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的 4 大类药物.docx
《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的 4 大类药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的 4 大类药物.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的4大类药物1、定义与分类室性心动过速主要包括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持续性 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SMVT)、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无脉 性室性心动过速及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风暴五类。1)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NSVT是指心电图上连续出现3个及以上室性期前收缩,频率 一般100200次min,在30 s内自行终止。2)持续性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SMVT)指同一心电图导联中QRS波形态一致,发作持续时间 30 s, 或虽然V 30 s,但伴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室性心动过速。分为结构性心脏病的单形室性心动过速和不伴有结构性心脏病 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3
2、)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指的是QRS波形态可以清楚识别但连续发生变化,频率 100 次min的室性心律失常。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持续性多形性室性心 动过速可蜕变为心室扑动或心室颤动。发生在QT间期延长患者的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QRS波常围 绕心电图等电位线扭转,被称为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oTdP常与药物和电解质紊乱所致的延迟复极密切相关,因此,发生TdP时应积极寻找并纠正相关诱因。4)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是心脏骤停的常见形式。5)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风暴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风暴是指24 h内自发的室性心动过速 /心室颤动 3次,
3、并需紧急治疗的临床症候群。2、病因-危险因素1)心血管疾病肥厚型心肌病(HCM)是最容易发生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心 源性猝死(SCD)的器质性心脏病之一,NSVT的发生率为20%30%HCM合并NSVT的患者,每年猝死率为8%-10%,这也是对 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患者推荐植入ICD的一个重要原因。扩张型心肌病(DCM)无症状性NSVT发生率为40%-70%, ICD植入中我们提到的L 5级预防,就是指EF值小于35%,同时 观察到NSVT的这部分患者应植入ICD进行预防。 心脏瓣膜病患者中,主动脉瓣狭窄和严重二尖瓣反流患者, NSVT的发生率为25%o在心力衰竭患者中30%80%有NSVT
4、o 在心肌梗死后48 h至1个月,NSVT发生率为5%-10%o 接近90%的SMVT发生于结构性心脏病患者。2)药物和毒物作用许多室性心动过速是由于药物或毒物引起,如洋地黄类、抗心律 失常药物(尤其是I类和III类抗心失常药物,如奎尼丁)、拟交感 胺药物、罂栗碱、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等,均可诱发室性心动过速。3)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低钾血症、高钾血症、低镁血症及酸中毒等常常成为室性心动过 速的诱因。4)其他LQTS. Brugada综合征等,室性心动过速是常见症状,往往是心 脏猝死的高危人群。3、诊断及鉴别诊断1)诊断典型室性心动过速根据发作时的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结合其基 础心脏情况即可诊断
5、。症状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表现与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的心室率、持续 时间、基础心脏病和心功能状态有关。NSVT有时可以没有症状,SMVT发作时常伴有血液动力学障碍或 低血压、心绞痛、晕厥等。心室颤动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是心脏骤 停的常见形式。心电图 3个或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缩连续出现; QRS波形态畸形,时限 0. 12 s, ST-T波方向与QRS波主 波方向相反。根据QRS波形态分为单形或多形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率通常为100250次/min; 心房独立活动与QRS波无固定关系,形成房室分离; 部分患者可见心室夺获与室性融合波;心室颤动的波形、振幅与频率均极不规则,无法辨认QRS波、ST段与T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的 大类药物 治疗 心动过速 大类 药物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