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概论.docx
《临床医学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概论.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临床医学概论重点记忆内容:1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生活适应性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虚弱和疾病。2亚健康状态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人体的机能减退,出现乏力、肌肉关节酸痛、情绪低落、脏器功能减退等,但尚未达到诊断疾病的状态。具有双重性,可以回归健康,也可以进展为疾病状态。3疾病是人体在外界环境与内在致病因素作用下,因自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的生命活动障碍。4女性进入青春期的标志是月经初潮。5女子最佳生育年龄是24-29岁;男子最佳生育年龄是25-35岁。3母婴同室的确立:母亲和婴儿24h在一起,离开的时间不超过Iho4检测胎儿畸形的最佳时间是妊娠20-24周(B超)6宫颈癌的唯一
2、病因是HPV(人类乳头痛状病毒)感染。宫颈癌的好发部位是宫颈外口鳞柱上皮交界处。宫颈癌的筛查手段是宫颈细胞学检查(宫颈刮片、TCT),宫颈癌的确诊手段是宫颈活组织检查。宫颈癌最早期的症状是接触性出血。宫颈糜烂是宫颈炎最常见的病理表现,最常见的症状也是接触性出血。宫颈癌的早期病理分型也有糜烂型。因此宫颈糜烂和宫颈癌的症状和体征相似,肉眼难以判断,需做宫颈细胞学检查来鉴别。7对化疗最敏感的癌症是绒癌。次要选择题知识点:1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伽利略在世界上最早应用了显微镜。2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被誉为西方医学之父,其著作希波克拉底全集是最早的西方医学专著。3古埃及的纸草文,古印度的医学书籍阉罗迦集
3、和妙闻集是内外科两大名著。了解的知识点:1、21世纪现代医学发展趋势(1)分子生物学是医学发展的带头学科。(2)医学将更广泛地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学科、信息技术等学科交叉渗透,用于疾病的诊断、预防与治疗。(3)预防医学得以进一步重视与发展。(4)老年医学将成为重要的临床医学学科。2、疾病过程的共同规律稳态与紊乱动态平衡;损伤与抗损伤决定疾病的发展方向与结局因果关系交替转化;局部病变与整体功能相互影响;(5)疾病的本质与临床表象对立统重点记忆内容:1妊娠: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的过程。胚胎:小于或等于8周;胎儿:8周(9周起)。2受精卵着床至12周左右是胎儿致畸期。3以末次月经的第
4、一天(1MP)推算,EDC(预产期):月份-3或+9,日子:阳历+7,阴历:+15。4症状(SyrnPtom)指疾病作用于机体,致生理功能发生异常,患者主观感受到的异常,不舒服的感觉。5体格检查所发现的异常表现为体征,指疾病作用于机体,致体表、内在结构发生异常,通过体格检查获取的客观存在的异常表现。6发热: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或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使机体产热大于散热而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水平。7正常人一般为3637C。左右。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一般1C。下午上午,运动、进食、月经前及妊娠期体温可稍升高。老年人偏低,儿童偏高。口温:36.3-37.2oC,腋温:36-37oC(
5、最常用),肛温:36.5-37.7oC。8感染性发热:以细菌最多见。9低热:37.338C;中等度热:38139C;高热:39.1-41Co;超高热:41C以上。10体温上升期的骤升型:体温几小时内达3940C。或以上,此期常伴有寒战,如疟疾、败血症、流感等。缓升型:体温逐渐上升在数日内达高峰,此期多不伴寒战,如结核。11体温下降期的缓降型:体温几小时内迅速下降至正常,此期多伴大汗淋漓,如疟疾、输液反应。体温在数日内逐渐降至正常,如伤寒、风湿热。12热型特点总结:稽留热:持续高热,日温差1C。,常见于大叶性肺炎及伤寒高热期。驰张热:高热-波动大,日温差2C。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间歇热:骤升-
6、骤降,体温有正常的时候,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严重化脓性感染等。波状热:缓升-缓降,体温有正常的时候,常见于布氏杆菌病。回归热:骤升-持续高热-骤降-正常,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等。不规则热:无规律,常见于结核病、风湿热等。次要选择题知识点:1职业病:个体在生产及其他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所发生的疾病。2诊断性治疗:诊断难以明确时,以最可能的诊断为依据进行相应治疗,通过观察患者对治疗的反应,从而协助进一步明确诊断治疗。3姑息性治疗:对于无法治愈的疾病,采取一定的治疗措施缓解患者的病痛,提高生存质量,暂时控制病情的治疗,对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没有明显的疗效。4介入治疗:经血管或机体的其他官腔
7、,在影像学引导下,应用特制的器械将物理学技术、药物、手术器械等送达病变部位进行治疗的方法。特点:创伤小、疗效高、并发症少,但能够实施介入治疗的疾病有一定限度。5诊断是指通过病情学及其他检查手段以判断疾病的本质与名称。6外源性致热源:大分子,不能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内源性致热源:白细胞致热源,小分子,能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7吸收热:由于组织损伤或坏死、组织蛋白分解及坏死产物的吸收,导致无菌性炎症而引起的发热。了解的知识点:1针对致病因素的诊断,明确提出致病的主要因素并阐明疾病的本质,对疾病的发展、转归、预防与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问诊是通过与患者或病史知情者交谈
8、以获取病史资料的诊断方法。3正常人的体温受大脑皮层及下部体温调节中枢调控,通过神经、体液因素调节产热与散热过程而保持相对恒定4发热的伴随症状有:寒战:常见于严重细菌性、病毒性感染;皮疹:多见于出疹性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等。昏迷:先发热后昏迷者见于颅内感染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菌痢中暑等;先昏迷后发热者见于脑出血、巴比妥类药物中毒。单纯性疱疹:口唇处,多见于急性发热性疾病如大叶性肺炎、流感等。出血:多见于重症感染及急性传染病等肝脾肿大:病毒性肝炎、疟疾。关节疼痛:多见于痛风、风湿热等。淋巴结肿大:常见于传单、风疹、淋巴结结核、白血病、淋巴瘤、丝虫病等。重点记忆内容:1咳血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医学 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