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护理技术.docx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护理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护理技术.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护理技术【适应征】1 .缺乏外周静脉通道或条件不好。2 .需要反复输入刺激性药物(如化疗)。3 .需要输入高渗或粘稠的液体(如TPN)。4 .需要反复输入血液制品。5 .需要每日多次采血。6 .需要长期输液治疗。【禁忌症】1 .已知或怀疑有与插管相关的感染,菌血症或败血症的迹象。2 .病人身体条件不能承受插管操作。3 .已知或怀疑病人对导管所含成份过敏者。4 .既往在预定插管部位有放射治疗、静脉血栓形成史、外伤史或血管 外科手术史。5 .凝血功能障碍和正在使用免疫抑制者慎用。【准备】L评估患者(1)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出凝血情况。评估患者局部皮肤组织及血
2、管情况。(3)由医生负责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6 .术前准备(1)术前准备:无菌物品准备:PlCC管1套、0.9%生理盐水250ml、 20ml注射器3支、无菌手套2对、无菌剪刀1把、无菌治疗巾5条、 消毒纱布、(可来福接头)外用生理盐水1瓶。其他物品准备:软尺、止血带、治疗盘、胶布、透明敷料贴膜、弹力绷带。消毒物品和环境准备:安尔碘、棉枝。保证严格的无菌操作环境。【方法】1、选择合适的静脉:在预期穿刺部位以上IOcm扎止血带。评估病人的血管状况,选择贵要静脉为最佳穿刺血管(贵要静脉: 直、短、静脉瓣较少,次选肘正中静脉、末选头静脉)。松开止血带。2、测量定位测量导管尖端所在的位置,测量时手臂
3、外展90。o上腔静脉测量法: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量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 第三肋间。上腔静脉测量法2: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量至右胸锁关节再加 2cmo锁骨下静脉测量法: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胸骨切迹,再减去2 厘米。测量上臂(肘横纹上IOCrn)中段周径(臂围基础值):以供监测可 能发生的并发症。新生儿及小儿应测量双臂围。3、消毒穿刺点:(贵要静脉穿刺点在肘窝下2横指,处进针)。将第一块治疗巾垫在患者手臂下按照无菌原则消毒穿刺点,范围在穿刺点上下IOCnI (直径为20cm) 两侧至臂缘。先用酒精清洁脱脂,再用碘伏消毒。等待两种消毒剂自 然干燥。4、建立无菌区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加垫无菌巾
4、在臂下,铺孔巾及治疗巾,扩大无菌区打开PICC无菌包。应用无菌技术,抽吸生理盐水,放无菌纱块。5、预冲:冲手套滑石粉,用无均纱布榛干。预冲导管、连接器、肝 素帽(可来福接头)。6、扎止血带,实施静脉穿刺:穿刺进针角度约为15-30度,直刺血 管,一旦有回血立即放低穿刺角度,推入导入针,确保导入鞘管的尖 端也处于静脉内,再送套管。7、从导引套管内取出穿刺针:松开止血带。左手食指固定导入鞘避免移位。中指轻压在套管尖端所处的血管上,减少血液流出。从导入鞘管中抽出穿刺针。8、置入PICC导管:将导管逐渐送入静脉,用力要均匀缓慢,送至 15厘米时(腋静脉位置)嘱患者头部转向静脉穿刺侧,以防止导管 误入颈
5、静脉。9、退出导引套管:当导管置入预计长度时,即可退出导入鞘。指压套管端静脉稳定导管,从静脉内退出套管,使其远离穿刺部位。 10、撤出导引钢丝:一手固定导管,一手移去导丝,移去导丝时,动 作要轻柔。修剪导管长度,保留体外57cm长导管,以便安装连接器, 其余导管使用无菌剪刀剪断。注意剪管时应保持剪刀与管成90 (目 的是将导管口剪平)。11、确定回血和封管:用生理盐水注射器抽吸回血,并注入生理盐水,确定是否通畅。连接肝素帽或者正压接头。用肝素盐水正压封管(巴德PlCe管不需肝素用盐水正压封管)。12、清理穿刺点,固定导管,覆盖无菌敷料:将体外导管放置呈“s”状弯曲。在穿刺点上方放置一小块纱布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穿刺 中心 静脉 置管术 PICC 护理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