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个案分析察觉孩子的需要建立积极的互动.docx
《幼儿个案分析察觉孩子的需要建立积极的互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个案分析察觉孩子的需要建立积极的互动.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导读:老师应积极地洞察身边的生活信息,选择和判断哪些信息与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有关系,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能产生什么样的积极影响,然后去创设一种情境、一个话题,引发孩子的学习需要,围绕孩子的学习特点和教育目标,激发孩子用各种感官学习和体验,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孩子的发展。在我们的课改过程中,当我们把关注点聚集在孩子身上,细心记录孩子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并对照纲要设定的发展目标予以审视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的教育过程存在着许多不适宜的行为和无效的教育行为,没能引起我们的关注。比如,忽视孩子,对孩子的行为表现没有积极反馈的意识,缺乏积极的关注和评量,即使教师的行为有参与、有交往,也多流于表面,坐在一起的师幼却
2、没有互动,更像是一种平行游戏,有时教师乐在其中,而忘了自己的身份。针对孩子需求的教育才能满足孩子的发展。能否敏感地察觉孩子的需要,与孩子建立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是有效促进孩子发展的关键。一、敏感地捕捉孩子“需要发展”的时机,有效支持孩子的发展教师是师幼互动的发起者和孩子活动的调动者,敏感地察觉孩子的需要,包括情感需要、兴趣的需要、行为发展方面的需要才能给予孩子适宜有效的支持和援助。我们发现在孩子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发展时机”,如果我们能及时地捕捉到这些时机并采取有效措施,孩子就有可能得到有效适宜的发展,否则教学互动就有可能是无效的或者说是价值不大的。案例一:刘书昂没有对植物进行细致观察在
3、一次观察、记录植物生长的活动中,刘书昂选择了他自己种植的盆栽。他很快就把观察的植物画完了,急匆匆地拿到支老师面前。支老师说:“好,我们对比一下,看看你的植物长得怎么样?”对比之后,支老师对孩子说:“你画得很好,也很快,但是我感觉你画的好像不是这盆植物,你看看,你画的植物和盆栽的植物有什么不同呢?”孩子观察了一会,走到老师面前说:“我的盆栽里长出那么多的植物,叶子是尖的,可我画的植物少,叶子很圆,老师我改一改吧。”支老师在反思中写道,“刘书昂小朋友平时画画的能力很强,当我看到他画的与实际的植物差距特别大时,我马上意识到,他没有对植物进行细致的观察,而只是在重复他的已有经验,把想象的东西画出来了。
4、这次的观察活动我不是想要追求孩子画的像与不像,而是想让孩子们体验细致观察,并能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观察到的植物的主要特征。所以,我的质疑引发了刘书昂小朋友对植物作进一步细致观察的行为。在刘书昂后来的画中,我看到了他那盆植物的主要特征。”在这个案例中,支老师及时地发现了刘书昂的画与他的植物差距很大这一现象,并根据平日对他的了解,判断他没有对植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并通过让他做对比的建议,引发了他细致观察的行为。支老师及时地发现了孩子的“需要、这个需要虽然不是孩子提出来的,但是它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老师来敏感地察觉到的需要。老师针对孩子的这一需要给予了适宜的帮助,又引发了刘书昂新的学习要求,使他有机会在
5、这种不断地有新要求的互动中得到适宜地发展。如果支老师没能察觉到孩子的这一需要的话,那么也许刘书昂会受到表扬,却失去了一次做细致观察和表达的机会。案例二:争抢在一次教研活动中,在孩子们进行制作之前,老师把30份材料分成四组摆放,当老师说可以选择了的时候,小朋友们立刻行动,开始争抢。有一组的两个孩子在争抢中把纸撕破之后,又争抢着各自拿到了一张纸坐下。孩子的行为并没有引起老师的关注,老师组织孩子继续下一个环节。在活动后的研讨中,组织教学的老师也没有对孩子的这一行为予以关注。围绕“争抢”的案例,老师们很容易联想到许多,喝水时抢杯子,拿玩具时争抢,拿食物时又挑又抢,老师不断地说“不要抢、不要挤”,可孩子
6、们还是照样拥挤;玩具扔满地,老师一遍遍地说“捡起来,捡起来”,孩子们就像没听见一样其实孩子出现这些行为是正常的。孩子来自家庭,他们最初拿取物品时没有冲突,只有在进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环境后,才开始出现冲突的问题,才有了合作的需要。老师不应该认为这些是孩子的坏习惯,应该视为孩子不懂,是需要孩子进入集体生活后开始学习的内容,孩子的行为的表现其实正是孩子需要发展的时机。纲要提示我们,“要在与幼儿共同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老师们说,过去我们对孩子的这些行为没有正确的认识,对这方面的教育只是通过一个儿歌或一个故事来进行,平时只是在出现问题
7、的时候,提示一下,说教式地告诉他要注意,没有把它当作应在体验中学习、理解的内容,没有给孩子提供在生活和学习中去体验的环境和机会,从而失去了孩子需要发展的时机。在今天的教育中,由于对尊重、民主理解的不够深入,我们经常会把放任、低关注当成是尊重,使孩子错过了许多本应得到更好教育的机会。通过纲要的学习,我们在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规则行为方面有了明确的方向。我们会经常选择用“重来”的方式让孩子练习遵守规则,用“重来”的策略与幼儿积极互动,让孩子在“重来”的过程中,体验规则的存在,体验规则与自己的关系。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和体验规则的存在,我们不回避矛盾和冲突,但也不给孩子有意地制造矛盾。在幼儿园中,孩子之间最
8、多的矛盾与冲突就是材料空间的问题和需要轮流进行的生活和学习内容。过去我们为了减少孩子们的冲突,我们经常采用的方式是把物品一个一个发到孩子的手中,有时还会一个一个地叫孩子的名字,让孩子到前面拿;现在我们的方式是,在需要孩子拿取材料的时候,请孩子一组一组来,让孩子练习从各自不同的出发点出发,自然地分出先后顺序,自然地在礼让的基础上找到合适的时机拿取材料我们认为,有效的与幼儿进行互动的策略首先是敏感地捕捉孩子“需要发展”的时机,与幼儿建立积极有效的互动,也就是说,老师必须能客观地看到孩子的表现行为,并对孩子的行为作出积极客观的判断,判断孩子的行为是否适宜,孩子的行为中暗示什么样的需要,需要我们什么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 个案 分析 察觉 孩子 需要 建立 积极 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