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曾国藩家书有感之五.docx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之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曾国藩家书有感之五.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读曾国藩家书有感之五最早关注到唐浩明版的曾国藩,还是因为读白岩松的访谈,他非常推崇这部作品,认为从中可以理解人性是多么复杂多么矛盾。买回来放在书架上很久,春节假期终于一口气读完了,整整1300页,着实是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原本以为是书写这位建功立业、被后人极其推崇的曾大人辉煌的一生。不想读下来竟是一部悲剧,随处都可以感受到曾国藩内心的痛苦与挣扎。从卑微的草根无名之辈,到清朝汉人最高官位,明明是开了挂的一生,却远没有想象中那样风光无限。也正因此,才更接近真实的人生,有得必有失,总是充满了遗憾和缺陷。读完这部作品,会有一种更加释然的感觉,功名终是一场空,真正的幸福绝不是来源于此。1、曾国藩的初心与本
2、性曾国藩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儒家代表,一生克己修身。他出生在一个极其普通的家庭,祖上也没有什么人当官、走仕途。按照我们现代人的说法就是草根阶层、没有任何背景。曾国藩自身资质也不算很高,但极其勤奋,道光十八年考取了进士,入翰林院。到了京城,才发现自己的学识修养和身边人相比差距甚大,过去把时间都花在八股文上了、没有真正提升自己的能力。于是痛下决心,读书、修身、养性。应该说曾国藩是一个对自己非常狠的人,极其自律。“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经过不懈努力,他整个人的气质和修为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曾国藩的初心是建功立业,他的本性是一个真性情的君子。在北京看到官场的腐败,他不但拒绝同流合污
3、、还经常上奏折批评举报,导致自己处处受排挤,不得不回到湖南老家。到了湖南、江西创办湘军,他看不惯当地官员的腐败和不作为,索性直接越过他们自己单干,引发很多矛盾纠纷,处处碰壁。最严重的一次,咸丰皇帝刚刚继位,他当着满朝文武百官的面,指出咸丰诸多缺点,气的咸丰差一点把他处死。尽管侥幸躲过去了,但咸丰在位期间也确实因此没少给曾国藩下绊子、穿小鞋。曾国藩的本性其实是非常不适合当官的,性格刚烈不圆滑,让他前半生的仕途充满了坎坷和委屈,怀才不遇的巨大痛苦终究促成了他的重大转变。2、曾国藩的重大转变曾国藩的转变发生在湘军江西战败受挫后。曾国藩郁郁不得志,向咸丰提出要回湖南老家为父亲守丧。原本以为咸丰会挽留他
4、,谁知咸丰痛痛快快同意了。曾国藩回到湖南,看到湘军没有他的率领,反而打了一场接一场的胜仗,他一手创建了湘军,功绩却跟他没半毛钱关系,内心十分痛苦。反思自己十年仕途,辛辛苦苦兢兢业业,付出了这么多,确是这样的下场,到底哪里做错了?以儒家立身的曾国藩,最终在道家文化中找到了答案。曾国藩重新翻读老子、庄子,发现道家才是入世处身之道。“柔弱胜坚强”,他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就是太过“坚强”,要“知其雄守其雌”,迂回曲折好过正面冲突。自此,曾国藩为人处世之道发生了重大转变,再出山时已经好似变了一个人。完全遵循为官之道,投其所好、明哲保身,从真君子变为了半个君子、半个小人。这点我还是真心很佩服曾国藩的。性格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读曾国藩 家书 有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