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公益性公墓建设工作实施方案.docx
《村级公益性公墓建设工作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级公益性公墓建设工作实施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村级公益性公墓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民生,积极推进惠民公益殡葬建设,满足群众安葬需求,杜绝散埋乱葬行为,省政府已将推进村级公益性公墓建设纳入“重强抓”工作任务和绩效考核,根据省民政厅、财政厅、自然资源厅、农村农业厅、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村级公益性公墓建设工作的通知(*(2019)*号)和2023年全省村级公益性公墓建设工作要点(*民发(2023)*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殡葬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安葬需求为导向,加快构建布局合理、服务
2、便捷的农村安葬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生态文明与美丽乡村建设水平。二、基本原则(一)政府主导。各级政府总体负责推进村级公益性公墓建设工作,建立由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财政、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林湿等多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为村级公益性公墓建设工作提供组织领导保障。(二)保障公益。村级公益性公墓主要是为本村村民提供基本安葬服务,坚持公益惠民原则,不以营利为目的,不得进行商业经营。(三)因地制宜。各县区结合当地实际合理规划公益性公墓选址,不得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避开“三沿六区”,体现生态化、园林化、“建墓不见墓”特征,满足节约用地、美化乡村环境的总体要求。三、工作目标积极推进村级公益性公墓建设,从202
3、3年开始,力争到“十四五”末期,基本实现村级公益性公墓全覆盖,农村群众的丧葬需求得到有效保障,散埋乱葬得到根本杜绝,节地生态安葬取得新进展。四、主要任务(一)科学规划布局。县区政府要深入调研摸底,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城乡规划、常住人口数量、死亡人口数量、人口结构、安葬需求、散葬坟墓存量等因素,按照总人口数的7%。死亡率计算,使用周期至少20年,科学编制规划。以行政村为单位建设,常住人口较少或者交通不便的地区,可以几个毗邻村联合建设。村级公益性公墓选址要符合“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依法采取划拨方式予以保障,也可采取改造农村散坟集中安葬点、*废弃井场,或利用村集体建
4、设用地、林地、荒地、废弃地等多种形式。禁止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并避开铁路、公路、河堤两侧和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等区域可视范围IOOO米。(二)规范审批程序。由县区民政部门根据村级公益性公墓建设规划提出建设方案,相关部门进行联审,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报市民政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林湿局备案。现有公益性公墓存在手续不全、规划不合理等问题的,要提请当地政府研究解决,确保全部合法合规。(三)明确建设标准。新建村级公益性公墓,应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按照节地生态安葬模式,由镇(街道)统一组织建设。1 .墓区建设不得采用硬覆盖,占地不超过5亩。2 .合葬墓位面积
5、不超过0.8平方米,单个墓位面积不超过0.5平方米,墓位间以绿化带相隔。3 .提倡地面不留墓基、地下不建硬质墓穴、不得使用白色碑体,墓碑应体现小型化、多样化、艺术化。4 .推广使用卧碑,碑长不超过60厘米,碑宽不超过50厘米,倾斜角度不超过15度。5 .新建村级公益性公墓节地生态安葬率应达到100%。通过改造散坟集中安葬点建成的村级公益性公墓节地生态安葬比例应达到60%以上。6 .鼓励和倡导海葬、树葬、草坪葬、花坛葬、骨灰长期寄存、不留坟头不留碑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四)确定指标任务。2023-2025年我市共需新建设*个村级公益性公墓,满足*万个墓位需求,用于迁坟和今后20年安葬新增死亡人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益性 公墓 建设 工作 实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