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物联感知平台建设方案.docx
《城市物联感知平台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物联感知平台建设方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城市物联感知平台建设方案1 .项目背景32 .项目需求32.1业务功能需求42. 2业务流程需求53 .项目建设目标54 .建设原则75 .建设内容81. 1物联感知平台建设105. 2数据资源体系建设166. 3物联感知门户与驾驶舱定制201.项目背景在物联感知设备建设方面,目前全区已建有的部分设备情况如下:消防安全,1054家单位消防设备,烟雾探测器、火灾探测器、消防设施等设备;水利水务,水文水情、自来水、农村供水:水压、流量、二次供水、水质等监测设备306个;城市治理,智慧停车(车位)、智慧街区(窖井盖、燃气、油烟)、智慧餐饮(温湿度)、智慧环卫等设备1916个;文物保护,钱王陵液位监测
2、设备10个;农业农村,山核桃产业基地的气象、虫情、土壤等监测设备327个;生态环境,道路扬尘、空气质量、废水废气等监测设备48个;住房建筑,住房建筑位移、倾角等监测设备138个。2.项目需求本次项目响应城市物联感知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紧密围绕“强化顶层设计、标准规范先行”思路,以建立健全城市物联感知标准规范体系为首要目标,围绕开发部署城市物联感知平台,打造“可感知、可预警、可处置、可闭环、可复盘、安全可靠”的城市物联感知体系,实现全域感知资源全面整合。结合实际治理需求,搭建物联感知资源的汇聚治理、共享调阅、智能解析、告警推送等业务体系,建立数据资源、接口服务、业务应用等共享应用机制,充分释放
3、数据价值,赋能各个行业快速构建可视化、智能化的应用能力,不断提高各部门实战业务工作效率及智慧化建设成效。2.1 业务功能需求根据数据资源管理局的主要职能,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本期城市物联网感知平台项目的物联部分主要业务功能分析如下:(1)健全物联感知数据采集体系的需求物联网感知终端所采集的城市全域物联设备数据是城市管理的核心基础,目前设备的数据种类、数据范围、数据量尚不能摸清底数,未能实现智慧城市各部件的数据采集。因此需要健全感知数据采集体系,对城市各个系统以及环境、位置等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对人活动的相关内容数据进行采集,并通过网络层进行数据集成与信息计算;在服务层提供数据的存储、分析、计算等相
4、关服务,来为城市管理实际应用提供决策支持与行动解决方案,从而促进各个城市系统的健康良性智能运转。(2)感知数据汇聚充分挖掘的需求新型智慧城市的管理,需将物联网数据与政务数据、医疗数据、教育数据、经济数据等多源异构数据相融合,建设统一的数据资源库,构建智慧城市数据中心。已具备部分感知数据,但没有将数据汇总,充分挖掘数据的价值。通过建设城市物联感知平台,形成有体系的数据管理标准,开放自由的数据流动环境,充分发挥感知数据在智慧城市化中的价值。(3)物联网络共建共享的需求目前的应用一般采用独立建设的方式,导致数据无法共享,设备无法复用,不能很好的整合、赋能,对资源利用来说造成极大浪费。急需将城市物联数
5、据统一至城市物联感知平台,使用先进技术支撑设备、数据、应用的融合贯通,融合下游各类智能终端、连接系统、共享应用,提供统一的、强有力的支撑。让城市感知中心在智慧城市场景中发挥核心支撑作用Q2 .2业务流程需求基于城市物联感知平台,汇聚全区已有物联感知数据,对数据进行从集成、治理、存储、服务,需要明确本级建设物联感知数据共享体系,包括后续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进行数据的共享交换,以及与横向部门和下级镇街之间的数据权限的查阅流程、审批流程、开放流程等。3 .项目建设目标本项目致力于打造一个基础的、强大的、开放的城市物联感知平台,充分释放感知资源的价值,赋能各个行业快速构建可视化、智能化的物联感知应
6、用能力。利用已建设的物联感知资源,横向拓展感知资源的应用范围,纵向提升感知资源对各部门业务的支撑能力,提供物联感知数据汇集、感知资源解析、感知事件检测等感知价值挖掘的技术手段,促进物联感知应用与各部门镇街职能相融合,并初步建立起自动化、智能化的预警防范机制,为政府决策指挥提供智慧支持,促进社会治理智慧化水平提升。项目建设后主要实现以下目标:1、构建标准物联感知规范体系城市物联感知平台作为物联设备“一本账”,对辖区内所有物联设备不仅起到全面管理,而且依托物联平台的建设,在“数清家底”的同时,还应起到建立“物联感知规范”O区级城市物联感知平台负责接入辖区内的各类传感器,并按照市数据资源管理部门编制
7、的接口规范上报感知数据给市级物联感知平台。行业物联感知平台负责接入行业管辖范围的各类传感器,并按照市数据资源管理部门编制的接口规范上报感知数据给市级物联感知平台。现有传感器终端,由原接入的物联感知平台负责进行传感器和设备标识的一一对应,并在上报数据中使用唯一设备标识。新建传感器终端需由建设单位先向市数据资源管理部门申请标识,方可将传感器接入物联感知平台。以此达到区级物联设备统一标准,统一规范,一次建设可赋能全区物联设备全生命周期的长效管理及后续建设规范。2、实现全区物联感知建设统筹共享城市物联感知平台负责汇聚、共享和分析,进行传感器终端资产的统一管理。各类物联设备的数据信息同步到城市物联感知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 感知 平台 建设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