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体例.docx
《史书体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书体例.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史书体例一、纪事本末体: 纪事本末体是以历史事件为纲的中国史书体裁。与编年体、纪传体合称我国古代三大史体。 纪事本末体的优点就是每一历史事件独立成篇,各篇按时间顺序编写,能够完整地反映历史事件的全过程,可补编年体与纪传体之不足。缺点在于不能表明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 北魏元晖的科录、隋王劭的隋书,是纪事本末体的前驱。 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正式创立此种体例。清代的官修(军机处)方略; 清代每一重大军事、外交行动结束,将有关诏谕奏报按时闲顺序汇编成书,称为方略。方略的编纂,始于康熙时;而方略馆的设置,则始于乾隆间。方略馆的日常工作就是负责军机处档案的保管。四库全书将其列入“纪事本末体”内,
2、这是专史的纪事本末。总计29种方略,可分为三类:一类为平定叛乱,削除地方割据势力,统一和巩固边疆的活动;一类为镇压农民和少数民族起义起事的;一类为处理外交洋务问题的。方略机构:方略馆下设三处两库:文移处、纂修处、校对处、书库和大库(档案库)。方略的资料来源:一是军机处录付存查的奏折。二是军机处分类汇抄的关于国家庶政的档案。三是军机处进呈文书和日行公事文书。方略的资料来源主要有五:一是军务类档案;二是民族类档案:三是宗教类档案;四是镇压革命运动类的档案,包括有关太平军、捻军和秘密结社的史料;五是专案类中的剿捕档,多为镇压农民起义与少数民族的记载。方略的特点: 方略馆所修方略,分草本、清本、呈堂本
3、、进呈本、陈设本5类。 方略系统而完整地记录了有关战争的全过程; 方略采用档案汇编的形式,仍不失档案的原始性; 方略属于当时人编当朝史,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方略记录的主要内容: 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的战争;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的反清战争;涉及周边国家的战争。 方略是研究清代边疆史及边疆政策、民族史及民族政策,还有宗教、结社问题等的珍贵史料。是对19世纪末以前发生在本朝的农民战争的详实记录。缺点:纪事本末类史书,以事为题,事与事之间缺乏联系,读者无法从中寻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其缺点。现代章节体,实际上是纪事本末体改进而成的新着史体裁。政书诏令奏议: 政书是主要记载典章制度沿革变化及政治、经济、文化
4、发展状况的专书。大凡关于国家制度、诏诰文书、兵制、刑律、财政、户口、土地、赋税、职官、礼仪、文化等,都属于政书的记述范围。政书源于先秦的礼书。 通代政书、断代政书、专门志书。 通典是一部通史性政书,作于安史之乱以后,共200卷,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9门,每门又各分子目,并以年代为序,系统地记述了自上古黄帝至唐天宝末年的历代经济、政治制度的沿革变迁。 通志是南宋郑樵编著的一部纪传体通史性政书。记述上起三皇,下迄隋代的典章制度(部分述至唐或北宋)。共200卷,分为本纪18卷、世家3卷、列传108卷、载记8卷、四夷传7卷、年谱4卷、略25卷。二十略为: 氏族、六书、七音、天
5、文、地理、都邑、礼、谥、器服、乐、职官、选举、刑法、食货、艺文、校触、图谱、金石、实祥、昆虫草木等,涉及政治、经济、学术、文化等各方面,内容较通典更为广泛。“十通”: 通典、通志、文献通考合称“三通”、“前三通二 通典偏重于政治制度,尤其是礼仪;通志重点在人事和典制研究;文献通考门类最全,重点在经济制度。 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称“续三通”和“清三通二 民国初刘锦藻撰成清朝续文献通考。会要:会要,是关于一代王朝典章制度的资料汇编,由唐苏冕创体,至宋王溥始合成有唐一代完整的典章制度部汇唐会要;会要也称会典、典章等。诏令: 诏令是以古代帝王、皇太后、皇后的名义发布的
6、公文的统称, 一是发布重大制度、典礼、封赏的文书;二是日常政务活动的文书。 制、诏、诰、敕、旨、册、谕、令、檄等。制:是皇帝颁布的重大制度,加皇帝的印玺;诏书是政务文告。诰:起初是用以指告诫之文,后用以封赠,明清一至五品的以诰命授予。敕:是用以封赠较低级官的一种文书,清代封赠六品以下官或妇人用敕命。旨:宋以后专指皇帝的意见、命令为旨,一般称“圣旨”。册:是帝王封爵的策令,凡立皇后、立太子、封王尊贤都用册书。谕:皇帝施于臣下的文书,亦称谕旨、上谕。令:皇帝的命令。檄:古代帝王作征召、晓谕、申讨之类的紧急文书,多插上羽毛,称为“羽檄”,后泛称紧急之类的文书为“檄二玺书:古代以泥封加印的文书。古代长
7、途递送的文书易于破损,所以书于竹简木牍,两片合一,缚以绳,在绳结上用泥封固,铃以玺,故称玺书。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批答:泛指古代君主对百官奏章书面指示答复。御札:古代帝王的书札、手稿。奏议:奏议是古代臣子向皇帝上书言事,条议是非的文件统称。 汉定四品:一曰章,以谢恩;二曰奏,以按劾;三日表,以陈情;四曰议,以执议。 弹文、札子(奏札)、奏疏、论谏、奏状、奏笺、封事、题本、奏本、对策(制策)等名称O分类: 个人奏议集:宋包拯包孝肃奏议10卷,明杨一清关中奏议10卷,清林则徐林则徐奏稿3册; 奏议选集:宋赵汝愚诸臣奏议150卷,清官修明臣奏议20卷; 奏议总集:明黄淮、杨士奇主持官修的历代名臣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史书 体例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