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知识点.docx
《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知识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1、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由欧洲原子核研究组织CERN开发的万维网WWW(Wor1dWideWeb)被广泛使用在互联网上,大大方便了广大非网络专业人员对网络的使用,成为互联网的这种指数级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成为互联网正式标准要经过三个阶段,所有互联网标准都以RFC的形式在互联网上发表。互联网草案(InternetDraft)一有效期只有六个月。在这个阶段还不是RFC文档。建议标准(PrOPOSedStandard)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RFC文档。互联网标准(InternetStandard)达到正式标准后,每个标准就分配到一个编号STDXXXX。一个标准可以和多个RFC文档关
2、联。3、从互联网的工作方式上看,可以划分为两大块:(1)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组成。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用来进行通信(传送数据、音频或视频)和资源共享。(2)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4、计算机系统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即CIient/Server方式,简称为C/S方式。对等方式(P2P方式)即PeertoPeer方式,简称为P2P方式。5、电路交换分为三个阶段:建立连接:建立一条专用的物理通路,以保证双方通话时所需的通信资源在通信时不会被其他用户占用;通信:主叫
3、和被叫双方就能互相通电话;释放连接:释放刚才使用的这条专用的物理通路(释放刚才占用的所有通信资源)。6、互联网的核心部分是由许多网络和把它们互连起来的路由器组成,而主机处在互联网的边缘部分。7、路由器处理分组的过程是:把收到的分组先放入缓存(暂时存储);查找转发表,找出到某个目的地址应从哪个端口转发;把分组送到适当的端口转发出去。8、分组交换带来的问题:分组在各结点存储转发时需要排队,这就会造成一定的时延。分组必须携带的首部(里面有必不可少的控制信息)也造成了一定的开销。9、按照网络的作用范围进行分类广域网WAN(WideAreaNetwork):作用范围通常为几十到几千公里。城域网MAN(M
4、etropo1itanAreaNetwork):作用距离约为550公里。局域网1AN(1oca1AreaNetwork):局限在较小的范围(如1公里左右)。个人区域网PAN(Persona1AreaNetwork):范围很小,大约在10米左右。10、 按照网络的使用者进行分类公用网(PUbIiCnetwork)按规定交纳费用的人都可以使用的网络。因此也可称为公众网。专用网(privatenetwork)为特殊业务工作的需要而建造的网络。11、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一般是指它的几个重要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速率、带宽、吞吐率、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RTT、利用率12、 速率是计算机网络中最重要的
5、一个性能指标,指的是数据的传送速率,它也称为数据率(datarate)或比特率(bitrate)0速率的单位是bit/s,或kbit/s、Mbit/s、Gbit/s等。13、 在时间轴上信号的宽度随带宽的增大而变窄。14、 吞吐量(throughput)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吞吐量更经常地用于对现实世界中的网络的一种测量,以便知道实际上到底有多少数据量能够通过网络。15、 时延(de1ay或IatenCy)是指数据(一个报文或分组,甚至比特)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有时也称为延迟或迟延。网络中的时延由以下几个不同的部分组成:(1)发送时延(
6、2)传播时延(3)处理时延(4)排队时延16、 发送时延也称为传输时延。发送数据时,数据帧从结点进入到传输媒体所需要的时间。传播时延17、 电磁波在信道中需要传播一定的距离而花费的时间。18、 处理时延,主机或路由器在收到分组时,为处理分组(例如分析首部、提取数据、差错检验或查找路由)所花费的时间。19、 排队时延,分组在路由器输入输出队列中排队等待处理所经历的时延。20、 为了使不同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都能互连,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77年成立了专门机构研究该问题。他们提出了一个试图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连成网的标准框架,即著名的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0SI/RM(OpenSyst
7、emsInterconnectionReferenceMode1),简称为OSIo而非国际标准TCP/IP却获得了最广泛的应用。TCP/IP常被称为事实上的(defacto)国际标准。21、 网络协议(networkprotoco1),简称为协议,是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ARPANET的研制经验表明,对于非常复杂的计算机网络协议,其结构应该是层次式的。22、 网络协议的三个组成要素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o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同步: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23、 TCP/IP是四层体系结构:应用层、运输层、网际层和网络接口
8、层。24、 OSI参考模型把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单位称为该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Protoco1DataUnit)0这个名词现已被许多非OS1标准采用。任何两个同样的层次把数据(即数据单元加上控制信息)通过水平虚线直接传递给对方。这就是所谓的“对等层(PeerIayerS)之间的通信。25、 实体(entity)表示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26、 同一系统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的地方,称为服务访问点SAP(ServiceAccessPoint)27、 服务访问点SAP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实际上就是一个逻辑接口。28、 信道般用来表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网络 复习资料 知识点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