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人教学设计.docx
《竹节人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竹节人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10.竹节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第一课时):1 .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梳理行文思路。2 .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梳理行文思路。教学难点: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揭题童年,是一个人最美好的记忆。陪伴我们童年的玩具有哪些呢?能不能说说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玩具?(学生自由交流)一位叫范锡林的作家,他小的时候和小伙伴们自己动手做了一件玩具,他做的玩具叫竹节人,作者是怎样玩竹节人的,围绕着竹节人又发生了怎样有趣的故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竹节人讥(板书课题:竹节人)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玩具导入,既
2、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围绕题目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帮助学生从问题入手最快地接触到文章的核心部分.阅读题口,你有哪些疑问?预设:1.什么是竹节人?2.竹节人怎么制作?3.谁做的竹节人?4.他喜不喜欢竹节人?设计意图,通过问题链,勾连文章内容,帮助学生理清行文思路.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强调易错字、重点字词读音,进行课前检测:默写书后读读写写字诃。重点关注字词:风靡(m1)叉(Chd)腿窦(d6u)尔敦俨(ydn)然一哄(hng)撼(6o)战2 .梳理全文结构。思考:阅读课文,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分别是第几段到第几段?简要根据填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填空:竹节人这篇
3、课文讲的是作者小时候和小伙伴迷上J斗竹节人(1一2的游戏,在文中,作者既写了做竹节人(37)的方法,又介绍了斗竹节人(819)的玩法,尤其回忆了上课时偷玩竹节人,被老加发现后没收了竹节人,作者和同桌想从老师那里拿回竹节人,结果却看到老师也在玩竹节人(2029)的趣事。(PPT出示填空,帮助学生更快把握主要内容)设计意图:初读课文,使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感知,教肺适时检查学生生字词的掌握由于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也不同,可以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同.我们阅读竹节人这篇课文要完成三个阅读任务:说说竹节人的制作方法,要有详细的步骤说明。用自己的语言教别人玩竹节人.介绍玩竹节人的乐趣,(介绍竹节人的
4、玩法)讲讲有关老师和竹节人的有趣故*。情况,适时点拨,扫清阅读时的字词障碍,读后梳理文章结构,理清文章行文思路.批注“h讣阅读文章二到四部分,完成阅读任务三、精读课文,加深感悟忸读文章的二到四部分,根据分组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I任务:第1-2组:说说竹节人的制作方法,要有详细的步骤说明。第34组:用自己的语言教别人玩竹节人,介绍玩竹节人的乐趣。(介绍竹节人的玩法)第56组:讲讲有关老师和竹节人的有趣故事。顾设:(第1-2组)快速阅读文章,整理竹节人制作方法:把毛笔杆锯成约寸长的截,作为竹节人的脑袋和身期。在这一截上端留出脑袋,接下来的地方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锯出八截短的毛笔杆,作为竹节人的
5、四肢。把这八截毛笔杆按人体的形状摆好,然后用根结实的线绳依次穿起来。II(引导学生关注说明性语言与叙述性语言的区别I“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J请学生交流,说说这句的言外之意是什么?预设:言外之意是“我”瞒着妈妈把毛笔都用来做竹节人了,不仅仅是“我”,其他小伙伴也是这样做的,所以卖毛笔的老头生意特别好。设计意图:精读课文,使学生在理解文章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根据文章三部分不同的内容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四、设置问题,留下悬念斗竹节人给“我”带来了哪些乐趣?竹节人和老师之间又发生了什么趣事?我们下一节课再继续学习。设计意图:设置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竹节人给“
6、我”带来的乐趣,为下一课时的后续学习做铺垫。五、布置作业,巩固所学完成练习部分的配套题目。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介绍性的文字,并能够模仿这种写作方式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写作.批注xwh2J:分组完成,学生可能无法充分参与,考虑1一起完成.批注xwh3j:任务一:竹节人制作方法请同学们带着阅读目的.阅读文章相关段落,完成第一个任务.I把毛第杆锯成约一寸长的一截,作为竹节人的脑袋和身躯。I在这一截上端留出脑袋,接卜来的地方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I锯出八截短的毛笔杆.作为竹节人的四肢.IGD把这八戴毛笔杆按人体的形状摆好,然后用一根结实1的线绳依次穿起来。1曲tIMS段光W人雅力诲Mea批注
7、xwh4:为了方便比较,第二个阅读任务放至第一课时六、板书设计竹节人范锡林迷竹节人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老师没收竹节人教学目标(第二课时M1 .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体会作者语言的夸张色彩和幽默诙谐。2 .感受作者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教学重点: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感受作者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语言的夸张色彩和幽默诙谐。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竹节人,谁能复述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回忆课文内容并发述)。上一节课我们主要关注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竹节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