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婴儿血管瘤的诊疗护理.docx
《皮肤科婴儿血管瘤的诊疗护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肤科婴儿血管瘤的诊疗护理.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皮肤科婴儿血管瘤的诊疗护理婴儿血管瘤(infanti1ehemangioma,IH)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中胚叶的正常血管组织过度增殖所致。多见于头、颈及颜面部皮肤,但黏膜、肝、脑和肌肉等亦可发生。新生儿的发病率为1%2.6%,在白种人儿童中发病率为5%10%。女婴较男婴常见,可多发。在多胎妊娠的高龄产妇、前置胎盘及先兆子痫者的后代中发病率明显增加。【病因及发病机制】婴儿血管瘤病因不明,可能由于局部微环境的变化以及内皮细胞自身转化异常有关。近年来发现,婴儿血管瘤发病率增加,可能和人体内外环境中外源性雌激素增加有关。塑料制品、蔬菜、水果、肉类所含有的催熟剂等化学物质都会向人体提供一定量的外
2、源性雌激素。【临床类型及表现】血管瘤根据发生部位的深度不同而分为三型:浅表血管瘤指位于乳头真皮层的血管瘤,深在型血管瘤指位于网状真皮层或皮下组织的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则两者兼有。大多数血管瘤发生于皮肤或皮下组织,根据病变发展的过程分为增殖期、消退期、消退完成期。虽然大多数血管瘤能自行消退,但增生与消退速度并不相同。增殖期血管瘤最初的表现为充血性、擦伤样或毛细血管性斑片,其周边绕以晕状发白区。婴幼儿在出生后1年内表现出两个典型的快速增长期,第1个快速增长期在出生后46周,第2个在45个月。血管瘤在这两个时期快速增长,部分生长速度较快者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如疼痛、溃烂、出血等。临床表现取决于病变
3、部位、大小和时期。较表浅增殖期血管瘤常表现为鲜红色斑或结节状病损,较深病变表面为青紫色或无颜色变化。消退期通常在出生后1年末,赡体生长速度减慢。病变从增殖期到消退期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进入消退期前兆是瘤体生长速度明显减慢,质地变软。皮肤或皮下的血管瘤进入消退期后,瘤体色泽由鲜红色向暗灰色转变,瘤体逐渐消退缩小。多数病例经过25年的消退期。未经治疗的瘤体消退完成后有25%60%的患儿残留皮肤和皮下组织退行性改变,包括瘢痕、萎缩、色素减退、毛细血管扩张和皮肤松弛。【诊断及治疗】1 .诊断婴儿血管瘤可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做出诊断。浅表型婴儿血管瘤早期应与微静脉畸形区别;深在型婴儿血管瘤应
4、与脉管畸形(静脉畸形,动静脉畸形)等做出鉴别。2.治疗尽管婴儿血管瘤的自然病程是自限性的,但仍有25%60%的婴儿血管瘤需要治疗。目的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促进瘤体消退,减少瘤体残留。婴儿血管瘤主要以局部外用和系统用药为主,辅助激光或局部注射等。(1)局部治疗1)局部外用药物: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乳膏,受体阻滞剂类如普蔡洛尔软膏、喂吗洛尔乳膏,免疫调节剂如5%咪喳莫特乳膏。2)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博来霉素或平阳霉素、干扰素-2a等o3)脉冲激光:脉冲染料激光对浅表型血管瘤的疗效明显,但由于其很难穿透组织到达必要的深度,所以对深在型血管瘤和混合型血管瘤的深层部分无效。4)外科手术:适用于婴
5、儿期婴儿血管瘤增生期、在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影响视力,呼吸道阻塞,外观畸形,对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溃疡、儿童期婴儿血管瘤消退期、非手术难以改善的皮肤松弛,溃疡后瘢痕,难以消退的纤维脂肪组织残留。(2)系统治疗1)普恭洛尔的使用:法国医师1eaUte-1abreZe治疗患有阻塞性肥厚心肌病的婴儿血管瘤患儿,使用B受体阻滞剂普蔡洛尔,婴儿血管瘤明显缩小。目前已被广泛应用。2)口服糖皮质激素泼尼松:该治疗现可用于具有全身用药适应证而不适合于普蔡洛尔治疗的病例。12周为1个疗程,可间隔46周重复同样疗程。用药期间应密切监测身高、体重、血压及不良反应。服药期间,应停止疫苗接种直至停药后6周。【护理】1 .一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皮肤科 婴儿 血管瘤 诊疗 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