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空城计成功的要点在于司马懿的养寇自保.docx
《诸葛亮空城计成功的要点在于司马懿的养寇自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诸葛亮空城计成功的要点在于司马懿的养寇自保.docx(1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诸葛亮空城计成功的要点在于司马懿的养寇自保目录1 .原来司马懿早就看穿了空城计,但他不得不撤,否则死路一条11.1. 1.诸葛亮的想法21.2. 司马懿的想法41.3. 撤退是最好的选择62 .古代将领如何养寇自重?太多的秘密和血雨腥风83 .历史上“养寇自重”的四大名人,堪称最聪明的四大名将!103. 1.第一位,“冢虎”司马懿!104. 2.第二位,明朝大将左良玉!115. 3.第三位,李成梁!116. 4.第四位,”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114.辽东军为何要“养寇自重”?看看戚家军的下场,才懂李成梁的算计124. 1.戚家军的兴亡124. 2.人与人的步调向来不会是一致的134. 3
2、.贪功好近,养寇自重而不觉137. 4.内部腐朽不可改141 .原来司马懿早就看穿了空城计,但他不得不撤,否则死路一条空城计作为三国故事中最为精彩的故事之一,很多人都佩服诸葛亮的勇气和谋略,也改变了很多人对于诸葛亮谨慎性格的看法。但很少有人会想司马懿作为魏国谋土,在已经击败蜀军的前提下难道没有看出来诸葛亮的空城计吗?如果看出来了,为什么还要选择撤退呢?1.1. 诸葛亮的想法街亭失守之后,蜀军基本上已经失去了和魏军继续作战的能力,为了保全大局,诸葛亮智能带着身边二千五百人在西城面对司马懿的十五万大军。为了掩护蜀军大部队撤离,诸葛亮将身边所有的大将全部抽调走了,没有一名将领留了下来。二千五百人面对
3、来势汹汹的十五万魏军,即使诸葛亮有着通天的本领也不可能战胜司马懿。所以诸葛亮决定赌一把,他摆下空城计来准备应对司马懿。诸葛亮这个时候做了一个大胆的预测,那就是他赌一把司马懿不会入城,甚至不会围城,在看到自己的空城计之后就立刻撤退。为了以防万一,诸葛亮甚至连在司马懿的前进的道路上都没有设下埋伏,目的就是为了想让司马懿可以顺利来到西城。诸葛亮和司马懿交手多年,他知道司马懿并不是一般谋士是可以比拟的,自己的这个空城计摆出来其实用处不大,甚至司马懿来到西城的第一时间就看破了。但是战争打的不仅仅是战场上的比较,还有着来自背后的政治方面的比较。诸葛亮知道自己对于司马懿其实很重要,即使现在有一个可以让司马懿
4、名垂千古的机会在面前,司马舞也绝对不可能会下手。1.2. 司马懿的想法果然不出诸葛亮的意料,司马懿来到西城之后看到了诸葛亮的空城就立刻选择撤退。这件事情在后来还一直被魏国的大臣们讨论,认为司马懿是被诸葛亮给吓破胆了,才会连一座空城都看不出来。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要知道在此之前,街亭已经被司马懿给攻破了,蜀军的粮草补给被魏军切断。这个时候的蜀军已经有了溃败之势,司马懿带着大军一路杀过来几乎没有遭到蜀军组织过有效的抵抗。司马懿作为一代名士,早就看出来蜀军必败无疑的情况了。但他看到诸葛亮的空城计的时候,他的内心不由想到第二种可能性。司马懿作为魏国的名士,自从曹操去世之后他一直都在被魏国的各大势力打
5、压。甚至还被罢免过官职。如果不是因为诸葛亮北伐的话,他或许再也没有机会统帅大军。如果诸葛亮死在自己的手里的话,那么接下来曹魏集团就会想办法把自己给杀了。如果自己掌握了魏国的核心权力的话,自己杀了诸葛亮的话那么肯定是平安无事的。但现在自己还没有培养出属于自己的势力,即使军队中有部分将领听令于自己,但也仅仅只是一小部分。现在的他还只是魏国一个重要的谋士而已。1.3. 撤退是最好的选择兔死狗烹的道理司马懿不是不知道,现在他还是魏军的大都督,但一切都要建立在魏国有着除了司马懿之外没有人可以战胜的对手出现的前提下。诸葛亮一死,蜀汉的实力就会快速倒退,到时候即使没有司马懿,魏国也可以轻松消灭掉蜀汉。这对于
6、司马懿来说是危险的警告,诸葛亮必须要活着。曹操在临终之前就嘱咐过曹丕一定要小心司马懿,多年以来司马懿一直没有在军队和朝堂上建立自己的势力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诸葛亮死在自己的手上固然会在历史上留下灿烂的一笔,但诸葛亮死了曹魏还需要他吗?这么危险的一个人,即使不会造反对于曹魏来说也是威胁。司马懿在看到空城计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如果杀了诸葛亮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所以他决定放走诸葛亮,同样的也是给自己留一条活路。司马懿也不希望将来的历史上记录自己是一个兔死狗烹的人,更加不希望自己的家人也受到牵连。总结:不得不佩服诸葛亮对于人心的掌握,诸葛亮知道司马懿在魏国的地位和情况。所以他才敢冒险摆下空城计来应对司马懿
7、,而司马懿早就已经看穿了一切。但他所担忧的也正是诸葛亮所想到的,司马懿不能杀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于司马懿不仅仅是一个对手,更多的是一个可以保全自己生命的人。2 .古代将领如何养寇自重?太多的秘密和血雨腥风有个成语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一一“养寇自重”。在之前节目里也说到过类似的例子。这个词表面意思,就是故意留着贼寇敌人不打,以此凸显自己的重要,保全自己的位置。历史上这么干的人很多,围绕着它,有太多的秘密和血雨腥风,那么这个养寇自重本质上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它的故事。正史记载里,第一个养寇自重的人是西汉初年,燕王卢维。陈菊造反,向匈奴求助。卢绢奉诏征讨。派使臣张胜出使匈奴,以求后路平安。张胜
8、到匈奴,有人劝他,先生您之所以在燕国受到重用,就是因为熟悉匈奴的事务;而燕国之所以能长期存在,就是因为内地各诸侯屡次反叛,兵事连绵,久而不决。如今您想赶快灭掉陈辘,但陈菊等人一消灭,接下来也就轮到燕国,你们也就将成为阶下囚了。您何不让燕王与匈奴和好?如此便可以长期在燕称王;一旦汉廷有急变,也可以借外援保全本国。张胜觉得有道理,私下让匈奴打燕国。卢绢怀疑张胜,上报朝廷,请旨杀张胜全家。张胜归来一解释,卢维觉得有道理,就私下放了张胜全家。还让张胜去匈奴做密使,自己也跟陈雅媾和,保证地位。卢维也因此地位稳固,风光无两(可以出入刘邦的卧室)。后来陈舜败亡,手下人把卢维的事儿抖出来,卢维身败名裂,逃亡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诸葛亮 空城计 成功 要点 在于 司马 自保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