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式幕墙系统加工组装质量控制及检验标准.docx
《单元式幕墙系统加工组装质量控制及检验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式幕墙系统加工组装质量控制及检验标准.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单元式幕墙系统加工组装质量控制及检验标准单元板块从材料采购至板块加工完成的整个过程中应注意以下组装检验标准1、产品收料2、产品备料3、单元体组框1 .按图纸要求的顺序和位置摆放好此单元体的型材。分别用硬胶块割去企料两端约15mm宽的胶纸(横料需要比型材两段长15mm)。2 .然后用两块布的清洁方法将材料彻底清洁干净,施打硅胶位需特别处理,以利组框后清洁渗胶。3.根据图纸要求完成配件的小拼装。6.枪嘴离型材截面4-6mm距离。7.沿截面及螺丝孔依次均匀地施打饱满的防水密封胶。8.打胶完成以后要对打胶状态进行目视确认4、单元框架清洁3、用两块布清洁所需施打结构胶的部位,施打底漆。4、用干净的不退色
2、的棉布或毛刷沾适量的底漆施打在需打结构胶的位置。注意:底漆要打均匀,不应过多,要适量,具体按结构胶供应商提供的标准为准。5、在清洁彻底完成后,用双面帖(或胶条)沿竖料、横料的内边缘位(或槽位或按图纸设计要求),以左手食指为管位,大拇指轻压下双面胶贴,边走边放,确保贴好的双面胶贴平、快、不起皱。使用胶条时要采用小胶锤轻打胶条,以确保胶条与槽位密合。6、注意:除开角位拼接外,其他位置严禁拼接。7、在没有安装双面帖或胶条的槽位处施打防水胶断水,特别是在每个单元体的顶端和中横梁位置,底部则无需打胶断水。5、玻璃面板组装注意事项8、用干净的不退色的棉布再次清洁需施打结构胶的位置。周边尺寸无误、双面帖或胶
3、条无外翻或倾斜后。角位,以起到稳固、密封的作用。6、单元体结构胶施打2、让硅胶充分均匀混合,并适当放出部分正混合的硅胶。用一张蝴蝶实验专用试纸盛适量硅胶在纸中间,双面对折并合掌对压,平整后展开,做“蝴蝶测试”,肉眼观察无气泡、颗粒及白痕(斑马痕),且颜色乌黑发亮后,即可施打硅胶。4、在施打硅胶时,胶嘴要轻轻放入玻璃与铝材的缝隙内,让胶嘴紧紧靠紧铝材(尽可能不要碰着玻璃,因为玻璃边缘易碎,稍不留神,就会出现爆边)。轻轻扳动胶枪阀门,让硅胶慢慢挤入缝隙内,并随即突出玻璃表面。为保证硅胶施打饱满、到位,可透过玻璃观察玻璃内硅胶的填充状态,一定要填满注胶缝后才可移动。另外,还可以观察突出表面的硅胶,均
4、匀且呈齿轮状的硅胶为施打饱满合格(晚上施打时应采用手电筒照明检查)。5、硅胶施打完毕后,要立刻刮胶,因为结构硅酮胶在常温下的表面凝固时间为半小时,故放下胶枪后就开始刮胶。刮胶时,要分两种刮法,一种为底胶,一种为面胶。6、刮底胶时,双手戴上手套,左手握一把宽大的刮胶刀,右手握一把不锈钢面包刀,先用右手以握笔的方式成45度,倾斜在胶面上朝一个方向滑动,边滑动边微微用力下压,这样做的目的即可以压出硅胶内残存的气泡,又可以压实硅胶到每个边边角角。7、组装装饰条为方便作业,在操作时,可把面包刀上刮出的余胶刮在刮刀上,待刮灰刀上的余胶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再清除到垃圾桶内。为了确保面包刀的光滑利落,还可将刮去余
5、胶的面包刀在左手背的手套上来回擦拭,以彻底清除余胶,保证面包刀的刀刃薄利。7、压好底胶后,以同样方式在硅胶面上再滑动一次,这一工序称为刮面胶,刮时务必谨慎,认真,要求弧度光滑、无齿痕、无气泡、无颗粒,看上去有油腻感。8、刮完胶后,按照各工程的要求,选择不同规格的胶垫,以单元宽度1/4的距离放在单元板每片玻璃的下部,确保单元板在吊装后起到较好的防震作用。1、所有玻璃装完,硅胶打完之后,需要再单元上装一些装饰条,根据图纸找到所需编号的装饰条,按照其结构方式,照图纸位置扣于单元板横料两边连接玻璃的表面上,扣时一定要看到钩与钩紧密结合才证明饰条已确实扣到后方可结束。2、从物料架上取出一支与饰条同尺寸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单元 幕墙 系统 加工 组装 质量 控制 检验 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