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组新学期工作计划.docx
《劳动组新学期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组新学期工作计划.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劳动组新学期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让每一个师生在自我超越中成为最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重新思考回归教育本真的育人目标,站在学生立场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探索学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和基于标准的评价体系,不断提升学校实践转化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组内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注重集体学习与研究,注重合作与交流,掌握和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不断提高专业化素养。二、实施原则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将劳动实践能力和劳动学科素养作为学科教学的出发点,提高教师的各项能力。1 .坚持思想引领。劳动教育既要
2、让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更要通过劳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2 .坚持有机融入。要有效发挥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正确观念。3 .坚持实际体验。要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 .坚持适当适度。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性别差异、身体状况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做好劳动保护,确保学生人身安全。三、现状分析1组内成员:劳动学科组有3名专职教师,负责五个
3、学年的劳动学科教学工作。其中刘凤彩老师负责一学年劳动学科教学和课后看护劳动特色课程教学,兼任学校的带班代课工作;兰秀云老师负责二、三学年劳动学科教学和二年级课后看护劳动特色课程教学;杨杰老师负责四、五学年劳动学科教学和四学年课后看护劳动特色课程教学;两位老师都是跨学年教学。组内教师年龄最大48岁,最小42岁,整体年龄段偏大,有自己的教学风格,课堂掌控能力比较强。劳动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虽然纳入国家课程,没有国家教材和教参,无章可循,实施起来较困难。组内教师年龄相对较大,创新能力不强,信息技术在学科的运用中相对薄弱。5 .学生情况: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们基本树立了劳动意识,知道劳动是最光荣的。
4、实践活动中同学们也乐于参与、积极表现,但是他们的耐力、毅力和生活中的动手能力稍差,依赖性较强,不能形成长期的劳动习惯。四、创新举措(一)领导与治理1支持学校“一核多元,民主共治”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建设。明确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发展规划,制定能够助力教师成长和团队发展的学科组管理机制。6 .学科团队建设及管理机制组长负责制,组内成员协作,共研互助。(二)教师发展我校品牌战略从“特色品牌”转向“综合品牌”,为了促进教师的提升发展,适应我校“四二一”教师专业发展体系,组内教师共研共进。1加强课程的理论学习,提高教学实效。组内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认真学习义务教育劳动课
5、程标准(2023版),推进“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进行“有效教研”、“有效备课”、“有效上课”。2,规范集体备课,提高备课质量。加强集体备课,交流教学方法教学心得,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共同研究教材教法,针对存在问题共同商讨对策,群策群力,通力合作,共同进步。积极探索“五步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转变评价方式,推进教学评一体化评价体系。7 .提高教育科研意识,积极参与学校项目研究。通过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教育科研意识,人人参与学校的项目研究。8 .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开展教师“三笔字”达标活动,坚持开展跨学科教学、学科渗透等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学习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
6、的运用,补齐短板。9 .落实教师师德、师能提升计划,积极参加前进“四有”好老师评选。10 积极撰写论文、教学案例、教学设计、课后反思积极参加市、区、校的各级各类评比。(三)学生发展劳动教育要进一步关注学生劳动学习与实践中的手脑并用,提现综合育人。科学设计大主题、长期化,避免碎片化、流于形式化、缺少实效化。1在思想上有劳动意识,劳动是最光荣的。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初步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品质。11 学习生活技能,提高自理能力。学生根据年龄特点,学习力所能及的生活技能,学会2项,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提高劳动教育实效性。12 协助家务劳动,减轻家长负担。学生结合居家生活时
7、间,协助家长开展家务劳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学习做好清洁卫生,整理归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孝老、敬亲、爱老等活动。13 积极参与兴趣劳作,体会劳动乐趣,学生参加各种兴趣劳动,创作各种手工作品,促进手眼协调、手脑协调能力,体会劳动乐趣,提高劳动技能。14 劳动实践活动中能以“质疑思辨试错创新”的学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广泛交流,加强研究,相互补充,形成一种活泼、主动、向上的学习新风尚。(四)课程与教学1 .打造劳动课程。我校在“教育即生长”办学思想和“让每个师生在自我超越中成为最好的自己”办学理念的引领下,以学生劳动实践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创设了“劳动+”五育融合劳动实践课程。日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劳动 新学期 工作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