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魏晋时期人格的审美精神.docx
《谈魏晋时期人格的审美精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魏晋时期人格的审美精神.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魏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大变化时期,无论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整个意识形态,包括哲学、宗教、文艺等,都经历了转折,这个时期如同东方的文艺复兴。宗白华曾指出: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处在汉朝大一统时代瓦解之后的魏晋时期,政治混乱、黑暗,社会动荡不安,人民饱受各方面的痛苦。随着人们对儒学信仰危机的加深,魏晋玄学便顺势产生了。他们对于人的美的思考超出了纲常名教中忠、孝、仁、义、慈、礼等单一社会角色定位,突出强调作为独立个体的人所具有的生命之美;这独立的生命也没有被减缩为道德
2、楷模,或成为为朝廷、国家效力的工具,而是感性丰盈的人的精神、情感、风度、个性、言谈举止、欲望嗜好、容貌、姿态等生命本体自身。”魏晋时期这种新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的根本原因,简单来说,就是这个时代人的觉醒。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人的觉醒一魏晋时代人格的审美精神,那么用宗白华先生的真血性真性情这六个字最恰当不过了。笔者认为魏晋时期人格的审美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注重人的自我意识和个性美在人类历史的低级阶段,我们的先民只能以群居的生活方式,通过图腾歌舞”和巫术礼仪”来祈求自然与他们和平相处,在那个蛮荒时代根本谈不上人的自我意识和个性美。进入奴隶制社会之后,随着国家机器的建立,人民处于宗法制的统
3、治之下,强调尊卑等级关系和家族意识,个人的自我意识消融在家族观念之中。在两汉时代,人的活动和观念完全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的控制,更不可能有个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个性美的追求。生活在一个要挣脱汉代定于一尊归于一统的经学思想的控制和立法制度的束缚,必须有真血性的生命,以及建立在这一生命基础之上的个体意识、反抗意识。晋人人格之美,就思寸个体生命、自我价值的肯定。正是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才有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魏晋南北朝人认为,任何一个个体,都有他不可取代的价值。当年桓公问刘瑾,自己和王子敬相比如何?刘瑾回答:护、梨、橘、柚各有其美。所以魏晋南北朝很欣赏人的独立的自我意识和独特的个性美。
4、魏晋时期人的自我意识和个性美在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那里表现得淋漓尽致,至今流传着阮籍的醉酒抗婚和刘伶的纵酒放达的故事,在我们看来这几个人的性格都是桀瞥不驯、行为异常怪异、放荡不羁的。正是他们的放浪形骸和不拘礼法显示了他们自我意识和个性美。礼法是束缚人性的枷锁,乡愿是社会动乱的祸根。魏晋士人对这些泯灭人格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悲壮的抗争,如嵇康、阮籍,就是在社会黑暗时期为人类冒险、争取真实人生和真实道德的殉葬者。不管别人怎么说,不管社会怎么看,忠于自己的感受,忠于自己的情感,忠于自己的个性,成为六朝士人的思想、行为、生活的特色。二、超旷的心灵和自由玄远的精神魏晋时期玄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魏晋 时期 人格 审美 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