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专项训练2——提取信息能力.docx
《说明文专项训练2——提取信息能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明文专项训练2——提取信息能力.docx(3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说明文专项训练2一一提取信息能力概括文章要点方法指导:摘抄缩写法:对有关内容、段落摘取关健词进行缩写,使表达内容言简意核。概括文要点第二步,把握文章内容,整理有用的信息,剔除无用信息,进行分析归纳。第一步,通读全文,在文中找到与题干相关的语句,并标记。提取中心法:在文(段)首或文(段)末,提取中心句或中心段(常为概括性的句子)。注意力求葡洁准/。第三步,用准确简洁的语言,加工整合进行概括。树立“答案就在文中”的理念。(一)千里送雨为哪般?7月日以来,一场历史罕见的极端暴雨突袭河南,郑州、开封等多地1小时降雨量超过IOO毫米,其中郑州气象观测站最大小时降雨量达201.9毫米,突破中国大陆小时降雨
2、量历史极值。到底是谁成全了如此“嚣张”的暴雨?数千公里外,一个名叫“烟花”的台风露出了诡异的笑容。它,就是幕后“推手”之一,但相隔遥远,它是如何参与的呢?这得从它的另一个“同谋”一副热带高压说起。连日来,河南一带基本处于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之下。台风本身携带大量的暖湿空气,“烟花”虽未登陆我国,但其北侧和副热带高压之间会形成显著的偏东气流。正是这支气流充当了向暴雨区输送能量和水汽的“管道”角色,使得来自洋面的暖湿空气向我国黄淮一带地区输送,受地形影响,最终在河南一带汇集,为极端暴雨天气提供了充沛的“原料”。如此远距离的操控可谓煞费心思,但台风的“千里送雨”其实并不少见,而且其“同谋”也不仅仅只有副
3、热带高压一个。一般而言,台风暴雨区可分为两个区域,即台风环流本身的暴雨区(包括其眼壁暴雨、内外螺旋雨带降水、台风倒槽内的暴雨、台风内切变暴雨及台前咆线雨)和遥远降雨,也就是台风远距离暴雨区。台风“烟花”给河南造成的极端降水就属于远距离暴雨。在有利的大气背景下,从热带低压到超级台风,处于任何强度阶段的热带气旋都可能引发远距离暴雨,但半数以上为台风以上级别。据统计,1971年到2006年,15%左右的热带气旋均产生了远距离暴雨,遍及我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环渤海地区和川陕交界处是台风远距离暴雨的高发区,陕西87%的暴雨极值事件均与远距离暴雨有密切联系。事实上,我国很多著名的特大暴雨都
4、有台风的间接作用,比如1958年7月中旬黄河中游特大暴雨、1963年8月上旬海河流域特大暴雨、1975年8月上旬淮河流域特大暴雨、2011年皖北特大暴雨等,都是在台风与北侧副热带高压形成低空偏东气流(或急流)的形势下发生的。除了副热带高压以外,台风影响远距离暴雨还有其他“同谋”,包括西风槽、东北冷涡、西南涡、弱冷空气、高低空急流等。他们同属于一个大“家族”中纬度系统。台风在有利的大气环流背景下与中纬度系统“合谋”,导致中纬度地区突然出现极端性暴雨,而且影响范围广、降水强度大、降水时段相对集中。10需要指出的是,台风远距离暴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天气过程,涉及中低纬多尺度系统相互作用,预报难度很大。
5、11虽然台风可以与各种类型的中纬度系统相互作用产生远距离暴雨,但并非所有台风均会产生远距离暴雨,而且这种暴雨的落区范围很大,要精确预报出来并非易事。目前,台风与中纬度系统相互作用的机理还有很多尚未弄清楚,比如地形在台风远距离暴雨的作用如何?台风远距离暴雨中的触发机制是什么?在不同的台风远距离暴雨过程中,台风的作用有何不同?这些问题现在还找不到满意的答案,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此次河南极端暴雨天气是一次合伙作案,其“元凶”和“同谋”分别是:(I)(2)(3)(6分)(二)“长五送“嫦五”,去月球“挖!首次。作为此次任务的核心关键之一,月球表面自动采样封装是嫦娥五号任务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环节。为此,
6、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设计师们采用表钻结合、多点采样的方式,精心设计了两种“挖土”模式:钻取和表取。当着陆上升组合体顺利软着陆在月球表面,嫦娥五号将开展为期约2天的月面工作,采集约2千克月壤并进行密封封装,经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月地转移和再入回收等过程将月球样品安全送至地球家园。首次。当着陆器托举上升器实现月面起飞上升后,嫦娥五号一路飞奔而去。但是仅仅依靠上升器是不能返回地球的,它需要飞到月球轨道上,在这里与轨返组合体交会对接,把采集到的月壤转移到返回器。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已经熟练掌握了近地轨道交会对接技术,但是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上进行无人交
7、会对接不仅在中国尚属首次,而且也是人类航天史上的第一次。联系文本内容,第段和第段的段首处应填的内容是:(4分)(1)第段:首次O(2)第段:首次o(三)说茶在中国,几乎家家都喝茶,人人都喝茶。老话讲得明白:“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作家老舍甚至说:“我不知道戒了茶还怎样活着,和干吗活着?”喝茶是家常事,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喝茶有学问,种茶、制茶、沏茶,也都有讲究,而且其中还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经济、文学、美学、植物等方面的知识。茶叶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四五千年前。传说中的神农氏亲尝百草滋味,一日遇七十二毒,幸亏喝茶才解了毒。这件事在汉代淮南子一书中即有记载。到了晋代,喝茶蔚然成风,唐代则成为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说明文 专项 训练 提取 信息 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