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儿科学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讲义及练习.docx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讲义及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结合儿科学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讲义及练习.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西医结合儿科学-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讲义及练习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中医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西医治疗原则及补铁方法中医辨证论治预防与调护中医病因病机病因主要为喂养不当,偏食少食或未按时添加辅食,大病、久病,诸虫损伤等原因。病机血液的化生与心、肝、脾、肾的功能密切相关,而小儿营养性贫血尤与脾胃的功能最为密切。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无论何种原因损伤脾胃,致使脾胃运化功能失常,精微无从运化,气血津液不能化生,即可导致气血虚弱而形成贫血。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皮肤黏膜逐渐苍白,口唇和甲床颜色浅淡,易疲乏,不爱活动,食欲减退,年长儿可自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症状。食欲减退,少数有异食
2、癖,或有呕吐、腹泻。烦躁不安或精神萎靡不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严重者智力低于同龄儿。明显贫血,心率增快,心脏扩大。肝、脾和淋巴结轻度肿大。易发生感染。实验室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诊断要点病史有明确的缺铁病史:如喂养不当,铁摄入量不足,吸收障碍,需要增多或慢性失血等。临床表现发病缓慢,皮肤黏膜逐渐苍白或苍黄,以口唇、口腔黏膜及甲床最为明显,神疲乏力,食欲减退,或异食癖。年长儿有头晕等症状。部分患儿可有肝脾肿大。实验室及特殊检查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0.31,红细胞平均体积(MCV)80f1,平均血红蛋白(MCH)V26pg3月6岁血红蛋白V11og/1,6岁以上血
3、红蛋白V120g/1o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运铁蛋白饱和度、红细胞原口卜咻、血清铁蛋白等异常。西医治疗原则及补铁方法西医治疗原则去除病因和补充铁剂。补铁方法口服铁剂常用制剂有2.5%硫酸亚铁合剂、富马酸亚铁和葡萄糖酸亚铁等。最好于两餐之间服药,既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又利于吸收;同时口服维生素C能促进铁的吸收。牛奶、茶、咖啡及抗酸药等与铁剂同服均可影响铁的吸收。铁剂治疗有效者于23天后网织红细胞即见升高,57天达高峰,23周后下降至正常;治疗约2囿后,血红蛋白相应增加,临床症状亦随之好转。血红蛋白达正常水平后应继续服用铁剂68周左右面亭药,以补足铁的贮存量。如3周内血红蛋白上升不足20g/1,应注
4、意寻找原因。中医辨证论治脾胃虚弱证候:面色菱黄无华,唇淡不泽,指甲苍白,长期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形体消瘦,大便不调,舌淡苔白,脉细无力,指纹淡红。治法:健运脾胃,益气养血。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或异功散加味。心脾两虚证候:面色萎黄或苍白,唇甲淡白,发黄枯燥,容易脱落,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夜寐欠安,语声低弱,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不振,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指纹淡红。治法:补脾养心,益气生血。方药:归脾汤加减。肝肾阴虚证候:头晕目涩,面色苍白,肌肤不泽,毛发枯黄,爪甲易脆,四肢震颤抽动,两颗潮红,潮热盗汗,发育迟缓,舌红,苔少或光剥,脉弦数或细数。治法:滋养肝肾,益精生血。方药:左归丸加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西医结合 儿科学 营养 缺铁性贫血 讲义 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