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评价设计表单(12).docx
《持续性评价设计表单(1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持续性评价设计表单(12).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三阶段作业:持续性评价设计表单单元学习主题鱼我所欲也教材分析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是一篇论述道德标准和政治节操的说理散文。孟子以严肃的态度,庄重的语言,阐述了一个重要的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他以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探讨,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一个正直的人,有道德修养的人,应该为义而生,为义而死,必要时要“舍生取义”,而不能“见利忘义”。孟子性善,自认为“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就应该保持善良的本性,不辨礼仪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足取的。整篇文章语言围绕中心反复论述,逻辑严密,具有雄辩的力量,充分体现了大义凛然的个性,表现了孟子的雄辩、善辩的
2、才华。课文特点1 .逻辑严密,说理透彻。2 .善用修辞,通俗易懂。3 .正反论证,层次清晰。4 .气势恢宏,议论犀利。评价设计学情分析本文是一篇经典的传统课文,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古文,它在文字上有些难度,又是以议论为主,初中生学习起来可能兴趣不大。但教师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有充分的自信,允许他们提问,提倡进行探究性学习。其次,在文言文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诵读,采取不同的形式,如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的熏陶。学习目标1 .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 .理解孟子所阐述的“义”的含义,了解孟
3、子的思想及主张,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3 .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学习经典论说文在论证结构和方法的独到之处。4 .感受孟子文章语言自然流畅,节奏鲜明的特点,多朗读,多背诵。5 .引导学生有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教学重点:1抓住文章的中心论点,理解全篇内容。2 .理清文章层次结构,把握其论证方法。3 .体会本文的论述风格和语言特色。教学难点: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教学方法1问题引导法。4 .资料助读法。学习方法1 .诵读批注法。2 .合作探究法。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
4、发展的主体”。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能力,因此我的教法的主导思想是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每个环节都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学这篇课文应以诵读法为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文意,在读中感悟课文精美的语言,运用讨论法深入探窕文章的论证过程,领悟文章丰富的内涵。老师在教学中只是一个把握学习整体走向的组织者,一个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教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具准备:多媒体,PPT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要点1 .第一课时: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自由质疑;互动探究,理解文意;美读课文,体会语言特色,初步背诵课文。2 .第二课时:理清课文的论证思
5、路,掌握论证方法,理解本文的主旨,深入鉴赏本文的说理艺术;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体会孟子的思想价值,欣赏其人格魅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多媒体显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一一孟子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一一匈牙利裴多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一文天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一一夏明翰这几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价值取向?明确:生为尊严,生为自由,生为名声,生为正义。人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关键时刻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呢?今天,我们学习鱼我所欲也,相信孟子会给我们一些帮助的。(设计意图:导
6、入唤起学生对己学知识的回忆,让学生初步感知“义”,又能引起学生心灵的感悟,悬念的设置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好本课做了铺垫。)二、整体感知,走进课文1听配乐朗读,多媒体出示语音,句读,节奏,重音示范。3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出示朗读标准:(字音准确,语气适中,节奏分明,重音恰当。)4 .请两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和老师点评。可以从字音规范、节奏准确、重音清晰、流畅自然等方面评价。多媒体显示:字音:(1)不为苟得也(w6i)(2)今为宫室之美为之(weiw6i)(3)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Wc1)停顿及重音:(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
7、为宫室之美/为之(4)是/亦不可以己乎5 .学生齐读课文。(设计意图:古人云:“三分诗七分读”。文言文教学应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要达到这一目的,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设计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感知课文,掌握字音、字义,初步把握文章的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三、资料助读,了解作品介绍孟子的生平、政治主张、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小组竞赛的方式说说学习孟子二章后你所了解的孟子)1 .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弟子,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也是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孟子政治上主张“法先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持续性 评价 设计 表单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