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书写和谐篇章.docx
《新时代书写和谐篇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书写和谐篇章.docx(2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新时代,书写和谐乐章稷山中学张振勇主题分析从字面意思看,和谐的“和”的左边是个“禾”,右边是个“口”,就是指人人都有饭吃,这就涉及到了人和自然的关系,我国古人普遍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和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规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儒家指出,人与自然天是一个和谐的整体;自然包容万物、永远在发展变化之中,人也应体现这一特点。这就是所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二道家强调人必须顺应自然,以自然为最高法则,做人处事皆以自然为师,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国传统文化还主张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利用O例如,老子将“俭”
2、作为立身处世的“三宝”之一;儒家提出“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即钓鱼不要用网截住水流一网打尽,打猎射鸟时不要射鸟巢,等等。这些都体现了“取物不尽”的朴素生态道德和可持续发展思想。“谐”的左边是个“言”,右边是个“皆”,就是指人人都可以自由讲话。这涉及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国传统文化崇尚和谐、追求和谐,认为只有不同的色、声、味的统一,才能产生和谐;如果只是单一的色、声、味的简单重复,便不能产生和谐。道家强调万物各适其性、各顺其情,互相平等、无分贵贱,倡导“平易”、“恬淡”的人生境界;佛家标举“因缘和合”;墨家提倡“兼爱、非攻”,都从不同方面阐述了人际交往的和谐理念。“和”与“谐,一个是生存的物质
3、需要,一个是生活的精神需要。这就构成了人与社会的关系。我国传统文化认为,对社会稳定与和谐构成最大威胁的是社会不公正,因为它激化社会矛盾,甚至引发社会动乱。因此,我国历代思想家大多主张通过利益调整实现社会的公正平等。儒家强调在财富分配方面做到“均”。孔子认为:“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公正平等、互助友爱、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社会,被儒家称之为“大同社会二点击十九大:和谐理念有着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和意义。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这个和谐目标,我们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
4、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持之以恒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时代最前沿:美丽中国和谐共生进入新时代,我们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一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振奋人心。这一宏伟蓝图中,“美丽”二字具有重大深远的历史意义,明确了建设美丽中国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引人注目。明确将“美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和
5、标志之一,这是针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做出的新的部署安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进入新时代,我们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持之以恒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十九大报告中,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相关
6、内容,篇幅大、分量重、目标明,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和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使命担当。美丽中国建设已经迈出铿锵步伐,打下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广度、速度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效。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万众一心,继往开来。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我们必将按照新时代中国特色
7、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到2035年如期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的部署,进而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热点素材一、“平”语谈和谐1、“一箭易断,十箭难折”,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引用的这句古语,引发与会者的强烈共鸣,成为描述金砖国家合作的“金句二2、“福善之门莫美于和睦,患咎之首莫大于内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中,“和”意味着互尊互助、开放包容,“合”则指向齐力同心、相向而行。厦门会晤期间,不少人把目光定格于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的会标。霓虹绽放、多彩汇聚的简洁图案,既象征伙伴关系,也喻示朴素哲理:朋友多
8、了路好走,团结起来有力量。聚力打造“金砖+”合作模式的“金点子”,正是植根于和衷共济、合作共赢的中华传统理念,也彰显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独特魅力。对话会上,习近平主席连用四个“加强团结协作”倡议大家同舟共济、携手前行,联手营造有利发展环境。我们有理由相信,厦门会晤发出的“金砖声音”,将传之久远、影响弥深,赢得更多回应。3、一花不是春,孤雁难成行。随着人类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一国一域难以独善其身,如果不主动汇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只会踽踽独行,固步自封。“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约瑟夫奈曾作出判断:中国倡导的政治价值观、社会发展模式和对外政策做法,会进一步在世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时代 书写 和谐 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