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乡村振兴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情况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乡村振兴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情况汇报.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区乡村振兴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情况汇报目录一、做法成效二、困难问题5三、意见建议6近年来,*区乡村振兴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有关乡村振兴工作会议精神和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持续弘扬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做法成效(一)确保健康运营,严格做好项目资金、资产管理。2023年,*区使用各级衔接资金1.73亿元,实施项目56个,其中产业类项目53个,基础设施类项目3个,涉及服装加工、木工艺品、电子产品、食品加工等种类,均已办理资产移交手续,纳入三资平台管理。目前,累计收益260余万元,带动
2、务工IOoo余人。2023年,使用衔接资金12774万元,实施衔接资金项目38个,其中产业项目类12个,基础设施类项目26个。(二)强化责任担当,持续做好困难群众监测帮扶工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制定*区2023年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方案*区2023年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建设信息采集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方案等制度文件,压实部门监测预警责任,进一步明确防止返贫监测范围,建立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精准发现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监测帮扶范围。采取开展集中摸排与日常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动态监测工作。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定期与民政、医保、残联等部门进行数据比对
3、,将新增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大额医疗支出、重度残疾人等预警信息反馈镇街,分析研判返贫致贫风险,做好日常动态监测。截至目前,全区共有脱贫户8798户、18478人,纳入动态监测282户、745人。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针对性落实低保、保险、教育资助、危改等帮扶政策,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三)强化分类施策,充分发挥行业部门筛查预警作用。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过渡期内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确保农村人口不返贫、不致贫、稳增收。2023年,共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9101人次,资助总额1511.0317万元,其中脱贫享受政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6728人次,资助金额493.075
4、2万元;居民享受门诊慢性病127958人次、门诊大病26043人次、门诊“两病”415人次;落实“先诊疗、后付费”政策9017人次,医疗费用3011.68万元;纳入危房改造209户,发放危房改造补助资金650余万元;新增低保767人、新增特困供养202人,录入低保边缘家庭成员2493人;为171名听力、智力、脑瘫、孤独症残疾儿童免费提供精准康复服务,为75名听障残疾儿童进行了助听器验配,为69名肢体残疾儿童装配了矫正鞋,为3958名残疾人免费发放轮椅、坐便椅、助行器、双拐、防褥疮床垫、血压计、盲杖及提供支持性服务;完成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233户;领取残疾人护理补贴12816人次、生活补贴
5、4636人次,发放补贴资金2765万余元。(四)全面谋划布局,因地制宜建设创业车间。深入落实推进乡村振兴促进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2023)*号),通过高效盘活乡村闲置土地资源,建设一批创业车间,持续培育壮大乡村产业,进一步拓展就地就近就业空间,推动群众增收、村集体增收。2023年,使用衔接资金3701万元,建设创业车间37座,原扶贫车间提升转型33座,带动自建36座。两年来,全区累计新建和优化升级创业车间326个,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区以建设创业车间为杠杆撬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经验做法,被半月谈官网、*省新闻联播、大众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同时被省*次党代会报告吸纳采用。省人民政府研究室决策
6、参阅(2023年第36期)以创业“小车间”乡村“大蝶变”一一发展创业车间撬动乡村振兴的“*模式”为题,对*区建设创业车间的先进经验做法进行了全面总结报道。中共*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改革工作简报(第7期总第267期)刊发*区以创业车间为杠杆撬动乡村产业振兴,得到*市长的批示和肯定。(五)提高服务水平,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兜底保障作用。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工作部署,继续发挥金融帮扶政策杠杆作用,对符合条件、有贷款需求的脱贫群众全面评级授信,确保“应贷尽贷”。2023年,累计发放“*富民贷”3101万元,扶贫小额信贷20户,105万元,富民生产贷50万元。切实做好2023年秋季和2023年
7、春季雨露计划项目实施工作,对辖区内适龄在校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含普通大专)的全部农村困难家庭进行了摸底调查。2023年,发放雨露计划助学金166.95万元,惠及13人。围绕项目资产安全和困难群众长期稳定受益这一核心,积极探索产业帮扶新路径,与*市*区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签订了产业保险框架合作协议,采用“经办模式”,实施“产业综合保险”工作,全面防范化解产业项目资产风险。截至目前,实施的温室大棚项目已全部完成投保,支付保费300万元,保障财政资金25652万元。(六)统筹合理规划,全力做好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镇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2023年
8、,*区投入使用各级衔接资金共计17572.65万元,定向用于建设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资金5048万元,占比28.7%。打造了*纺织产业园、*产业园、*产业园、*工业园四大工业园区,培育了集中国500强*集团投资的*饲料、世界500强新希望集团投资的新好农牧生态养殖、万亩华瑞优质小麦种植、千亩高端果品采摘于一体的三产融合产业链,打造了两万亩规模的生态循环发展示范区;培育了年产粉条7万吨、粉皮5千吨食品加工产业链,打造了占全国市场的六分之一粉条生产基地;培育了以中畅纺织为龙头、汇聚5家上下游企业的服装加工产业链,带动建设运营创业车间22个,打造了创业车间集中布局、集聚发展的升级版;建成了以五洲医
9、疗为龙头的医疗器械产业链,带动建成运营创业车间8个,打造了城乡企业联动发展新样板。四大主导产业累计带动就业3200余人,年可增加农民收入1.2亿元。二、困难问题(一)财政兜底压力大。全区脱贫享受政策户主要由“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构成,因病、因灾、因残致贫达到6754户,占比76.8%;60岁以上脱贫人口10120人,占比54.8%o这些群众劳动能力、致富能力不强,有的无劳动能力,甚至无生活自理能力,“造血”功能弱,依靠自身资源无法实现长期稳定脱贫,政府兜底财政压力大。(二)农业产业抗风险能力不强。我区产业帮扶特别是农业产业帮扶有优势、有成效,但由于受资金、技术、人才的制约和影响,抵抗自然灾害能
10、力和应对市场变化能力较弱,依托农业产业帮扶的脱贫群众,受不可抗力或不可预见因素影响较大,存在一定返贫风险。(三)脱贫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弱。多数脱贫群众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陈旧,安于现状,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能力不强,主动参与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不高。随着各项优惠政策出台和落实,部分脱贫群众对政府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依赖性越来越强,想更多地享受政府帮扶政策。三、意见建议按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要求,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聚焦短板弱项,在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上下功夫,坚决杜绝工作中弄虚作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切实巩固脱贫成效,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检验。一是突出
11、抓好产业帮扶。加大衔接资金整合使用力度,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困难群众依托产业持续增收致富;落实资产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和监督权“四权”分置,规范经营性资产收益分配使用,减少简单发钱发物式帮扶。二是深入推进就业帮扶。大力建设创业车间,强化创业车间运营监管,鼓励、支持本地企业、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人员承租创业车间,带动群众就业、村集体增收。三是积极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建设一批“创业致富大讲堂”,培育一批有能力、有技术、有责任的创业致富带头人和帮扶龙头企业,通过“能人”带动,提升帮扶实效。四是用足行业帮扶政策。全面落实教育、健康、安居、低保等行业帮扶政策,补短板、强弱项,下决心彻底解决影响帮扶质量的问题。五是持续抓好问题排查整改。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特别是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产业项目及资产管理、衔接资金使用管理等工作开展“回头看”,全面系统排查问题,不折不扣整改到位。六是持续深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整合纪委监委、审计监督等工作力量,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及贪污挪用、截留私分、虚报冒领等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净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领域政治生态,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措施落实,为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