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四创三融思政教育体系建设探索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学校四创三融思政教育体系建设探索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职学校“四创三融思政教育体系建设探索原创王柱宝王柱宝名师工作室摘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挖掘地方以黄河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思政育人平台、创新思政育人策略、创新思政育人机制、创新思政育人评价“四创新”,做到立德树人要求与政治理论要求相融合,教育教学活动与思政育人要求相融合,思政育人机制建立与学校治理体系建设相融合“三融合”,追求目标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评价体系的“同行同向”,构建思政育人教育体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关键词:四创新三触合教育体系一、探索背景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
2、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开齐开足德育课程,把思政教育融入课程,设计文化、活动、课程协同育人,真正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东明县地处黄河入鲁第一县,几千年来,东明人民与黄河为伴,受黄河文化滋润,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是学校为推
3、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黄河岸边的一所中职学校,在进行思政教育、文化育人时,黄河文化理应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必须融入育人课程体系之中。为深入推进思政育人,学校积极探索构建“四创三融”的思政教育体系。二、“四创三融”思政教育体系建设探索构建思政育人大格局,建设思政育人教育体系,实现“三全育人”,就要从育人体系的各个要素进行创新设计,强调融合,强调协调,强调实效。我们学校进行了以下有益探索。(一)四个创新1创新思政育人平台。把握中职学校类型教育特征与基础教育地位,研究思政内容类型与选点,建设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红色文化、精神谱系文化与时代思想文化与学校德育建设相融合的思政资源
4、库平台,把思政内容有效融入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融入学校文体活动,坚持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活动思政思政内容相通,育人方向相同,奠定思政育人体系建设基础。东明是黄河入鲁第一县,先秦思想家庄子故里,黄河文化和庄子文化共同铸就了东明绵延儿千年的历史文脉,东明又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夏营村党支部是东明县第一个党支部,也是蒲泽市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还有王高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这些都是要融入课程的重要文化资源。我们要创建思政育人平台,这不仅是引用其他引用其他的现成可购买的课程资源,一定是有我们区域文化融入,有学校特色的思政课程资源平台。2.创新思政育人策略。研究课程、活动、线上线下思政育人实施路径,创新
5、建立思政课程为主,课程思政为辅,党建、文化、体育活动三个主题活动协同,线上实施与线下实施互补的“一主,一辅,三协同,二互补”的思政育人策略组合。探索以显性与隐性相互配合为工作思路,以项目、活动、案例、任务为思政载体,以融合渗透为表现方法,创新策略与路径组合,形成具有一定开放性与共同方向性的思政育人方案。这个地方谈思政育人策略,就是要强调实施思政育人的协同性,既要强调文化、课程、活动的共进性,更要强调主、辅的协同性,要共同发力,还要协同发力,也要注意力度的合适,这就是思政育策略要创新。3 .创新思政育人机制。建设保障思政育人大格局的机制,统筹健全学校思政教育的工作机构、工作制度、工作平台,成立一
6、个思政育人工作专门委员会,建设思政育人教学管理、教师政治素质培训、课程资源建设等系列工作制度,依托思政育人课程资源平台,构成相辅相成的制度体系,统筹学校、部门、教师同向同频发力,推进思政育人工作有效落实,推动思政育人体系良性运行。要创新机制,就是要为适应构建思政育人教育体系而建立有别于以前的教学工作保障机制,就要统筹资源、保障实施,最重要的是要有利于师资的优化配置,调动师资的积极性、主动性。我校目前建立了党政办引领,教务处统领,学生处、校团委协同,专业主干的工作机制,保证了思政育人方向正确、内容丰富、融入课程、落地生根。4 .创新思政评价办法。严格说,评价是机制的一部分,只所以单独提出,是因为
7、评价起着导向的重要作用,是推动思政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推手。我们要厘清思政育人体系中各部门职责,建立起评价部门与评价个体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局部评价与全程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办法,优化学生“五育”评价指标,创新“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评价指标融合,以“德”立人,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综合党政办、教学管理部门、教学研究部门、学生处、校团委、专业部、学生代表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等多个评价主体的评价结果,促进思政育人体系健康发展。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作为优秀学生评比、学生干部选拔、入团分子培养的重要参考,通过实践不断优化指标体系,促使评价趋向科学、功能外显。(二)三个
8、融合研究理清资源、策略、师资、机制、评价等要素的各自作用、相互关系,研究各要素协同发力的牵制因素,最大程度优化课程、师资思政资源配置,最大程度发挥制度建设与评价导向的驱动作用,建立资源为基础、策略为手段、机制为保障、评价为动力的体现学校立德树人要求与政治理论要求相融合,教育教学活动与思政育人要求相融合,思政育人机制建立与学校治理体系建设相融合的思政育人教育体系。1 .立德树人与政治理论要求相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
9、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就要求老师们在进行思政教育时不要讲成高深理论的政治课,但还要讲清基本理论的脉博让学生明白入心,这个要求较高,需要准确拿捏,因此需把握理论主旨、淡化理论逻辑、强调实际应用、融入课程活动。学校目前正在建设以党建引领,思政融入的课程、资源、平台,这为大思政育人和进步实现全环境育人打下了坚实基础,先期已取得一定的建设成果,2023年3月学校被命名为河泽市中小学校第二批“一校一品”党建品牌示范校。2 .教育教学活动与思政育人要求相融合。首先,要有立足于“大思政课”教育目标,将爱国情怀融入学校日常教学的各个环节,构建完善教学的体系,让教学、活动、课程
10、方向明确,作用协同:其次,结合学科特点,将优秀文化、黄河文化、时代文化等精神融入课程内容,创设专题课程体系,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再次,建设有政治素养的教师队伍,将“大思政课”教育意识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横向上体现于学校各个学科、各个课程形式与学生活动环节,纵向上体现于各个学段学龄及教育行为过程的各个环节:最后,学校要拓宽工作格局,从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出发,将“大思政课”教育作为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落实的一部分,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教育教学活动与思政育人要求相融合,党建引领是魂魄、内容融合根本、多种形式是载体、多部门协同保证,只人这样才能创建大思政育人格局,逐步实现全环境育人
11、。3.机制建立与学校治理体系建设相融合。实施“课程思政”的重点在于以系统化的思维进行顶层设计,构建思政教育的育人体系,体系建立需要机制保障,机制建设需与学校治理体系建设融合贯通。由此,学校构建了包含目标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评价体系的“同行同向”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与相应保障机制,这些都是基于学校制度体系的建设规划,很好做到了思政保障机制建立与学校治理体系建设的融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构建“同行同向”的目标体系,构建“同行同向”的课程体系,构建“同行同向”的教学体系,构建“同行同向”的评价体系,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评价要素纳入其中。实施“课程思政”是学校全局性的工作,是以系统化的思维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实施“课程思政”需要跨部门协作,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参与,以形成全方位协同育人效应,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才能更好地实现铸魂育人、立德树人。三、展望学校把“四创三融”思政教育体系建设写入了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方案(学校已成功立项山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项目),我们一定会在资源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机制建设等方面协同推进,做到“四个创新”,坚持“三个融合”,落实“目标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评价体系”的同行同向,构建具有学校特色、保障健康运行的思政育人体系,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