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鱼鳞互通工程 圆管涵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鱼鳞互通工程 圆管涵设计说明.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设计说明涵洞基础C20八字翼墙墙身C20八字翼墙基础C20帽石C20隔水墙MU30片石C20洞口铺砌MU30片石C20表注:(1)洞口铺砌、隔水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C20、MU30片石碎或C20索验;(2)混凝土在最大水胶比、密实度、最小胶凝用量、最小保护层厚度等方面须满足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B07-01-2006)的要求。2、原材料10.原材料应有供应商提供的出厂检验合格证明书,并应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2023)规定的检验项目、批次规定,严格实施进场检验。1)混凝土1)水泥:应采用品质稳定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碱含量不宜大于060%,熟
2、料中C3A含量不应大于8.0其余技术要求尚应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的规定,不应使用其它品种水泥。2)细骨料:应采用硬质洁净的天然中粗河砂,其技术要求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3)粗骨料:应采用坚硬耐久的碎石或卵石,空隙率宜小于40%,压碎指标宜小于20%,粗骨料母岩的抗压强度与混凝土设计强度之比应不小于1.5,含泥量不应大于1.0%,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5临针片状含量宜小于10%;粒径宜为5mm20mm,连续级配,最大粒径不应超过25mm,且不应大于钢筋最小净距的3/4:其余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的规定。4)选用的骨料应在施工前进行碱活性试
3、验,应优先采用非活性骨料:不应使用碱-碳酸盐反应活性骨料和膨胀率大于0.20%的碱-硅酸反应活性骨料:当所采用骨料的碱-硅酸反应膨胀率在O.10%0.20%时,混凝土中的总碱含量不宜大于3.0kgm,且应经碱-骨料反应抑制措施有效性试验验证合格。5)混凝土拌和及养护用水应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的规定要求。圆管涵一、工程概况鱼鳞互通位于位于巫溪县鱼鳞乡长文村,距巫溪新城中心约56km,拟建场地距X520县道约2.47公里,有施工便道直达场地,场地总体交通条件较好。鱼鳞互通设置涵洞一共2道,其中圆管涵2道。二、技术标准与设计规范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2 .
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3 .公路用工桥涵设计规范JTCD61-2005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20185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20236 .公路涵洞设计规范JTG/T3365-02-20237 .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B07-01-20068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20199 .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三、技术指标1 .孔径:0.63.0m:2 .汽车荷载等级:公路一II级:3 .设计安全等级:三级;4 .环境类别:I类:5 .斜交角:O045,5一级(涵洞轴线
5、与路线法线之夹角);6 .填土高度:077.5m:四、主要材料1、圆管涵主要材料主要材料表结构部位石料混凝土钢筋4)素混凝上和片石混凝上的强度设计值按公路与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的要求取用。六、施工注意事项1 .涵洞放样时,应认真核对进出口高程及角度,若发现与实际沟渠底高程、角度差异过大或涵洞有可能悬空时,应及时予以调整。2 .施工时涵洞应设上拱度,一般涵洞的预设上拱度可按下表的数值设置:但入口流水槽面的高程不宜低于涵身中部流水槽面的高程。基底土类别上拱度(mm)碎石土、砾砂、粗砂、中砂、细砂H/80半干硬状态的、硬塑状态的黏性土及老黄.上11/50表注:(1) H为路线中心
6、线处自涵洞流水槽至路面顶面的高度,单位为mm:(2)当设计有规定拱度时,按照设计办理;(3)基底土属软塑状态的黏性土或新黄土时,上拱度可适当加大:(4)基底为岩石、涵顶填土厚度不足2m以及涵洞纵坡5%时,可不设上拱度。3 .管节预制、运输、存放时,应注意轻放,堆放的底面应平整,必要时铺设510cm的砂垫层,使管节受力均匀,以免开裂。4 .施工时,必须根据涵洞长度准确配置管节:斜交涵洞应首先配置两端的斜管节,其余按标准管节配置;当管节长度之和与实际涵长有微小差值时,应将差值平分于上下游两端;为避免放样误差,可将洞口端墙在管节安装完毕后,再进行浇筑。5 .管节拼接时,填塞缝隙的沥青麻絮,上半圈应从
7、外往里填塞,下半圈应从里往外填塞。6 .拼接缝处管节须紧密连接,接头具体构造:在接缝处15cm(填土高小于等于Iom)或20Cm(填土高大于IOm)范围内采用1:3水泥砂浆涂带,呈弓状,最厚处为3cm,并在外侧涂两层热沥青。7 .管涵基础应按设计要求浇筑,管基碎可分两次浇筑,先浇节底的下部分,此时应注意预留节壁厚度及安放管节座浆碎23cm,待安装好管节后才浇筑管底以上部分磴,并应保证新旧险的结合及与管壁的结合:基底下砂砾垫层、碎石垫层必须均匀、密实。6)混凝土拌和物中各种原材料引入的氯离子总量不得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06%。7)混凝土矿物掺和料应采用性能稳定的粉煤灰,粉煤灰氯离子含量不宜大于
8、0.02%,其余性能应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上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中I级粉煤灰的规定。8)外加剂应采用品质稳定、且与胶凝材料具有良好相容性的产品;减水剂宜采用高效聚段酸高性能减水剂,性能指标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的规定,减水剂掺量以及与水泥的适用性应由试验确定;引气剂和膨胀剂应分别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和混凝上膨胀剂(CB23439-2009)的要求。2)普通钢筋普通钢筋采用HPB300钢筋和HRB400钢筋,HPB300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一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17)的规定,HRB400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
9、用钢第二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18)的规定。五、设计要点1 .本图册圆管涵按无压力式涵洞设计。2 .圆管涵按刚性管节计算,不考虑管节的变形。3 .恒载考虑填土的重力,按新填土情况计算,填土重力对涵洞的竖向和水平压力强度系数K、人按公路涵洞设计规范(JJTG/T3365-022023)中9.2.2条有关规定计算选用。4 .活载计算采用车辆荷载,按30角扩散分布;由于涵顶填土高度20.5m,故不计活载的冲击效应。5 .管节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强度与裂缝验算:不计算管壁环向压力和径向剪力,仅考虑弯矩作用效应。6 .涵洞台后回填采用砂,回填砂类型、回填方式和
10、范围详见具体项目的相关图纸。7 .设计参数1)填土:重力密度为19kNm,内摩擦角为35:2)钢筋混凝土:重力密度为25kNm*3)普通钢筋:HPB300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为250MPa,HRB400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为330MPa:坡率时需要另行设计,3 .本图册适用于圆管涵纵坡W3%的情况;当涵洞纵坡3%时,按陡坡涵洞设计,做到充分利用地形和地质条件、经济合理,并注意结构的稳定性:进出水口设置消能措施,如跌水井、急流槽等,应结合具体工程需要补充设计。4 .本图册管节分标准管节和调整氏度的辅助管节:标准管节长1Om,辅助管节长0.5m;0.5m正管节以及斜管节仅适用于涵洞端部,其配筋计算采用
11、的是路基边坡坡率为1:1.5时对应的填土高度,如边坡坡率大于1:1.5时需另行进行配筋设计。5 .圆管涵标准节段长度为1Om,在考虑现场吊装能力方案后,可适当加长预制管节以加快施工进度。6 .八字翼墙基础入土深度h根据冲刷情况、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o要求以及地质条件进行选取。7 .本图册列出的是各部分构件的单位工程数量,使用时需根据实际涵长,另计工程数量。-3-8 .涵洞全长范围内,每46m应设置一道沉降缝,沉降缝必须贯穿整个断面(包括基础);沉降缝处两端应对齐、平整,上下不得交错。9 .在地基.土质变化较大、基础埋置深度不一或地基容许承载力发生较大变化,以及路基填挖交界处均应设沉降缝。1
12、0,管节沉降缝宽度为1OCm15cm,具体构造:节间缝隙采用热沥青浸制麻絮填塞,并用麻绳绕沉降缝一周,外面圈裹两道满涂热沥青的油毛毡或四层沥青浸制麻布,粗铅丝绑扎固定。11 .涵洞外层防水措施:在涵洞与填上接触面均涂热沥青三道:进行涵洞外层防水层施工后才可进行下一步施工工序,即沥青涂抹需在回填之前进行。12 .八字翼墙与端墙间的沉降缝可于浇筑八字翼墙混凝土时,在端墙面敷设数层沥青和油毛毡而形成(厚度12厘米)。13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路堤与涵洞连接处应设置过渡段,其长度宜按23倍路基填土高度确定;路基压实度不应小于96%。14 .涵洞施工完成后,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
13、方可进行回填:洞身两侧填土应严格对称均衡水平分层夯实,其每侧长度不应小于洞身两侧填土高度的一倍,压实度不小于96%:洞身两侧紧靠涵身部分的回填土不宜采用大型机械进行压实施工,宜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械的方法夯填密实。15 .施工中当涵洞上填土高度不足0.5m时,严禁采用振动或碾压设备对涵顶和洞身范围内的填土进行碾压;填土高度不足1Om时,采用人工或小型机具夯填;填土高度超过1om时,方可采用机械填筑。16 .圆管涵基底地基承载力检测:采用轻便动力触探、静力触探等适当方法进行检测;检测频率般情况下每10-20m布置个断面,每个涵洞不少于三个断面,每个断面不少于三个检测点,地质条件复杂时适当加密。17 .未尽事宜,应符合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2023)的要求。18 .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一H级时可参照使用本图册。六、应用范围:1 .本图册适用于填土高度为0.5m20m的小跨径过水暗涵。2 .本图册洞口形式为八字翼墙,八字翼墙按1:1.5和1:1.75的边坡坡率进行设计,涵洞洞口处的路基边坡应与其所在路段路基边坡保持一致:如采用其它洞口形式或边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