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制度-财务理论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方法探析1 精品.doc
《管理制度-财务理论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方法探析1 精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制度-财务理论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方法探析1 精品.doc(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财务理论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方法探析财务理论研究领域应用的研究方法从研究思维模式考察可划分为规范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两大类。当前,我国财务理论界对这两种研究方法的认识产生了一定的分歧和争议,而理论的完善与突破往往是从正确选择研究方法开始的,因此,对旨在提高我国财务理论研究质量和效果的研究方法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拟在对这两种研究方法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得出启示,以期对我国财务理论研究方法的选择有所裨益。一、我国财务理论研究方法回顾我国财务理论研究方法的选择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上世纪50年代初期至90年代中期),此阶段财务理论研究的重点是财务概念和财务关系,研究方法上普遍采
2、用规范研究方法进行定性分析,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理论前提、以描述性陈述为基础,从逻辑思维层面概括和推断出我国社会主义财务理论的基本框架和体系,回答财务“应该是什么”、“财务关系应该是怎样的”之类的问题;同时也采用规范研究方法对我国极富特色的财务实践进行归纳总结。此阶段规范研究的成果为我国制定宏观财务政策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参考与借鉴,也为国营企业开展财务管理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操作思路。第二阶段(90年代中期至今),1993年开始实施的“两则两制”对我国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新的财务管理体制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并以此为契机,开始引进、借鉴、吸收西方现代财务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在研究方
3、法上,引进了西方发达国家学术界极力倡导和推崇的实证研究方法,自此,我国财务理论研究方法由单一的规范研究开始向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阶段转化,但时至今日,规范研究方法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实证研究方法在运用中存在明显的不成熟现象,集中体现在借鉴过多、创新不足,一般是利用国外完善的模型来检验我国资本市场的实务,真正提出基于我国特定理财环境的具有开创性的实证理论与假设的并不多,从而制约了实证研究成果所具有的解释和预测财务现象这一功能的充分发挥。二、财务理论研究方法选择的争议自社会学产生以来,研究方法的选择就始终是一个带有争议性的问题,并形成了两大派别,一派是以涂尔干为代表的方法论整体主义;另一派是
4、以韦伯为代表的方法论个人主义。前者认为由于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存在着相同的特征与规律,所以完全可以像自然科学对待自然现象那样将社会现象看作一个客观事物,采用自然科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后者认为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截然不同,它们有着完全不同的特征与规律,因此,社会学绝不能简单照搬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而应建立自己的因果性分析方法规则,即规范研究方法。近几年,关于财务理论研究方法的选择问题在我国理论界也引起了较大的分歧与争议,已有部分理论工作者先后就此发表过自己独到的见解。有的认为我国财务理论研究方法应坚持主要采用规范法,理由是我国缺乏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所必备的完善的信息库,同时实证研究还受到研究者基本素质的
5、制约,而规范研究方法已成为我国财务理论工作者驾轻就熟的一种有效的研究模式;有的坚信只有实证研究方法才是科学的研究方法,应大力提倡与推广,更有甚者将我国目前财务理论研究相对落后的现状归结于未重视和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还有的断定研究方法应该是多元的,凡学术研究成果都应是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的完美结合等等。陆正飞教授将争议的焦点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我国财务研究是否应加强实证研究;二是实证研究的加强是否意味着规范研究的退却或渐趋消亡。三、对我国财务理论研究方法选择的认识与看法(一)两种研究方法都是科学的研究方法规范研究方法主要运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从一般的抽象概念和原理出发,通过逻辑分析推断出结论。财务学作
6、为社会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其内在规律和外在表现都是错综复杂的,利用规范研究方法更容易从宏观上把握财务学的内在本质与关系。而实证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归纳法,是以历史资料为依据对假设进行验证以求得近似正确结论的方法。财务学作为一门应用性科学,必须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而实证研究方法则担负着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的重任,它有利于推动财务理论的实用化和精细化。因此,两种研究方法都是科学研究方法,不存在方法本身谁是谁非、孰优孰劣的问题,都是财务理论研究不可或缺的研究方法,差别仅在于每种研究方法体现出不同的思维模式特点而已。当然,凡事不可能完美无缺,两种方法各自都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从而也决定了它们之间
7、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互补关系。一方面,规范研究的理论成果需要依靠实证研究方法来检验、证实或证伪,否则会导致从概念到概念进行循环论证,这样形成的未经具有说服力的实证检验的财务理论的可靠性是令人质疑的,是很难被人们普遍接受并发展成为科学理论的。纯粹的规范研究只会以不充分的论证方式接近认识的客体(德国哲学家威廉。狄尔泰Wihelm。Dilthey),极有可能陷入社会学大师布迪厄所谓的“只凭借自己的思考就认为能理解社会事实”的自生社会学陷阱,导致理论远离实践,缺乏对实务的解释与预测能力,从而偏离了理论研究的初衷。另一方面,实证研究方法也并不完全是客观的,它会受到研究者思维方式、知识水平与认识
8、能力、价值观念等主观因素的制约,从而影响到实证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尼采曾警告说:“人们因此只会得到关于实在某个方面的虚假客观化”。这也是包括经济学家在内的所有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利用实证法追求客观性过程中难以逾越的一道屏障;同时,实证研究的最终成果也只有通过抽象逻辑思维的规范,才可能升华到理论层面;另外,实证研究在对统计计量分析结论做出理论上的诠释并建立理论模型时,依赖于前人规范研究的理论成果。(二)两种研究方法具有各自特殊的适用范畴1两种方法的选择具有阶段性特征,分别适用财务学发展的不同阶段。在财务学发展初期,财务理论研究的重点是强化对包括财务概念、本质、假设、职能、原则、内容等在内的财务基础理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制度-财务理论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方法探析1 精品 管理制度 财务 理论 规范 研究 实证 方法 探析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