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金融纠纷诉讼的困境与创新.docx
《线上金融纠纷诉讼的困境与创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上金融纠纷诉讼的困境与创新.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维金触给同雌困境与创新我国金融市场的日益繁荣,促进了金融信贷业务快速增长,与此同时线上金融纠纷数量也随之增加。若无法通过调解、诉讼、仲裁等救济途径加以有效解决,使风险消解于内部,将不利于维持金融稳定、咀碍我国经济的发展,更甚者“会引起一国的金融危机力)。我国法院在讲法律”的同时还需讲“讲政治2,不仅要解决纠纷,还要实施法律,服务于国家政策的实施3;法院有效处理金融纠纷类案的过程,既是司法的过程,也是行政的过程41因而有必要在智慧法院建设的背景之下,创新线上金融纠纷的审理,践行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三大任务工一、线上金融纠纷的诉讼困境由于线上金融纠纷案件具有标的额普遍较小而诉
2、讼成本相对较高、送达耗时长、辅助事务多等特征,故在实践中,当金融机构通过诉讼途径处置互联网金融纠纷时,面临立案、审理、执行等诸多司法困境,而金融机构批量起诉难与电子证据缺乏统一认定标准系最为典型的困境。(-)金融机构批量起诉难全国各地不同法院虽在探索线上立案的便利渠道,但是此类线上平台设计主要为公民个人提起诉讼提供快速渠道,未考虑到法人和其他组织作为当事人具有批量诉讼的现实诉求。故线上立案系统的设计并未有效满足除公民外的主体立案需求。除此之外,对于法人及其他组织提起的线上金融纠纷案件真正进入立案环节的数量有限法院或对此类主体以限量”的方式加以限制,即仅允许该主体提起一定数量的案件,超出部分不受
3、理,或认为不具备起诉的实质条件而不予受理,或因为管辖等问题5)而形成了金融机构批量起诉难这一事实。传统诉讼采取的逐案提交、逐案审理的审判模式难以满足金融机构批量起诉的要求,亦恻面反映了我国智慧法院建设存在实践应用不充分、系统融贯性不畅、在线诉讼不足6、缺乏“整体性思维”建设7等问题。(二)电子证据的认定难我国的司法体系工作,主要由审判工作与审判辅助工作构成,绝大部分的审判辅助工作,是围绕案件相关信息的收集、存储、分析、流传等二审判工作则是“趋于信息的决策”8,若没有智能系统辅助或是相关人员协助,法官将消耗大量时间与精力在辅助性工作上。既有的智慧司法系统可以减轻法官在审理线上金融纠纷案件时的赔偿
4、金额计算、文书编写等负担,但是无法解决证据认定难的问题。由于线上金融的交易发生在互联网这一虚拟场景,一旦发生纠纷.宦子数据将成为重要的证据,甚至是核心、唯一的证据。电子证据是否具有效力,如何判断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关联性,如何保证电子数据的证据能力等,是解决纠纷成败的关键。此外,对于电子证据如何认定这一问题,各地法院实践不一。二、创新线上金融纠纷案件审理模式的可能性创新线上金融纠扮案件的审理模式需要立足于我国的基本民事诉讼程序,并结合地方试点情况加以考虑,从以下三点加以阐释。一)顺应智慧司法系统的全流程化建构趋势智慧司法系统的全流程化建构是深化要设智慧法院的一部分,以最终实现法院内部的电
5、子法院(侧重于案件管理与行政管理)与外部电子法院(基于服务当事人需求的视角出发)相结合91换言之,智慧司法系统的全流程化建构是将智能技术延伸至前审判阶段,即当事人最初形成合意、履行权利义务的金融业务流程中,一旦发生纠纷,可将诉讼流程线上化、智能化、批量化处置,大幅度提高法官处理案件的效率。由于线上金融纠纷案件数量众多,并具有类型化的特征,部分法院已迸行金融速裁系统建设或设立金融速裁法庭等实践以提升审判效率,化解U案多人少”的矛盾一如吉林省以长春汽开区法院为试点法院打造互联网.金融速裁系统”10、深圳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与腌讯公司、微众银行联合开发“至信(金融)云审”系统致力实现线上速裁金融纠纷i
6、重庆银行与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法院共同探索数字信贷的在线诉讼模式12等。符合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审理模式线上金融纠纷案件呈现案件数量大、案情相对简单、违约事实相时清楚、证据相对统一、法律适用相对固定等特点,符合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的关于推进案件繁简分流、简案快审的案件类型。智慧法院的建设在尊重既有司法规律的前提下.应发挥科技的司法辅助作用,为法院提供“全流程、全方位13的服务,在民事诉讼领域内推行集中立案、移送、排期、开庭、宣判的模式,进一步可采取批量受理、便捷审理的方式。2023年12月24日修改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更是贯彻了“以繁简分流,提升司法效能”的主旨,并增加
7、了有关在线诉讼的规定,为在线金融纠纷案件的便捷审理提供规范指引。实践中.巳有法院联合多家金融机构共同推进金融纠扮民事诉讼繁简分流改革,并推广金融纠纷线上诉讼模式,要求金融机构尽量引导当事人首选手机、短信、移动徼法院等电子送达方式】用。(三)遵循电子证据的适用规范随着相关法律及司法解样的出台,法院对于在线金融纠纷案件中的电子证据认定逐渐清晰。电子证据系民事诉讼法2012年修改时新增的一种证据类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则首次以司法解释形式对电子签名、可信时间戳、哈希值校脸及区块侵等固证存证手段进行法律确认,意味着电子数据的真实性效力取证方式得以确认。虽然是针对互联网法
8、院审理案件做出规定,却正面回应了此类技术的重要性。继而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法释(2019)19号)中明确了法院能够认可电子数据真实性的情形,肯定了由记录和保存电子数据的中文第三方平台提供或者确认的”电子数据,如无相反证据反驳,人民法院可以确认其真实性。2023年由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更是细化了区块链存证效力范围和审查标准,回应了实践中公证机构、第三方存证平台等推广区块链技术存证的情况。328914AB-F61E-4124-8E19-47EC583A36D2在诉讼过程中,证据效力的认定是耗时较多的环节之一,也是法官投入较多时间与精力的部分。若从适用规范上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线上 金融 纠纷 诉讼 困境 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