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风险是主旋律.docx
《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风险是主旋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风险是主旋律.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风险是主旋律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风险是主旋律1 .央行推动金融科技在“守正、安全、普惠、开放”道路上行稳致远近年来,金融科技快速兴起,为金融发展持续提供了创新的活力。党的十九大明确要求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金融科技必将迎来大有可为的发展机遇。人民银行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了金融科技发展规划与监管体系建设,引导科技在金融领域合理运用,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2023年底,人民银行会同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在北京、上海、广东等10个省市启动了金融科技应用试点,重点围绕以下四个方面为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提升分析
2、计划能力提供实践经验和相关经营借鉴。一是加强金融科技应用,助力疏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针对银企信息不对称、风险识别不精准、融资成本高等“痛点”,探索利用神经网络、移动互联网等技术,优化信贷流程和客户评价模型,降低信贷业务成本,提升信贷服务效率,推动融资审批更加自动化、产品营销更加网络化、风险识别更加智能化。二是做好顶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金融惠民服务水平。针对信息系统多头连接、资金流与信息流割裂等问题,运用人工智能、开发AP1等技术,推动金融与民生领域信息系统总对总互联互通,实现金融在主要公共服务领域全覆盖,助力“最多跑一次”改革,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三是推动数据资源融合运用,增
3、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针对实体经济供需不足、群众办事难等问题,利用安全多方计算、标记化等技术,加强数据整合与深度运用,提升数据洞察能力,引导金融资源配置到金融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推动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四是强化监管科技应用,提高金融风险甄别、防范和化解能力。针对金融风险隐蔽性高、传染性强、传播快等问题,建立了中国特色金融风险科技管理机制,研发基于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技术的监管平台和工具,提升风险探视感知和计划能力,增强金融监管的专业性、统一性和穿透性。范一飞指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坚持寓监管于服务,以监管促发展,总结试点成功经验,加快出台金融科技发展规划,持续健全金融科技监管体系,
4、推动金融科技在“守正、安全、普惠、开放”的道路上行稳致远,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使科技创新成果更好地惠及民生。2 .金融科技应用在移动支付便民工程上取得重大突破作为金融科技的一项应用,人民银行协调商业银行、中国银联等各方,从2023年开始在全国推行移动支付便民工程。2023年,这个便民工程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全国100个主要城市,并且取得重大突破。通过便民工程,银行业统一的APP“云闪付”初步建成,移动支付产品体系更趋多样化,现在已经覆盖公交、地铁、菜市场、超市等十大便民场景,应用规模大幅增大,人民群众的支付服务需求得到较好的满足。2023年,商业银行共办理移动支付业务605.3亿笔,
5、金额达到277.4万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61.2%和36.7%。同时,港澳版的“云闪付”也已经顺利地推出,有效满足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需求。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围绕服务民生改善,持续优化支付服务供给结构、提高支付服务供给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便捷支付的需求。3 .金融科技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虽然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没有直接提及“互联网金融”或“金融科技”,但两会上“金融科技”仍然无处不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多渠道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风险”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23次;总理首提“智能+”,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壮大数字经济;科技界大佬提案聚焦“人工智能”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服务 实体 经济 防范 风险 主旋律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