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湖山摩崖石刻与纪功刻石叙事转向.docx
《通湖山摩崖石刻与纪功刻石叙事转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湖山摩崖石刻与纪功刻石叙事转向.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通湖山摩崖石刻与纪功刻石叙事转向东汉边塞纪功刻石通湖山摩崖石刻位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腾格里额里斯苏木通湖山顶,地属汉代西北边境的凉州武威郡辖地。虽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被发现,也有一些学者做过介绍,但因严重损毁导致文字漫滤,迄今未引起学界充分的重视,其内容与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通湖山摩崖石刻的叙事体例在为数不多的东汉边塞纪功刻石中,通湖山摩崖石刻篇幅较长,堪比封燕然山铭,残存字数超过百余字。从文体看,前半部分是散文体的纪事序辞,后半部分为五句六字对仗的韵文体颂辞。从形式到文体近于封燕然山铭,同属于摩崖石刻,利用天然岩石壁面稍经凿磨而成。其刊刻年代介于任尚碑与裴岑碑之间,蕴含的历史信息则远较二
2、者更为丰富。此刻石铭文涉及历史事件和人物众多,涉及内容的时间跨度从西汉武帝到东汉安帝二百余年,叙事形式独具一格,不同于后二者集中记述一事一功。通湖山摩崖石刻虽然损毁严重,但借助残存的有限关键文字、附近伴出的烽燧遗址和立石地址信息,联系历史文献记载,可对其叙事体例和刊刻意图做出合理推测。从可辨识的内容看,石刻从河西四郡的建立说起,追溯西汉武帝以来到东汉安帝永初年间历年来针对匈奴的战争与防御,涉及人物和时间包括西汉武帝、王莽、东汉光武帝和安帝,既有关于两汉不同时期对匈奴战争胜利的记录,也有关于凉州历史沿革、行政设置、修缮烽燧障塞等内容的描述。其中既包括匈奴帝国时期也包括匈奴分裂以后的北匈奴、南匈奴
3、,涉及的地域既包括凉州河西四郡,也谈及西河地区朔方郡。文中多次出现河西四郡武威、张掖等名称与匈奴、北虏、虏等相关文字,附近100米处还发现汉代烽燧遗址。学界以往一般认为此碑当为纪念汉军对北匈奴的军事胜利,或为纪念军事设施的修筑。笔者曾撰文探讨通湖山摩崖石刻刊刻的时代背景,指出刻石所见最后的年号一一东汉安帝永初之元年(107年)到四年(IK)年)间,正是东汉第三次绝西域,撤西域都护及驻军,西域与内地处于隔绝状态的时期。此纪功碑并非为一时一事而刊刻,表彰的也非一人之功。这是认识此碑的一个前提。碑文序辞所记最后一事即永初四年战事的内容所占比重并不比前事更多,即使假定残损部分均为关于此战的内容,记述仍
4、然十分简略,与此前的追溯性描写相比,基本上是均衡的。永初四年的记事之后,石刻的序辞部分也就此结束,接下来的内容属于官职和工匠人名等,相当于落款部分,最后是韵文体的歌功颂德、祈福祝愿的铭辞部分。在安帝永初元年到永初四年间,东汉朝廷持续数年激烈争议凉州的废留问题之时,刊刻这样一通集中书写凉州驻军历年功勋事迹的石刻,显示出凉州危机与纪功刻石这两起事件的深刻联系。直接原因或许是永初四年的军事胜利,但这只是一个引子和表象,它为凉州驻军提供了一个自我书写的契机。庆祝凉州不被弃置,彰显凉州驻军的历史贡献,为凉州的存续权发声,可能才是刻石纪功的真相。西汉没有解决匈奴问题,到东汉安帝时在对匈奴关系中最终取得绝对
5、优势。其后汉匈关系的展开,一方面是受到占据西域的北匈奴的威胁,造成西域的“三绝三通”,另一方面是与内附的南匈奴之间日益微妙的斗争与融合。东汉一朝是中原王朝与边疆各部族关系传统模式建立和早期发展的一个具有开创意义的关键时期,通湖山摩崖石刻正是这种复杂历史背景下汉匈关系的直接记录。凉州危机的化解与通湖山摩崖石刻的刊刻背景后汉书班梁列传载,“永初元年,西域反叛,以(班)勇为军司马。与兄雄俱出敦煌,迎都护及西域甲卒而还。因罢都护。后西域绝无汉吏十余年”。显然,这段时间内东汉军队在对北匈奴关系上毫无建树,没有立碑纪功的事实前提,所以通湖山摩崖石刻无论为纪念军事胜利还是修筑边防设施,都应与北匈奴无关。与此
6、同时,处于汉与西域之间的凉州的军事地位下降,加之羌乱此起彼伏,永初元年和四年,朝廷两次讨论放弃凉州,将凉州民众迁入三辅。碑文记录的最后年份即永初四年,发生了一件与凉州军队有关并同时与匈奴有关的重要战事,河西郡兵出征平定了南匈奴单于檀的叛乱,为此获得朝廷的嘉奖。汉廷特别对凉州所属河西四郡大赦,此前甚嚣尘上的“弃凉”计划由此搁置。这通纪功碑刊刻的直接原因,很可能是东汉安帝永初四年凉州驻军对南匈奴叛乱的平定。永初三年(109年)至四年爆发南匈奴大规模叛乱,恰恰是来自凉州的大将梁懂率领西北驻军平定了南匈奴之乱,南单于脱帽跣足而降。这场胜利发生在弃凉建议被二度提出仅一个月后,随之凉州危机解除。二者之间显
7、然具有某种因果关系。但从石刻内容本身来看,其极力张扬的事功绝非为此一役,而是不惜笔墨历数凉州自汉武帝建置以来在抗击和防御匈奴过程中的历次功绩。这个现象需要从东汉更广阔的历史背景来考察。东汉时期的边塞纪功刻石目前发现的有纪念窦宪北征匈奴的封燕然山铭、纪念任尚剿灭叛乱的任尚碑和纪念敦煌太守裴岑消灭呼衍王的裴岑碑等,基本都置于战场或附近,前两者早于通湖山摩崖石刻,后者则较之更晚。而通湖山摩崖石刻与其他边塞纪功刻石有所不同。一是它没有立于战场附近,而是刊刻于立功军队所驻扎的凉州武威辖地。在距离摩崖石刻西100米处发现有石砌烽燧遗址,推测刻石很可能就在其军营或者戍守之地。二是一般边塞纪功刻石的内容往往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湖山 摩崖 石刻 纪功刻石 叙事 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