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九曲亭记苏辙.docx
《武昌九曲亭记苏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昌九曲亭记苏辙.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武昌九曲亭记(宋)苏辙【原文】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陋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日西山,东日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杨,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噫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少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中,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
2、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11)1。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2。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日:“兹欲以成吾亭耶?”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之以为仙也(14)。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巾,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1九【注释】武昌:今湖北省鄂城县,秦名鄂县。公元二二一年,
3、吴主孙权自公安县迁都于此,改名为武昌。迁:贬谪。元丰三年(1080)春,苏轼谪居黄州。齐安:占郡名,即黄州。庐:居住。苏轼来齐安,始居定惠寺,后迁临皋亭。陂(p。坡)陋(tu。驼):起伏不平的样子。涧谷:山涧,山谷。两山之间的水沟称为涧;两山之间的夹道称为谷。浮图:指佛寺。精舍:僧人住所。西山、寒溪:两寺名,西山寺在樊山;樊山下有寒溪,溪旁有寒溪寺。杨:树名,即栋树。萧然:清静寂寞的样子。杖:拄。策:拐杖。S1:横渡。幅巾:古以绢一幅(广二尺二寸)裹头,所用绢称幅巾,裹幅巾者不着冠,以示洒脱。徜(Chang长)徉(yang洋):徘徊,自由自在地走。席:以为席。“席草”,即坐在草地上。劳:慰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武昌 九曲亭记苏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