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参考资料.docx
《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参考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参考资料.docx(2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内容提要: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关于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以及党的媒体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一直都有相关的论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党的领导人也一向强调党的媒体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统一的。党报的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统一的,这是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的重要概念之一。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重新并提“党性”和“人民性的概念,强调二者的统一并对各自的内涵做了定义。2016年2月19S,他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再次提出“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要求。习近平破除了我国新闻宣传领域最近30多年来人为制造的一个禁区,无论在党的理论建设上还是现实的宣传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关键词:党;
2、党性;人民;人民性;党性和人民性;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习近平;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长达1.5万字的讲话(以下简称“8T9讲话”)。他的讲话分为七个问题,第三个问题的标题是“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致的、统一的“。2016年2月19B,习近平在他亲自主持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再次提出“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要求。显然,研究这个问题具有很现实的政治意义,它本身也是一个重要的党的建设的理论问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关于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以及党的媒体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一直都有相关的论述。历史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也一向强调党的媒体与人民群众的
3、关系是统一的。党报的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统一的,这是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的重要概念之一。1982年初,当时主持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局委员胡乔木提出不要使用“人民性这个含混不清的概念从这年起,“党报人民性”的概念持续数年遭到批判。1983年,全国新闻工作会议通过关于加强新闻工作的若干问题的决议,正式禁止在新闻宣传领域使用“人民性”的概念。此后,“党性”和“人民性”作为一对概念,在我国新闻宣传工作中禁绝使用,在新闻传播学研究中基本消失,不多的文章里提到“人民性也被打上引号,作为被否定的概念呈现。其间有两次例外,一次是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1989年11月关于新闻工作的讲话里,说了一句“新闻的党性同新闻
4、的人民性,两者是一致的“,但没有展开。另一次是2(X)2年胡锦涛担任党的总书记后关于新闻工作的第一次讲话,提到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并展开论述。但这个讲话仅在内部有限传达。直至习近平“8T9讲话”论证党性和人民是一致的、统一的之前,仍有少数文章在批判“人民性”。习近平重新并提党性和人民性的概念,强调二者的统一并对各自的内涵做了定义,在我国宣传领域实际上打破了30多年来人为制造的理论禁区,意义重大。一、从马克思到列宁:党性和人民性思想溯源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共产党的一些政治概念来自俄国的列宁而不是德国的马克思。典型的概念如“党性”,它直接译自斯拉夫语族的俄文“napH访HOCT即党的意识、党的观念
5、。这是一个性质形容词词干+。CTb的名词结构,是一种表示性质的抽象概念。俄文名词ap翻译为“党”;形容词apTHHHbIH翻译为“党的”;名词化的形容词nap嘀HOCTb被翻译为“党性”,它是名词,但又不同于具有实质指称的名词“党”。可能当时的中文翻译者认为加上“性”字可以抽象地表达出形容词名词化所代表的那种抽象的观念和意识。在这种翻译思路下,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形成了一类词源来自俄国的中国式的组词法“xx性”。“人民性”概念的形成同理,俄文名词HaPQa翻译为“人民”,形容词HapoaHbIW翻译为“人民的”,名词化的形容词HaPo从HOCTb翻译为“人民性”。俄文政治词汇中的这类名词化的形
6、容词“XX性”,在日耳曼语族的德文、英文以及罗曼语族的法语中也有,但大多用于表示普通事物的特征或特性,没有意识形态的背景。例如德文带有tum、keit后缀的名词就是这种结构。如果强调某个概念具有某种性质,是用一个词组而不是一个单词表达,例如马克思所使用的“人民性原词是dervo1kstiim1icheCharakter(马克思对“人民的VO1kStUm1iehe这个定语加了着重号),这种表述比抽象的俄文“XX性”(例如人民性HapOAHOCTb)要郑重、具象一些。若一定要给出一个对应的“党性单词,德文是derPartei1ichkeit,英文则是PartiaIity,其内涵均有些贬义。例如英文
7、Partia1ity,1828年的韦氏词典解释如下:PARTIA1ITY,n.Inc1inationtofavoronepartyoronesideofaquestionmorethantheother;anunduebiasofmindtowardsonepartyorside,whichisapttowarpthejudgment.Partia1ityspringsfromthewi11andaffections,ratherthanfroma1oveoftruthandjustice.aco11oquia1use党性,名词。赞同或支持某一党派或问题的某一方面(相对于另一方面)的倾向;一种
8、容易干扰对某一党派或问题判断的不适当的偏见;党性源于意志和感情,而非对于真相和正义的爱。一种口语化的使用民主德国与苏联政治结盟40多年,那里一度有过一些“xx性”的德文新词用以表达俄文的“XX性”,例如群众性Massenverbundenheit”,但现在这类词汇已经在德国人民的生活中消失了。1马克思、恩格斯谈党报的性质由于德文、英文等日耳曼语族文字的构词法与斯拉夫语族俄文的差异,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没有使用过列宁和中国意义的“党性”概念,但他们在论证党的出版物时,各使用过一次“党的精神”(SinneunsererPartei)的概念,要求党的新闻工作者遵循党的精神。最近有文章说,恩格斯18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党性 人民性 统一 坚持 高度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