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淮河生态廊道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docx
《信阳市淮河生态廊道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阳市淮河生态廊道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docx(2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信阳市淮河生态廊道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深入信阳革命老区重要讲话精神,根据国务院批复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省政府印发的河南省贯彻落实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实施方案以及市六次党代会精神,高标准建设淮河生态廊道,展现千里淮河百里画廊,为实现“美好生活看信阳”愿景提供生态支撑,特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系统修复、综合治理,采取退耕还林、补植补造、退化林修复、低效林改培、森林抚育、自然修复等综合措施,扩大淮河干支流两侧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
2、稳定性。发展林下经济,增加生态资源和林地产出。(二)因地制宜、景观优美。根据淮河干支流两侧滩头、平原、山地、丘陵等不同立地类型,选择适生的树种,做到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花则花。按照多树种、多层次、多功能的要求,乡土植物和乔木树种合理配置,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科学搭配,把淮河干流生态廊道建设成“一年四季景不同”的森林景观带。(三)统筹谋划、多规衔接。结合信阳市“十四五”国土空间修复和森林信阳建设规划森林信阳生态建设规划(2018-2027年)河南省信阳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8-2027年)信阳市四水同治规划等有关规划,以及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大别山革命老区引淮供水灌溉工程等
3、工程项目,科学谋划,统筹安排,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构筑绿色生态安全屏障。(四)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发挥政府规划管控、政策扶持、监管服务等作用,加强政策性引导,创新激励机制和投融资模式,调动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积极性,吸纳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廊道建设,实现生态空间共建共享。二、建设目标(-)总体目标。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要求,统筹林、草、湿,着力构建“一廊、七园(区)、多点”生态空间布局。“一廊”:淮河生态廊道,包括淮河干流及其支流两侧区域;“七园(区)“:淮河干流沿线七个县(区)在干流附近各新建或提升一处以上湿地公园或者湿地自然保护区;“多点”:把淮河干流两侧2000米范围内的村庄建设成森
4、林乡村,在淮河干支流沿线重要节点打造多处休闲观光的景点、新建一批市级湿地公园。(二)具体目标。规划总任务17.69万亩,其中新造林4.21万亩,补植补造1.11万亩,更新改造3.03万亩,退化林修复0.47万亩,封山育林0.30万亩,森林抚育8.01万亩,农田林网完善提升0.56万亩。新建森林乡村161个;新建省级湿地公园3处,市级湿地公园11处,新增湿地保护面积9.28万亩。按年度分:2023年规划任务4.15万亩,其中新造林0.59万亩,补植补造032万亩,更新改造0.73万亩,森林抚育2.36万亩,农田林网完善提升0.15万亩。新建森林乡村42个,新建省级湿地公园1处,新建市级湿地公园2
5、处。2023年规戈IJ任务4.60万亩,其中新造林11O万亩,补植补造0.26万亩,更新改造0.83万亩,退化林修复0.14万亩,封山育林015万亩,森林抚育1.99万亩,农田林网完善提升。13万亩。新建森林乡村4。个,新建省级湿地公园1处,市级湿地公园3处。2024年规划任务4.54万亩,其中新造林1.20万亩,补植补造0.26万亩,更新改造0.88万亩,退化林修复0.19万亩,封山育林。万亩,森林抚育176万亩,农田林网完善提升。15万亩。新建森林乡村40个,新建市级湿地公园3处。2025年规划任务4.40万亩,其中新造林1.32万亩,补植补造0.27万亩,更新改造0.59万亩,退化林修复
6、0.14万亩,封山育林。5万亩,森林抚育1.90万亩,农田林网完善提升。13万亩。新建森林乡村39个,新建省级湿地公园1处,市级湿地公园3处。三、重点任务(-)干流生态廊道贯通工程对淮河干流两侧河道管理范围线外100300米以内目前仍没有绿化且适宜造林绿化的空间(包括空档地段、绿化宽度不足10030。米地段),按照宜宽则宽、宜窄则窄的原则,全部进行造林绿化,贯通左右岸“绿廊”。项目范围内涉及耕地、园地、其他农用地等按照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制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执行。落实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项目完成后,
7、通过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统一调整土地用途。规划任务2.78万亩,均为新造林(各县区具体建设任务见附表1)。(二)干流生态廊道提质增效工程对淮河干流两侧河道管理范围线外已绿化但质量不高的地块,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提升生态廊道质量。一是对近三年绿化但造林成活率不高的地块进行补植补造。二是对沿河两侧低质低效林,通过改种或补栽油茶、薄壳山核桃、油栗、杜仲以及其它林果等高效经济林树种或生态林树种进行提质改造。三是对退化林采用更替改造、择伐补造、抚育改造、渐进改造等方式进行修复,调整林分结构,优化树种组成,营造混交林,提升森林质量,提高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四是对杨树成过熟林进行更新改造,改种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阳市 淮河 生态 廊道 建设 实施方案 2023 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