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质量保证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质量保证措施.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施工质量保证措施一.组织措施1质量管理组织架构2、主要负责人管理职责执行经理:项目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工程质量的总监督。项目生产经理:对施工现场质量目标的实施情况定期监督、推动。质量总监:指导质量管理部工作,牵头组织工程质量策划和质量计划的编制,负责定期组织质量讲评、质量总结,以及与业主、监理进行有关质量工作的沟通和汇报。技术负责人:及时确认图纸、设计变更并以技术通知单的形式及时下发至相关部o负责总体进度计划管理、现场总平面管理、物资进场计划管理、施工专项方案的编制等,以确保工程质量保持在较高水平运行。对工程技术资料进行收集管理,确保施工资料与工程进度同步。物资负责人:严格按物资采购程序进行
2、采购,确保物资采购质量。组织对工程物资的验证,确保使用合格产品。采购资料及验证记录的收集、整理。工程管理部负责人:对施工进行具体的安排部署,保证各专业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严格执行项目质量计划,按照规范、标准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检验与控制。本部门质量验收记录的收集整理,做到准确、及时、完整。工程成品保护管理,做到职责到人,保护措施到位。3、质量检查制度(1)内部质量检查制度为保证质量工作的有序进行、质量检查的最大合格率,项目部内部自检制制定质量检查程序:每道工序完成后首先由队伍进行自检,工长巡视检查;检查合格后由项目质量总监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项目部检查,质检部根据检查情况进行总结,对不符合图纸、规范
3、等有关要求的工序已整改通知单下发到队伍及工长,限期整改;队伍如没有按要求或规定日期进行整改的,按项目部规章要求进行相应的处罚措施。(2)报监理单位验收根据质检部下发的整改通知单要求整改完成后,由项目质检部相关负责人向监理工程师进行报验。根据监理工程师验收过程中提出的整改要求立即整改,整改完成后报监理工程师进行复验,验收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并应及时将相关报验资料上报监理工程师。4、方案的审批制度编制有指导性施工方案是保证质量的前提,施工方案应该体现出及时性和实用性,项目各类施工方案必须组织项目内部评审,为此项目部建立了项目施工方案评审制度。由项目技术部负责人依据图纸、规范及公司标准组织编制施工方
4、案,对于方案能影响到的项目部各部门负责人组织本部门进行方案的审阅,如有问题及时提出以待修改。方案内部审核无误后,由项目经理批示,批示后报公司商务部、技术部、安监部、物资部等相关进行审核。二、基坑开挖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处理(-)地下连续墙工程墙体缺陷1墙体出现夹层(1)现象墙体浇筑后,地下连续墙壁混凝土内存在局部或大面积泥夹层。(2)原因分析(1)混凝土导管埋入混凝土内过浅,浇筑混凝土时提管过快,将导管提出混凝土面,致使泥浆混入混凝土内形成夹层。(2)浇筑管摊铺面积不够,部分角落浇筑不到,被泥渣填充。(3)浇筑管理置深度不够,泥渣从底口进入混凝土内。(4)导管接头不严密,泥浆渗入导管内。(5)
5、首批下混凝土量不足,未能将泥浆与混凝土隔开。(6)混凝土未连续浇筑,造成间断或浇筑时间过长,首批混凝土初凝失去流动性,而继续浇筑的混凝土顶破顶层上升,与泥渣混合,导致在混凝土中央有泥渣,形成夹层。(7)导管提升过猛,或测探错误,导管底口超出原混凝土面底口,涌入泥浆。(8)混凝土浇筑时局部塌孔。(3)治理方法混凝土已经凝固,出现夹层,应在清除后采取压浆补强方法处理;同时先将松动石子剔掉,用水冲刷干净湿透,再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二)墙体酥松、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要求1、现象墙体表面出现酥松、剥落,混凝土强度较低,达不到设计要求。2、原因分析(1)导管法水中浇筑混凝土操作不良,混
6、入大量泥浆,使混凝土质量变坏,强度降低。(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砂、石级配不好,含泥量大,杂质多,砂浆少,石子多,和易性差,水灰比大,造成混凝土级配不良,强度达不到要求。(3)水泥过期或受潮结块,缺乏活性,因而使混凝土强度降低。(4)槽壁土层松软,受流动水的冲刷作用使混凝土受到污染,出现酥松、剥落。3、治理方法对墙体表面出现酥松剥落,强度降低的情况时,如一面挖出的墙,应采取先将松散混凝土剔掉,用水冲刷干净湿透,再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不能挖出的墙,采用压浆法加固。(三)地下连续墙接头漏水涌砂1现象基坑开挖过程发现不同槽段接头、不同高度处渗水,光是浑浊泥浆水,然后大量中砂、细
7、砂涌进坑内,接头地面(墙顶面)下陷,逐渐向深度及广度扩展,坑内堆积泥砂和积水。2.原因分析(1)挖槽机成孔时,粘附在上一槽段混凝土接头面上的泥皮、泥渣未清除掉,就下钢筋笼、浇筑混凝土,使形成泥土隔层。(2)槽段内沉渣未清理干净,沉渣过厚,在混凝土浇筑时,部分沉渣会被混凝土的流动推挤到墙段接头处和两根导管中间(此处混凝土面较低),形成墙段接缝夹泥渗水和墙体中间部分渗水。(3)圆形接头管接头在圆管抽出后,形成半圆接头,接头管以钢管作成,拔出后形成光滑圆弧面,易与边槽段混凝土接触面形成缝通道,导致漏水,在基坑挖土后,地下连续墙的墙背受土压力、水压力的作用,管接头易形成活钱,而位墙体位移,整体性能差,
8、还易使接头缝漏水。(4)因与一期地连墙处接茬为直缝;一期压顶梁在我部地连墙顶标高以下4m左右,并成凸出形状,开挖时不能实现与一期地连墙土全部挖出干净,混凝土浇筑后必然会夹杂土,从而会引起后期渗漏水。3.治理方法(1)如渗漏水量不大,可采用防水砂浆修补;(2)渗漏涌水量较大时,可根据水量大小,用短钢管或胶管引流,周围用砂浆封住,然后在背面用水泥或化学灌浆,最后堵引流管;(3)已经出现的渗水涌砂部分可采取快速堵漏方法用水玻璃水泥堵漏。(4)漏水量很大时,用土袋堆堵,然后用水泥或化学灌浆封闭,阻水后,再拆除土袋。(5)在渗水涌砂较严重部分,应在墙后用高压注浆方法在一定宽、深部范围内注浆。(四)地下连
9、续墙钢筋没有保护层,主筋外露1原因分析Q)槽段宽度偏小(2)钢筋笼下放过程中位置偏移(3)槽段垂直度不够,导致钢筋笼位置偏移2、治理方法将外露钢筋上的松散混凝土清理干净,然后用水冲洗湿润,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压平整;如露筋较深,应将薄弱混凝土全部凿掉,冲刷干净润湿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认真养护。(五)格构柱6.2.2.1位置偏移1现象:顶端部分截面偏移到梁外2、原因分析:Q)堆放、起吊、运输没有严格执行规程,造成变形;(2)定位及垂直度偏差,吊放入孔时不是垂直缓缓放下,而是斜插入孔内。3、治理方法验算后在格构柱上增加牛腿,并经设计同意。6.2.2.2格构柱标高偏差1现象(1)标高超过设计标高,甚至高于梁顶标高;(2)标高低于设计标高,甚至低于梁低标高。2、治理方法(1)超出部分栈桥处需超出板面部分需进行割除,非栈桥处不进行处理;(2)低于设计标高部分按照图纸将格构柱接长。(六)格构柱与钢筋位置冲突1现象:支撑钢筋与格构柱相遇无法顺利穿过2、原因分析:因为格构柱垂直度,标高等偏差,导致格构柱钢构件与底板、梁板等钢筋位置冲突3、治理方法:(1)缀板与钢筋避让时采用氧割开孔,但开孔面积不能大于缀板面积的30%(2)角钢与钢筋避让时将支撑梁钢筋在角钢处断开,采用同直径帮条钢筋同时与角钢和支撑梁钢筋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