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建设规划教材.docx
《某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建设规划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建设规划教材.docx(7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某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建设规划教材20142016年建设规划学校名称:韶关学院(盖章)联系部门:进展规划处联系人:向爱国(签字)联系电话:13826360619编制(修订)日期:2014年7月10日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财政厅制一、学校现状3(一)学校概况3(二)协同机制创新情况5(三)学科专业建设情况9(四)教学实验平台与高校“质量工程”建设情况9(五)教师队伍建设情况11(六)学校进展面临的要紧困难与问题11二、指导思想12(一)规划的方针12(二)战略思想及总体思路12(三)重点进展领域13三、总体目标15(一)总体建设目标15(二)项目建设的意义16(三)可行性分析17四、要紧建设内容
2、18(一)体制机制改革与协同创新类项目19(二)高水平大学及特色高校建设类项目20(三)高素养教师队伍建设类项目21(四)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类项目24(五)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类项目32(六)对外交流与合作类项目34五、建设资金预算及要紧用途35(一)规划总资金预算及年度预算35(二)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及要紧用途36(三)省财政专项资金及要紧用途36(四)地市财政专项资金及要紧用途36(五)学校自筹资金来源及要紧用途37六、建设项目实施组织及进度安排37(一)实施组织37(二)进度安排38七、预期效益分析38(一)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协同创新体系不断健全38(二)学科特色进一步彰显39(三)师资力
3、量进一步增强39(四)教学质量明显提高39(五)创新能力与服务地方能力显著增强39(六)对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深化40(七)有效推进学校办学特色建设,打造全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40八、保障机制与管理措施40(一)加强组织管理体系建设40(二)加强环境条件建设40(三)加强资金筹措与管理41(四)加强采购管理41九、附表:表1:学校基本情况表42表2:2014-2016年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建设项目规划表44表3-1: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体制机制改革与协同创新类建设项目规划表47表3-2: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高水平大学及特色高校建设类建设项目规划表49表3-3: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
4、”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类建设项目规划表50表3-4: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类建设项目规划表52表3-5: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类建设项目规划表65表3-6: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对外交流与合作类建设项目规划表74韶关学院创新强校工程”2014-2016年建设规划2014-2016年是学校实施“十二五”进展规划、落实“三步走”战略第三步“进展提升”阶段(2014-2018年)、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建设进程的关键时期,为全面贯彻落实“高教质量30条”、“2011计划”、“广东省高等学校创新强校工程实施方案”,进一步加速内涵进展、凸显办学特色与办学优势,明晰
5、学校创新强校工程建设思路、任务与目标,不断增强办学实力、提升办学质量与服务地方的能力,结合学校实际,编制本规划。一、学校现状(-)学校概况韶关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大学,坐落在举世闻名的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与禅宗祖庭南华寺所在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粤北历史文化名城一一韶关市。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58年的韶关师专,先后与韶关大学、韶关教育学院合并、更名,于2000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列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06年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坚持“依托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宗旨,确定“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进展,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全国同类
6、院校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的总体办学目标与定位,树立“创新进展、内涵进展、开放进展、特色进展、与谐进展、协同进展”的办学思路与“经营大学、精细化管理”的治校理念,抢抓机遇,科学进展,在稳步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大力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综合办学实力与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与综合性学科格局,已成为粤北乃至粤湘赣“红三角”地区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文化辐射的重要基地。办学56年来,为社会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13万多人。目前,学校校本部占地面积2511亩(含校外二级学院共2694亩,除特别说明之外,下列所有数据均取校本部数据),校舍建筑总面积64.13万平方米
7、,专任教师819人(含校外二级学院共1145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108人、副高级313人、博士12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广东省扬帆计划“引进紧缺拔尖人才”与“培养高层次人才”4人,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7人、校级培养对象63人,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7人。设立17个二级学院,2个教学部(中心),2个校外独立法人二级学院,开设62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21107人(含校外二级学院共28097人)。学科专业涵盖11大学科门类。有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级扶持学科1个,校级重点学科6个、重点扶持学科6个、扶持学科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等教育 创新 校工 建设 规划 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