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漏电流检测细则.docx
《泄漏电流检测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泄漏电流检测细则.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泄漏电流检测细则1检测条件1.1 环境要求除非另有规定,检测均在当地大气条件下进行,且检测期间,大气环境条件应相对稳定。a)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b)检测宜在晴天进行,环境相对湿度不宜大于80%。1.2 待测设备要求a)设备处于运行状态。b)设备外表面清洁。c)设备上无其它外部作业。1.3 人员要求避雷器泄漏电流带电检测人员应具备如下条件:a)熟悉泄漏电流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诊断分析方法。b) 了解泄漏电流检测仪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和性能。c)掌握泄漏电流检测仪的操作方法。1.1 了解被测设备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运行状况和导致设备故障的基本因素。e)熟悉并能严格遵守电力生产和工作现场的相关安
2、全管理规定。D 经过上岗培训并考试合格。1.4 安全要求a)应严格执行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的相关要求。b)应在良好的天气下进行,如遇雷、雨、雪、雾不得进行该项工作,风力大于5级时,不宜进行 该项工作。c)检测时应确保操作人员及试验仪器与电力设备的高压部分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d)在进行检测时,要防止误碰误动其它设备。e)在使用传感器进行检测时,应戴绝缘手套,避免手部直接接触传感器金属部件。D 从电压互感器获取电压信号时,应有专人做监护并做好防止二次回路短路的措施。1.5 仪器要求泄漏电流检测仪能够检测避雷器全电流、阻性电流基波及其谐波分量、有功功率、相角等值。1.5.1 主要
3、技术指标a)全电流测量范围:lA-5OmA准确度:1%或士lA,测量误差取两者最大值。b)阻性电流测量范围:IuATOmA 准确度:1%或士lA,测量误差取两者最大值。c)仪器充电电源:IoOV-250V 50Hz。d)仪器电池持续工作时间不小于6小时。1.5.2 功能要求a)所有测量均符合规范的电工理论,仪器性能可以实验室验证和校准。b)全数字波形处理软件,配合高速微处理器,实现精确稳定地测量。c)带背光的大屏幕液晶显示器,白天夜间均能清晰观察,可观察全部数据,也可以观察主要数据。d)可显示参考电压、全电流、阻性电流基波、基波容性电流值、有功功率。e)检测仪器具备抗外部干扰的功能,并且可以手
4、动设置由于相间干扰引起的偏移角,消除干扰。D 可选择测量方式。g)外接电源时,保证仪器使用的电源电压为220V,频率为50Hz。h)电压采集单元宜具备无线传输功能。2检测准备a)检测前,应了解相关设备数量、型号、制造厂家、投运日期等信息以及运行情况,制定相应的 技术措施。b)配备与检测工作相符的图纸、历次设备检测记录、标准作业卡。C)现场具备安全可靠的独立电源,禁止从运行设备上接取检测用电源。d)检查环境、人员、仪器、设备满足检测条件。e)按相关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办理工作许可手续。3检测方法3. 1检测原理泄漏电流带电检测主要是测量避雷器的全电流和阻性电流基波峰值,根据这两个值的变化来判断避 雷
5、器内部是否受潮、金属氧化物阀片是否发生劣化等。3.1.1 全电流测试全电流通过在放电计数器两端并接专用测试仪器获取或通过带有泄漏电流监测功能的避雷器放电 计数器宜接读取。运行母线3.1.2 阻性电流测试阻性电流测试是通过采集避雷器电压和全电流信号,经过数字信号处理后得到基波或各次谐波电流 和电压的幅值及相角,将基波电流投影到基波电压上就可以得出阻性电流基波。检测方法分为三次谐波法、电容电流补偿法、基波法、波形分析法等。a)三次谐波法三次谐波法是基于氧化锌避雷器的总阻性电流与阻性电流三次谐波在大小上存在一定函数关系,通 过检测氧化锌避雷器三相总泄漏电流中阻性电流三次谐波分量来判断其总阻性电流的变
6、化。b)电容电流补偿法电容电流补偿法原理是将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电压信号进行90移相,得到一个与容性电流相位相同 的补偿信号,然后与容性电流相减将容性分量抵消,得到阻性电流。在现场测试时,不能将容性电流进行完全补偿,测量存在误差。测试接线见图3。c)基波法基波法是同步地采集氧化锌避雷器上的电压和总泄漏电流信号,得到基波电流和基波电压的幅值及 相角。再将基波电流投影到基波电压上就可以得出阻性基波电流。测试接线见图3。d)波形分析法波形分析法是运用FFT变换对同步检测到的电压和电流信号进行谐波分析,获得电压和阻性电流各 次谐波的幅值和相角,然后计算各次谐波的有功无功分量。目前用的较多的是对1、3、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泄漏 电流 检测 细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