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抗病育种研究进展.docx
《鱼类抗病育种研究进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鱼类抗病育种研究进展.docx(2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摘要:随着水产养殖模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鱼类病害问题日益突出,培育优良的抗病品种可以有效解决和减少病害问题。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鱼类抗病育种工作,包括家系与群体选育、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全基因组选育及物切基因多态性与抗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家系与群体选育作为选择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经广泛应用于多种鱼类的抗病育种工作中,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和全基因组选育等手段的提出推动了水产领域抗病育种研究的进步,而与抗病表型相关联的鱼类助/基因的高度多态性,使其在作为抗病育种分子标记候选基因方面备受关注。同时指出了抗病育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未来鱼类抗病育种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鱼类的绿色健康养殖提供
2、参考。关键词:家系及群体选育;标记辅助选育;全基因组选择;基因近年来,鱼类养殖业发展稳定,2019年中国水产品养殖产量达到5079.07万t,鱼类占到2708.61万t,其中,海水鱼类养殖产量160.58万t,淡水鱼类养殖产量2548.03万t,养殖面积达711万hm。根据2018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布的报告,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对优质蛋白质的选择趋势也增加,鱼产品作为蛋白质和必需微量营养素的重要来源之一,其发展的健康和稳定十分重要,并且鱼类产品消费的益处远大于危害。然而,鱼类养殖生产活动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且鱼类生存对水质、水温等生存环境存在着严格的要求,近年来,为了满足水产品日益增长
3、的需求,多数地区的水产养殖模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因此,极易导致养殖动物疾病的暴发,且不同的鱼类物种所面临的病害问题也不同,主要是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如由鳗弧菌Vibrioangui1Iarum引起的牙鳏Para1ichthyso1ivaceus弧菌病,这对分布在中国、日本和韩国海域的海水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半滑舌煽Cynog1ossussemi1aes是分布在中国沿海地区具有极高经济价值的名贵鱼类,其生长快、肉质鲜美,但近年来随着其养殖规模的扩大,细菌病害威胁越来越严重,其中,哈维氏弧菌Vibrioharveyi是侵入半滑舌鳗的主要细菌性病原之一,能够引起烂鳍等疾病。此外,哈维氏弧菌也
4、可诱发大黄鱼dMSysCroCed弧菌病,更为严重的是若误食感染哈维氏弧菌的食物或水,会引发人腹泻或败血症、中耳炎等疾病。罗非鱼Oreochromisspp.是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推荐的21世纪重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是全球未来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但罗非鱼集约化养殖模式的大规模推广及养殖环境的恶化,使得病害暴发越来越严重,特别是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agaac2ae感染的传播速度和引起的死亡率逐渐增加。2009年以来,在以色列、厄瓜多尔、埃及、泰国和印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罗非鱼中暴发了一种由罗非鱼湖病毒(TiIaPia1akevirus,Ti1V)引起的病毒性疾病,被世界动
5、物卫生组织列为一种新生病毒,对罗非鱼养殖业造成了严重威胁。除此之外,鲫疱疹病毒(CaraSSiUSauratusherpesvirus,CaHV)和草鱼Ctenopharyngodon/加US呼肠孤病毒(GraSScarpreovirus,GCRV)等其他多种鱼类病害也频频暴发。因此,为保障鱼类养殖业的绿色健康发展,培育抗病力强的优良品种就显得十分重要。1鱼类抗病育种的起源从病理学研究上来看,人们已经掌握了多种治疗或预防鱼类疾病的方法,如使用抗生素、化疗药物及接种疫苗等。但过度使用抗生素不仅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抗生素进入到人体中也会对人造成伤害;化疗药物的使用易造成环境污染及副作用发生;而疫苗
6、接种及益生菌和免疫刺激剂的使用等相关方法在养殖实践中难以大规模实施。因此,国内外专家开始研究鱼类固有的抗病遗传因素,并进行选择育种从而建立抗病品系。与其他物种相比,鱼类的选择育种研究起源较晚。国外第一次有文献记载的鱼类选择育种是1920年在美洲红点能Sa1ve1inus中进行的抗病新品系培育。国内科学系统的鱼类选择育种起源较晚,20世纪70年代出现相关研究o抗病育种相关研究起源于吴维新等将鲤和草鱼杂交一代与草鱼回交获得三倍体草鱼型杂种,并经多年从杂交一代异缘四倍体中选育出可育的二倍体83-2系抗病草鱼。近年来,随着鱼类遗传学的不断创新发展,以及对鱼类基因组的探索,研究人员建立了一系列的育种技术
7、,包括家系与群体选育、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和全基因组选育等。2国内鱼类家系及群体选育研究家系选育是应用较为广泛的育种方式,也为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其原理是通过逐代提高目的基因的纯合度,建立优良性状家系,获得具有优良性状且稳定的新品种,实际上就是对基因型的选择。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采用此方法在多种鱼类的抗病育种工作中取得了重要进展,如牙鳏、虹鱼尊Oncorhynchusmykiss和草鱼等。通过加性遗传方差分析证明,对虹鳞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病抗病力进行选育的方法是可行的。通过自然选择和人工感染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11atarda,对63个牙鳏家系的生长和抗病性能进行初步测定,从中鉴定得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鱼类 抗病 育种 研究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