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计守护好我国的粮袋子.docx
《千方百计守护好我国的粮袋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千方百计守护好我国的粮袋子.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千方百计守护好我国的粮袋子2023年10月8日,山东省临沂市郑城县郑城街道的农民在扬晒收获的玉米。新华社发2023年10月21日,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王曲街道皇甫村,村民驾驶收割机收割水稻。新华社发【圆桌对话】嘉宾钱前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主任)严建兵委员(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王智慧代表(河南省南阳市委副书记、市长)主持人:记者陈晨杨舒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2023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产量达137万亿斤,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14亿人“到点开饭”的底气十足,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2、!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抓好油料生产,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如何看待我国粮食生产取得的成绩并确定接下来的发力点?我们特邀代表委员深度探讨。精准施策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主持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采取一系列举措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耕地、科技和装备支撑、种粮保障等都有所优化。具体而言,体现在哪些方面?钱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我们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持续抓紧抓好农业生产,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纵观世界农业发展史,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与农业基础科学研究紧密相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生物育种、土壤改良、植保与疫病防控、
3、精准栽培、设施农业等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农业科技整体研发实力进入世界前列,有力保障了我国农业的稳产增产和粮食安全。从我所从事的水稻研究来看,我国水稻基因组学研究及应用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并继续保持在水稻新品种创制理论和技术领域的国际领跑地位。水稻育种水平再攀新高峰,超级稻亩产突破Iooo公斤,节水抗旱稻等成果助力破解品种培育的瓶颈问题。同时,生物育种产业化也在有序推进。严建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强化粮食生产的科技支撑,启动一系列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计划,加快选育一批高产优质多抗的品种;大力推广农业科技应用,2023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2.4%;农业科技
4、人才队伍壮大,服务能力增强。同时,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提升耕地质量,到2023年底全国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建立了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增加。此外,通过农业补贴等保障种粮农民收益,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稳步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王智慧:南阳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素有“中州粮仓”的美誉。我们始终扛牢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坚持藏粮于地,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全面推行“用长制”,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加强“吨粮田”建设,建成905万亩高标准农田,确保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900万亩以上,产能稳定在140亿斤以上。坚持藏粮于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千方百计 守护 我国 粮袋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