,还没有听说过。)古者天下散乱,莫能相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所建立。
3、(古代天下散乱,没有人能够统-,所以诸侯并起,说话都是称引古人为害当今,矫饰虚言扰乱名实,人们只欣赏自己私下所学的知识,指责朝廷所建立的制度。)今陛下并有天下,别白黑而定一尊;而私学乃相与非法教之制。闻令下,即各以其私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非主以为名,异趣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不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当今皇帝已经统一天下,分辨是非黑白只决定于至尊的皇帝一人。可是私学却一起非议法令教化。人们一听说有命令下达,就各自根据自己所学的东西加以议论,入朝时就在心里指责,出朝时就在街巷谈论,以批评君主来博得名声,,凭借标新立异的言论来借以表现自己的学识高深,在民众当中带头进行毁
4、谤。像这样不加以禁止,在上面君主威势就会下降,在下面就会形成朋党的势力。我认为禁止这些是合适的。)4、牵犬东门,岂可得乎?二世二年(前208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日: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注:具五刑是中国古代秦汉时一种残酷的处死方法。汉书刑法志日:当夷三族者,皆先雅、鼻U,斩左右趾,笞杀之,枭其首,道其骨肉于市。其诽谤诅詈者,又先断舌,故谓之具五刑。指的是先在脸上刺字,然后割鼻子,再砍掉左右脚,接着用鞭杖或竹板活活打死,把头割下来悬挂在木杆上示众,在大庭广众之下剁成肉酱。对于有诽谤辱骂行为者,还要先把舌
5、头割掉。5、秦泰山刻石位于岱庙东御座大殿露台前西侧,是泰山石刻中时代最早的作品。始皇功德铭和二世诏书,由丞相李斯篆书。刻石原文222字,历经沧桑,现仅存10字:臣去疾臣请矣臣七字完整,斯昧死三字残缺。(大意:丞相李斯、右丞相冯去疾、御史大夫德冒死上言:臣等请求将此诏书刻在石上,这样就明白无误了。臣等冒死请求。)李斯,可称得上是我国书法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书法家。泰山刻石的书体是秦统一后的标准字体,小篆。其结构特点,直接继承了石鼓文的特征,比石鼓文更加简化和方整,并呈长方形,线条圆润流畅,疏密匀停,给人以端庄稳重的感受。二、背景介绍:李斯因何谏逐客?在秦王政元年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韩国派了一个叫郑
6、国的水利专家到秦国来修长达三百余里的灌溉渠,企图以此来消耗秦国国力,不东伐韩,被秦发觉,要杀掉他。郑国说:臣为朝廷数年之命,就渠成亦泰万世之利也。终于让他完成这件工程,然而那些因为客卿入秦而影响自己权势的秦国贵族,就利用这件事情对秦王进行挑拨,说外来客卿入秦都是别有用心的,应该把他们都赶跑。到秦王政十年,秦王接受了他们的意见,下令驱逐所有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于是他就写了这篇谏逐客书,劝谏秦王不要驱逐客卿。三、初读正音,整体感知1解题谏逐客书:谏:旧时称规劝君主或尊长,使其改正错误。客:客卿,指的是那些在秦国做官的其他诸侯国的人。逐:驱逐。书:上书、奏章。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逐条分析事理
7、的一种公文文体,与表性质类似。谏逐客书:即就逐客一事劝谏秦王而写的奏章。因为这篇文章,鲁迅先生对李斯评价很高: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耳。2、听范读,标字音。缪mtjian施yi穰dng鄢ya郢yng皋g台OWtuo赍ji瓮weng髀bi联凝jueti3、自由读,指生读,思考并概括这篇文章的行文思路。(1)谏书观点逐客为过(2)史实论证一客卿有功(3)类比论证-重物轻人(4)理论概括一逐客利害(5)总结分析一逐客亡国四、文本解析第一层:臣闻吏议逐(驱逐)客,窃(私下。自谦之辞)以为过(错误)矣。【译文】我听说官吏在商议驱逐客卿这件事,私下里认为是错误的。开门见山的表明观点,指出驱逐客卿的做法是错误的
8、。昔缪公(秦穆公)求士,西(向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使来,招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出生)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吞并)国二十,遂霸(称霸)西戎。由余:原为晋国人,后入戎,戎王命他使秦。秦穆公见其贤以计招致,用其谋攻灭西戎众多小国,称霸西戎。戎:古代中原人多称西方少数部族为戎。此指秦国西北部的西戎。百里奚:原为虞国大夫。晋灭虞被俘,后作为秦穆公夫人的陪嫁媵人之一送往秦国。逃亡到宛,被楚人所执。秦穆公用五张黑公羊皮赎出,用上大夫,故称五段(gu)大夫。蹇(ji3n)叔:百里奚的好友,经百里奚推荐,秦穆公把他从宋国请来,委任为上大夫。丕豹:晋国大夫丕郑之子,丕
9、郑被晋惠公杀死后,丕豹投奔秦国,秦穆公任为大夫。公孙支:秦人,曾游晋,后返秦任大夫。孝公用(采用)商鞅之法,移风易(移.易:改变)俗,民以(因此)殷盛(指百姓众多而且富裕。殷,多,众多),国以富强,百姓乐用(乐于为国效力),诸侯亲眼(归附),获(打败)楚.魏之师,举(攻占)地干里,至今治强(安定强盛)。译文:孝公推行商鞅的变法之策,改变了秦国落后的风俗,人民因此殷盛,国家因此富强,百姓甘心为国效力,诸侯各国归附听命;又大败楚、魏两国的军队,攻取了千里土地,至今还巩固地统治着。孝公:即秦孝公。商鞅:卫国公族,氏公孙,亦称公孙鞅,初为魏相公叔座家臣,公叔座死后入秦,受到秦孝公重用,任左庶长、大良造
10、,因功封于商(今陕西商州东南)十五邑,号称商君。惠王用张仪之计,拔(攻占)三川之地,西并(吞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吞并)九夷,制(控制)鄢(ydn),呈E(ying),东据(占据)成皋之(定语后置的标志)险,割(割取,占领)膏腴之壤,遂散(瓦解)六国之从zng(通纵,即合纵,指六国联合抗秦),使之西面事(侍奉)秦,功(功效)施(yi延续)到今。张仪的连横之计:某几国跟从秦国进攻其它国家,这样一来,不但六国不能团结一致,而且可能造成彼此之间的内江。后来范雎见秦昭王之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他主张将韩、魏、赵作为秦国兼并的主要目标,同时应该与齐国等保持良好关系。秦国用这种办法,最终
11、战胜了六国。昭王(即秦昭王)得范雎(j),废(废掉)穰(幅ng)侯,逐华阳,强(使强,增强)公室(王室),杜(杜绝,堵塞)私门(堵塞了权责垄断政治的局面),蚕食(比喻如蚕吃桑叶那样一点一点地吃掉,比喻逐步吞并)诸侯,使秦成(成就)帝业。此四君者,皆以(依靠)客之功(功劳)。由此观之,客何负(辜负,对不起)于秦哉?向使(当初假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纳,接纳),疏(疏远)土而不用,是(这)使国无富利之实(实际),而秦无强大之名(威名)也。废穰侯逐华阳:范雎即被拜为客卿,谋兵事,深得昭王信用。他又进说秦昭王,指出太后擅权,四贵用事,恐致卒无秦王之危。于是昭王于四十一年(前266)下令废宣太后,逐穰侯、
12、高陵君、华阳君、泾阳君于关外,并拜范雎为相,封于应,号为应侯。内容分析:1.齐读第一段,并概括第一层的主要内容:以泰国历史上四位君主(穆公、孝公、惠王、昭王)因用客卿而成就帝业的事实为论据,说明客卿的功劳。2、本文开头在论证上有什么特点?开门见山,提出观点。语气谦和,有话直说,切合日理万机的秦王的性格。开篇即驳斥有关官吏的观点,先破后立。对于秦王定下的逐客大忌,李斯不便直接出言反对,所以干脆将过错推给秦国的吏们,这也避免了将矛头直指秦王,易于被君王接受。3.本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驳斥当时的舆论?举例论证。铺陈四代秦君重用客卿而富国的史实,证明客卿有功于秦。反面论证。反问总结与反面假设结合,
13、引人深思。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对比论证。以正面的四代秦君重用客卿而富国的史实,与反面假设后果形成对比,说理有力。小结:开篇表明观点:开门见山:逐客为过(逐客是错误的),然后列举历史事实:穆公广纳人才,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变法治国,民盛国强;惠王用张仪四面扩张,以横破纵;昭王得范雎打击豪门,强化集权。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作业:背诵第一段。第二课时一、检查背诵默写二、文本分析第二段:今陛下致(求得)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宝珠名称)之珠,服(佩戴)太阿之剑(中国古代十大名剑之一,是东周时期越国欧冶
14、子和吴国干将两大剑师联手所铸),乘纤离(骏马名)之马,建(树立)翠凤之旗(用翠凤鸟羽毛装饰的旗帜),树(陈设)灵摹(t6)之鼓(先秦时期,摹被视为灵物,霍即古代鳄鱼,因鼓用鳄鱼皮蒙制,故称)。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通悦,喜欢)之,何也?陛下:陛下的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随.和之宝:随侯之珠(夜明珠),和氏之璧,后被统称为随和之宝。后被誉为古今罕见的无价之宝,用来寓意无人能及的富贵和财富。必(如果一定)秦国之所生而然后可,则是(这)夜光之璧不饰(装饰)朝廷;犀.
15、象之器不为(成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填满)后宫;而骏良联I(ju。甘骏马名字)不实(充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被)用,西蜀丹青不为(作为)采(彩饰)。所以(用来的东西)饰后宫.充下陈(古代殿堂下放置礼品、战列婢妾之处)、娱心意说(使愉快,使动用法)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矶之珥(傅矶之珥:附有矶珠的耳饰。傅:通附)、阿编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随着时尚打扮得时髦漂亮)佳冶(娇美妖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译文:用以装饰后宫、广充侍妾、爽心快意、悦入耳目的所有这些都要是秦国生长、生产的然后才可用的话,那么点缀有珠宝的簪子,耳上的玉坠,丝织的衣服,锦绣的装饰,就都不会进献到陛下面前;那些闲雅变化而能随俗推移的妖冶美好的佳丽,也不会立于陛下的身旁。夫击瓮叩缶,弹筝搏(拍)髀(bi),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的确,实在)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扣缶而就(取用)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为了舒适称心于眼前),适观(适于观听)而已矣。那敲击瓮、缶,拍髀弹筝,乌乌呀呀地歌唱,能快人耳目的,确真是秦国的地道音乐了;那郑、卫桑间的歌声,韶虞武象等乐曲,可算是外国的音乐了。如今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