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解读清中前期欧洲来华使团与外交礼仪之争.docx
《重新解读清中前期欧洲来华使团与外交礼仪之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新解读清中前期欧洲来华使团与外交礼仪之争.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重新解读清中前期欧洲来华使团与外交礼仪之争陈玉芳(吉林大学文学院中国史系,吉林长春130012)乾隆五十七年(1792),英国马戛尔尼(Goerge MaCartney)使团来华, 开启了中英政府之间的直接往来。学界对清朝与该使团交往方式的解 读,是迄今为止研究清中前期中国处理对欧洲国家关系方略的基础。 诸多学者认为清朝固守“天朝”礼仪规范、保守自大,并将此作为中 英关系未能在当时开拓新局面的根本原因。沿此思路,这一事件进而 被认为是中国朝贡体制与西方条约体系正面冲突的开始,是传统与现 代之间的碰撞,朝廷接待英国使团时表现出的盲目自大、故步自封是 英国后来发动侵华战争的基本背景。(1)代表性研
2、究成果有:法阿 兰佩雷菲特著,王国卿译: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三联 书店2022年版;朱雍:不愿打开的中国大门:18世纪的外交与中 国命运,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等等。也有学者持不同观点, 认为前述主张是一种欧洲中心主义的论说。(2)参见美何伟亚著, 邓常春译: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社会科学文 献出版社2022年版。还有学者从中国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角度论证 清朝对外思想和礼仪规范的历史渊源与合理性。(3)王开玺:清代的 外交礼仪之争与文化传统,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 年第2期;刘凤云:论十八世纪中英通使的礼节冲突,清史研究,1993年第3期。前述研
3、究路径有其意义,但清中前期中欧官方往来 还涉及葡萄牙、荷兰、沙俄多次向中国派遣使团,将认识清中前期中 欧关系过度聚焦于马夏尔尼使团,并由此得出的清朝处理与欧洲国家 关系的方略特点,难免偏颇。已有学者注意到清朝在对待个别使团的 礼仪问题上具有灵活性,但并未进一步深入分析清朝在与欧洲国家往 来时的方略。(4)代表性研究成果有:冯尔康:试析康雍乾三帝接受 俄葡英三国使节国书礼仪,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学版), 2022 年第 5 期;Peter C. Perdue, Boundaries and Trade in the Early Modern WorldiNegotiations at Nerchinsk and Beijing, , Eighteenth-CenturyStudies,Vol. 43,No. 3(2022) ,pp. 341-356.本文以这一时期欧洲各国 使团的来华目的、出使结果以及双方发生的礼仪问题为中心,综合考 察清朝接待欧洲各国使团的方式,力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进一 步深化对清朝的欧洲政略及当时中欧关系格局的研究,不当之处,敬 请方家指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新 解读 前期 欧洲 来华 使团 外交 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