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在70年内三次掀起欧洲或世界大战.docx
《德国在70年内三次掀起欧洲或世界大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国在70年内三次掀起欧洲或世界大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德国在70年内三次掀起欧洲或世界大战穷兵跋武的三大帝国时代的德国:70年内第三次加入欧洲大战目录1 .引言22 .德国统一战争22.1.荷尔斯坦22.2.普奥战争32.3.邦联形成42. 4.普法战争53. 5.帝国成立53.第一次世界大战63. 1.概述63. 2.战争背景63. 2.1,三对矛盾63. 3.三国同盟73. 4.三国协约73. 5.战争起因83. 6.战争经过83. 7.战争结果93. 8.战争影响94. 9.战争评价104.第二次世界大战104. 1.前言104. 2.二战欧洲战场-起因104. 3.二战欧洲战场闪电战114. 4.二战欧洲战场东部战线114. 5.二战欧洲
2、战场北非、西西里岛和意大利114. 6.二战欧洲战场-西部战线124. 7.二战太平洋战场起因124. 8.二战太平洋战场-新几内亚、缅甸和中国124. 9.二战太平洋战场-跃向胜利134. 10.二战-会议与善后135. 11.世界影响131引言到1939年,德国自普法战争(18701871年)和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之后,在70年内第三次加入欧洲大战。历史上,若敌人并未被彻底击败,或不甘屈从于胜利者开出的政治条款,那么冲突将连绵不断,不论是两次伯罗奔尼撒战争、三次布匿战争,或者后来的百年战争和七年战争均是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就是这样拉开的:欧洲世界的许多主要国家再次处于
3、战争状态,德国又一次成为侵略者。这一事实也催生出人们耳熟能详的“二战”概念。不过这一次,双方都默认再也不会有“三战”了一一德国要么最终实现主宰欧洲的百年梦想,要么作为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和军事强权而不复存在。然而盟国对历史有着更深刻的认知:在所有事关生死存亡的战争中,只有具备摧毁敌人本土家园能力的一方才能赢得胜利。2.德国统一战争1. 1.荷尔斯坦三部曲的首个机会来自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问题。1863年11月15日,克里斯蒂安九世成为丹麦国王,兼任石勒苏益格(SChIeSWig)和荷尔斯泰因(Ho1stein)两公国的公爵。3天后的11月18日,丹麦国王签署T-一月宪法,宣布石勒苏益格并入丹麦。德
4、意志邦联视此为违反了1852年伦敦议定书中所强调的对丹麦不得合并此两处独立公国的规定。此外,两公国的人口也有不属于丹麦的特质:荷尔斯泰因的大部分人口为德裔并在日常生活中说德语;而石勒苏益格的人口则更加复杂,有很可观的一部分丹麦裔少数民族。德意志邦联曾作过多次外交努力以促使丹麦废弃十一月宪法,但均告失败,遂于1864年2月1日普奥联军越境进入石勒苏益格,与丹麦交战。起初,丹麦试图倚仗在维京时代修筑起的地面防御工事,但事后证明这些工事亳无作用。丹麦完全抵抗不了普奥联军,同时又指望不上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任何支援(由于此次丹麦属明显违反国际条约)。普鲁士在此战和两年后的普奥战争中全军配备了史上首款旋转
5、后拉式手动枪机的来福枪。这款来福枪使得普鲁士士兵可以在卧倒匍匐时射击和填装子弹,旦一次就能填装五发,与普军相比,丹麦士兵使用的依然是老式火枪,填装子弹时人必须站立起来,竖直枪管后子弹由枪口塞入,且只能填一发打一枪。普丹战争最终以普奥联军的胜利而告终,于1864年10月30日签署的维也纳和约中,将石勒苏益格交由普鲁士管辖,由奥地利管辖荷尔斯泰因。2. 2.普奥战争1866年,在新成立的意大利的策应下,俾斯麦制造外交局势,声称夹在石勒苏益格与普鲁士之间的荷尔斯泰因理应归属普鲁士,激怒奥地利先行向普鲁士宣战。1866年4月,普鲁士派代表前往佛罗伦萨,与意大利达成密约一双方将相互策应,协同攻打奥地利。
6、翌日,普鲁士驻法兰克福代表向议会提交一份计划,呼吁通过直选和普选组建一个全国议会和一部全国宪法。不少德意志自由派人士对此项计划的正当性持怀疑态度,认为此计划纯粹就是为了提升普鲁士的实力。站队:1866年4月21日,新组建起的意大利军队进犯奥地利的蒂罗尔和威内托边境。消息传至维也纳,使得法兰克福那边僵持着的有关全国宪法的争吵暂且搁置。尽管呼吁各方保持克制和冷静,但意普奥三方都在筹备接下来的武装冲突。5月1日,威廉一世授予毛奇全权指挥军队,第二天施行全国总动员。邦联议会中,中等面积的邦国反对出兵参与冲突,如巴伐利亚、符腾堡、巴登、黑森、萨克森魏玛、萨克森-迈宁根、萨克森科堡和拿骚公国。俾斯麦为寻求
7、这些邦支持普鲁士,向它们作出了一系列颇具诱惑力的承诺,但却遭致各邦政府的回绝。这样一来,普鲁士只争取到梅克伦堡什未林大公国和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大公国(两者毗邻勃兰登堡,军事与政治实力非常弱),还有国外的意大利。而与此同时,社会和政治界中开始出现了反对普鲁士强权手段的声音。反对方遍及德意志各邦的城市委员会、支持统一的自由派议员、以及那些看重统一能带来丰厚利益的大小商会,它们反对普奥之间发生战事:双方的任何冲突不会带来利益,只会让各邦王室渔翁得利。民意观点也趋向于反对由普鲁士主导的体制。莱茵河沿岸信奉天主教的民众,尤其是那些生活在科隆等大城市和人口密集的鲁尔河谷地带的居民,仍继续支持奥地利。到1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德国 70 年内 三次 掀起 欧洲 世界大战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